成效篇
中南大学“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首创技术获得11项国家发明专利。为了把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先进生产力,中南大学欲建立炭/炭刹车片的工业化示范生产线。长沙市政府获悉后,市领导亲赴中南大学争取此项目,协助学校3个月内在高新区麓谷产业基地征地200亩,并由市财政拨付3000万元予以支持。对此,该项目领军人黄伯云院士深有感触。目前,他们在麓谷产业基地新建厂房3万平方米,已形成年产1万套炭/炭复合材料航空刹车副以及火箭喷管材料、燃烧室材料等系列产品的规模生产能力。
这只是长沙众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一个案例。长沙拥有长沙矿山研究院、长沙矿冶研究院、中电集团四十八所等各类科研院所97家。连同驻长高校和企业,全市共拥有国家重点学科44个,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0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105个,博士点、硕士点512个。这些科研机构集中了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工程机械等领域的高精尖人才和一流的科研仪器设备,使得长沙具备了强大的原创性自主创新科研基础。
主攻六大产业集群,构建支撑产业集群的“两区九园”布局,打造以科交会为首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长沙市委、市政府在这个历史名城,演绎了一出自主创新、科学发展的大戏。
从工程机械“千亿产业”到六大产业集群
长沙工程机械产业在自主创新方面颇具代表性。
工程机械产业在长沙起步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以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为核心,聚集规模以上工程机械生产企业30多家,配套协作企业数百家,产品品种占全国工程机械的70%以上,产业链比较完整的优势产业集群。“三强鼎立”,形成了长沙第一个“千亿”产业集群。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亦是长沙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基础的重要支柱产业。“十一五”以来,长沙市委、市政府将众泰汽车、北汽福田、梅花汽车等车型列入汽车下乡车型目录,刺激整车生产企业,带动核心零部件企业的生产、销售。引导陕汽重卡调整规划,逆势扩大投资规模。成功引进广汽集团与长丰汽车两大车型,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引进比亚迪收购美的三湘客车,建设年产5000台纯电动大巴和10000台底盘的新能源汽车基地。同时,比亚迪计划再投资30亿元,建设规模达4平方公里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建设年产约30万辆微型面包车的生产基地,预计投产3年内产值可达到300亿元,长沙将成全国第三大比亚迪汽车产业基地。到2012年,长沙将拥有轿车、越野车、特种车等完整车系制造能力,形成国内第六大汽车板块和全国汽车产业新的增长极。
工程机械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组团”发展,所显示出的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是长沙自主创新大厦的“龙骨”,也是促进长沙经济发展、提升经济运行质量的有效途径。经过“十一五”的培育,长沙形成了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家用电器六大优势产业集群。
“两区九园”科学布局自主创新主阵营
2007年12月,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沙市委、市政府敏锐地把握住发展机遇,决定在湘江以西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先导区。始建于2008年的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成为了长沙自主创新、高新产业集聚的第一板块。
戴尔、富士康、哈里斯、霍尼韦尔、西门子5家世界500强争相落户;规模工业总产值增幅高达50%,在全市工业园区中稳居第一……位于大河西先导区的长沙高新区,继去年年底岳麓园区成为“千亿园区”之后,今年上半年向市委、市政府交出了第二份捷报。
作为国务院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沙高新区经过20多年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化实力在国家级高新区中位居前列。
从“就地起步,天女散花”到湘江两岸的一条“带”,再拓展到岳麓山下的一个“圆”,这是长沙通过自主创新形成的全新版图。园中之园的长沙“硅谷”,在大河西先导区开发中迅猛发展。3年来,主要产业经济指标均保持25%以上的增速,财政总收入的年均增速在30%以上。目前,长沙高新区已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多个优势产业集群,拥有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基地、先进电池材料及电池产业化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等17个国家级产业基地。
长沙高新区在全市经济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大,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415亿元,占全市70%以上,全省30%以上。
湘江蜿蜒穿城而过,使长沙形成美丽的山水洲城。与大河西先导区相呼应的,便是国家级的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东一西,构成了长沙新型工业化、创新型城市发展的两大主阵营。
截至2010年,经开区工业总产值、税收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37.4%、34.2%。三一重工、山河智能、远大空调、中铁轨道等一批知名企业先后落户园区。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新材料、生物工程、食品饮料、轻印包装等其他高新技术产业为补充,现代物流为配套的“两业为主、多元推进、成龙配套”的多元产业发展新格局。
日前,长沙又添一新“梁柱”园区,“三足鼎立”格局初现。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2010年年底成功跻身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机电、食品、服饰、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园区特色十分明显。未来5年,预计主体园区将实现工业总产值12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50亿元。
长沙工业园区已由2005年的“两区六园”发展壮大到“两区九园”,入驻规模企业753家,集聚创业型、成长型小企业1100多家。5年来,园区规模工业产值由649.4亿元增长到2799.4亿元,增长4.3倍,年均增速33.8%。
“两区九园”规模工业企业仅占全市的29.4%,对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却达62.9%,对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58%,成为长沙工业主引擎。
“科交会”成为长沙自主创新体系金字招牌
2007年年底,针对长沙科教优势明显、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的情况,在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积极倡导和多次协调,国家部委及省政府支持下,举行了首届中国(长沙)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等80多家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1300家科技企业和上市公司、科技中介机构、投融资公司参加,签订各类科技合作项目139个,签约金额302亿元。
首届科交会的举办,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显著的实效。经国家有关部委同意,一个国家宏观布局中部,实现中部崛起和快速发展、致力于科技成果转化与交易,促进资源整合,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公共平台——科交会永久落户长沙。
2008年,科交会签订各类科技合作项目218项,签约金额159亿元;
2009年,科交会签订各类科技合作项目230项,签约金额103.05亿元;
2010年,科交会签订各类科技合作项目260项,签约金额251.93985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4届科交会共收集发布科技成果、技术需求、融资需求超过22000余项,签订科技合作项目847项,签约金额达798亿元。
2010年,中国(长沙)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荣获“新世纪十年中国品牌展会大奖”。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