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对对方的尊重还不能停留在表面。要真正站在对方企业与员工的角度,提出合情合理、能够使双方都能有利可图的收购方案。2003年,中联重科第一次收购浦沅的方案遭遇对方反对后,作了认真的反思,认为只考虑自身利益是不合理的。因此,在收购湖南机床厂时,中联出台了整体收购方案,一举成功。随后,再将经验应用于浦沅以及随后的一系列项目,最终都获得了成功。
在收购CIFA以及与之融合的过程中,中联重科基本上也是运用这套经验,只是聘请了懂得国际商业惯例的人与专业中介公司共同操作。
在双方的融合阶段,詹纯新十分推崇缔结共同愿景的重要性。詹纯新说,没有共同愿景的企业,员工很容易只考虑眼前利益,公司决策也容易偏失于短期行为;在并购之中,如果没有被并购企业的管理团队与员工认可的共同愿景,很难顺利融合。
当然,愿景目标必然在企业的发展中逐步高远起来。
当初收购浦沅的时候,他对全体员工讲了一番话,主要就是告诉当时心神不宁的员工们,中联收购浦沅,不是想要吃掉它,而是与他们共同创造未来,成为一个强大的中国工程机械企业。
收购CIFA后,詹纯新又和意大利的员工一起明确了新的愿景:“现在的公司,不是中国的公司,也不是意大利的公司,我们要使它成为一个全球化的跨国公司,一个全球混凝土机械制造业的领导者公司。中联跨国公司的员工,将与中联重科一道,共同缔造全球工程机械业大公司,目标前五强。”
詹纯新说,跨国并购一定要有全球胸怀,在人才的任用上,也要有全球眼光,要淡化国别概念,尚贤任能。这样,才能根据双方的技术、市场、人才、资源等优势合理调配,谋求利益的最大化。这就要在并购前对目标企业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充分了解企业管理制度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双方制度上的兼容性。要加强并购后双方的制度协作与整合,在考虑双方兼容性的前提下,汲取双方管理制度的优势,合成并购后企业的新制度,形成管理上的协同效应与共同的价值观。
贯通中西的“中联重科国际话”
根据中联重科对于国际化追求的表述,他们认为日益壮大的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只有拥有了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才能运用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所造就的机遇,在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同时,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
詹纯新曾说,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人际沟通,中外有差别但不存在无法逾越的鸿沟。“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关键就是我们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运作时,要懂得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要讲“国际话”、按国际通行规则运作,还要对所在国、所在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以稳固地位、获得有利的生存与发展环境。
孙昌军说,中联重科的重大项目,首先要经过风险管控体系的层层筛选。通过了所有关卡的项目,在启动之前都定下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包含风险管控的操作预案。而詹纯新所说的并购六项原则,就是中联重科防患并购风险的必须坚守的底线。
孙昌军展示了一些收购CIFA前的风险预评估资料。对照后来在实际操作的过程发生的事,仿佛先前的这些资料是一个剧本,操作的过程只是一场演练。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