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销售半径成本决定了水泥是一个区域性的产品,但水泥的市场化又使水泥拥有国际化的资本。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水泥产业对资本的吸引力越来越显著。中国已经进入大企业并购的资本竞争时代。水泥虽然是一门有着百年历史的传统产业,但目前中国第一方阵的“水泥资本大鳄”却有一半都很年轻,有的水泥产业发展历史还不足10年。然而正是这些雄心勃勃的企业东进西出、南征北战,正在快速提升水泥产业的集中度。中国水泥产业“亿吨俱乐部”已经浮出市场的水面。
记者:近几年,融资渠道的拓宽,为水泥企业在新一轮水泥需求高潮中提供了支撑。然而大量融资,特别是通过金融市场的大手笔融资,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问题——从投资短缺到平衡,某些地区甚至出现投资过热。
企业的发展和国家对产能控制的矛盾日益显现,国家对水泥产业的两次调控都是矛盾集中的爆发点。如何保证行业、企业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同步,是各方共同关心的问题。行业在引导企业了解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产业政策、帮助国家了解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进展,有重要作用。权衡以上两个方面,请雷会长谈谈如何看待水泥投资问题?
雷会长认真地说,水泥从发明到现在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性能和用途变化不大,这说明这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很长,因此投资建设水泥工厂的风险不会太大。说到“产能过剩”,见证了中国水泥改革开放30年快速成长的雷会长说,对水泥行业来说,“产能过剩”并不是新问题,适度的产能过剩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助推器。改革开发以后,中国水泥发展史曾出现过明显的产能过剩有3次。第一次是1995年底到上世纪末,主要是低标号的立窑水泥发生了过剩,当年立窑水泥产量占总量的82%,我们称之为结构性低水平过剩,市场竞争的特点是表现在小水泥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质是质量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是使国产化、低投资的新型干法窑技术与装备获得国人的认同,从而推动了以国产设备为主的中小型新型干法窑的发展;第二次是2003年前后,当时新型干法建设已开始兴起,但以立窑为主的各种落后产能也不甘示弱,技改、扩建、甚至还有少量新建一起上,大有与新型干法比高低,那次竞争是发生在新型干法与各种落后产能产品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水泥生产成本之间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是推动了大型化新型干法窑的高速发展和以湿法窑和立窑为代表的落后产能迅速退出市场,新型干法窑水泥的比重由2003年末的22%到2009年末突破70%;第三次发生在当下,我国大型新型干法水泥产业已气势如虹,这次的竞争主要在大企业集团之间进行,已经发展为水泥资本的竞争。竞争的结果必将推动大型、特大型企业集团快速成长,生产集中度快速提升。
但是,过度投资、重复建设造成产能严重产能过剩,情况就不同了。列宁说,真理向前走半步就是缪误。就象前面说到的浙江2006~2008年出现的情况。由于产能严重过剩,价格严重背离价值,许多工厂投产就面临亏损,效益低下,全行业陷入困境。
为防止水泥行业过度投资,产能严重过剩,造成社会资源极大浪费,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以引导,但关键还在于投资者。拉法基在美国投资建设一条12000t/d生产线前期工作做了8年,海德堡投资广州粤堡项目,前期工作做了6年,CEMEX为进入中国市场前期工作费用花了几百万美元。2009年6月,重庆市水泥协会召开年会专题讨论重庆如何避免出现“浙江现象”,我给他们的建议:一是地方政府和水泥协会要作为,制定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区域规划,把工业化进程与水泥市场容量及时公告社会,使广大投资者心中有数;二是设计院所在编制项目可行性报告时所圈定的销售半径要合理,计算市场容量时一定要避免互相覆盖,重复计算;三是投资者要认证研究竞争对手,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在当前各地招商引资的大潮中投资者要保持清醒头脑。汶川大地震以后,灾区墙体材料奇缺,引来诸多投资者,待恢复性建设基本完成以后,墙体材料出现过剩,一些投资者找政府,难道要求政府帮助我们去推销产品?显然,一旦形成产能严重过剩,这个苦果还只有投资者自己吃。
记者:为了防止全国性的严重产能过剩,国务院已经出台了38号文,听说,最近工信部还将出台包括产业政策在内的其它几个文件,请雷会长谈谈这些政策措施出台的背景与内容?
雷会长回忆说:2009年5月,温家宝总理在商务部上报的一份关于“华东地区已经出现水泥产能过剩”的简报上批示。明确提出防止水泥投资过热,要求发改委认真调研,采取相应措施。
发改委根据总理批示,迅速组成调研组奔向华东。调研组从山东经安徽、江苏到浙江,分别与各省的发改委、经信委及水泥协会或建材协会的同志进行座谈,最后在杭州又把上海、福建、江西的有关同志请来座谈,与此同时又向全国各省进行了广泛的函调。
这次调研显示:2008年末全国已经建成投产的新型干法934条,熟料产能7.6亿吨,已经开工建设的新型干法生产线有418条,熟料产能6.2亿吨 ,已经经过核准但尚未开工的项目147个,设计熟料产能2.1亿吨,目前尚存的非新型干法的旋窑428条,产能2500万吨,立窑还存3430条产能3.05亿吨,加上小于700t/d的新型干法窑,各类落后水泥窑的熟料总产能约3.74亿吨。水泥粉磨站1679家,水泥粉磨能力5.6亿吨。基本摸清了家底。
认真研读这些数字,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以上海经济区为代表的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区域内已经出现新型干法窑水泥产能严重过剩,河南紧随其后,随着在建的418条生产线相继投产,产能逐步释放出来,落后产能在3年内基本淘汰出局,那么全国除山东、广东、黑龙江等少数几个省区市新型干法窑产能不过剩,其余大多数地区都有可能出现过剩。若已经核准尚未开工建设的这147条线全部放行,有可能出现全国性的产能严重过剩。
为防止出现全国性产能严重过剩,38号文已经出台一些政策,采取一些严厉措施,比如:暂时停止所有的项目审批;对原来下放到地方的项目审批权暂时又上收到国家投资主管部门;对已经经过核准的项目要进行清理,待清理后根据每个项目的具体情况由国家投资主管部门决定是否放行还是取消建设等等。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38号文,新组建的工信部已经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对2006年由国务院批准,发改委颁发的《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进行修订。同时还拟制定《水泥行业准入条件》等文件。这些即将出台的文件的内容要点既是对38号文的精神更加具体化,同时为促进水泥工业产业升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又出台了许多新的鼓励政策和措施。比如:国家将在财政、金融、土地、资源等方面继续支持企业间的联合重组,为大型企业快速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提升大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提高生产集中度,到2015年,希望水泥前十强企业的熟料产能集中度达到50%;国家继续支持水泥企业自主创新,尤其围绕节能减排方面,国家将在财政税收等方面支持企业采用余热发电、各种新的节能技术和设备,把海螺集团2008年已经实现的能耗指标作为全行业2015年的奋斗目标;国家将在财政、金融和税收等方面支持水泥行业利用水泥窑消纳各种生活和工业废弃物,水泥行业一定能为低碳经济、清洁生产作出自己特殊的贡献;国家将鼓励水泥企业冲破计划经济所形成的束缚,做长产业链。等等
记者:对市场而言,有需求、有利润,就会有投资。从东、中、西三个区域分别分析:东部地区自2006年以来,产量、利润、投资占全国比重三条曲线均呈下滑趋势,这是市场的自然回归;而中部地区,产量处于上升趋势,由于利润呈下降趋势,致使投资的下滑;西部地区三个指标均处于上升趋势。华东地区随着工业化完成的情况将会出现水泥市场成熟而稳定的局面。对于长三角地区的拐点什么时候能出现,行业内专家存在不同观点。请雷会长谈谈的看法,如何评价东部、中部和西部水泥发展的趋势。
雷会长说作为全国水泥产业最先发展的地区,如果把华东地区市场研究透,对今后中、西部发展也会是一个很大的启迪。
用水泥产量、利润、投资三个指标的走势,可以反映各个工业化的不同程度。然而在水泥需求成波浪式增长的趋势中,判断还能不能反弹,一个重要的指标是人均水泥的累计消费量,即研究人均消费水泥增长规律。
可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程度是由钢筋、混凝土堆积起来的,经济学专家在研究人均水泥消费量的过程中,将工业化进程作为一个主要的研究因素——工业化发展到何种程度,所对应的人均水泥消费量是多少,这个标准在世界各国是基本一致的。一般认为人均水泥消费量达到1,000公斤,这个国家的工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水泥需求大幅增加。而对人均水泥消费量进行积分计得出人均水泥累积消费量,当这个数值达到一定的程度后,拐点必然会出现。
根据其他国家的经验,美国、德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二战以后人均消费水泥的累积达到12吨时就出现消费拐点;日本大概是15吨;中国台湾大概是16吨。结合我国特殊的水泥消费结构(混合材比例较高)、水泥品种与国外存在较大差别,据许多专家预测全国水泥消费高峰可能在2018年前后,届时人均消费水泥的累积量将达22~24吨左右。
就东部地区来说,经济较早起步,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上到位,地区投资总额还在提高,但基础设施建设所占比重越来越低,高科技投资比重越来越大,从而导致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对水泥的消费量还在进一步下降。这就表明拉动整个长三角经济发展的上海市已经基本完成工业化,从而带动华东特别是长三角地区水泥需求开始从顶峰回落。
对一个地区而言,人均消费水泥的水平肯定是呈波浪式的上升趋势,要判断这种回落是否能够反弹,要以人均消费水泥增长规律为依据。当达到拐点后,总体消费量趋势是向下走的,即使之后会有波动,但人均消费的水平不会超过之前的出现过的最高点。尽管各个地区由于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影响,最高点的点值会有所不同,但都不会违背这个发展规律。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