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热门搜索: 起重机 | 挖掘机 | 装载机 | 泵机 | 压路机
星邦智能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宏观经济
山工机械
CPI权重调整不改通胀预期 未来货币政策仍将从紧
www.6300.net   2011-02-19  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导读: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4.9%。CPI涨幅虽低于市场“破五”预期,但仍高达4.9%,环比上涨1.0%。  此次CPI数据的计算采用了新的权重,居住提高4.22个百分 ...

  “国际油价、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美元贬值都带来了输入型通胀的压力,”谭雅玲说,“印尼等国家也存在通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

  瑞银证券经济学家汪涛表示,1月份CPI增幅低于预期,可能将缓解中国央行短期内在紧缩政策方面面临的一些压力,不过整体趋紧的政策方向仍保持不变。他表示,不管调整不调整权重,都不会改变未来几个月物价仍将继续上涨的事实。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综合各种因素看,2011年中国经济虽然面临较大的通胀压力,但总体水平仍处于可控范围。

  从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推动物价过快上涨的许多内外部因素并未消除,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便是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

  统计数据显示,1月份,内地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0.3%。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5.1%,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0.9%,鲜蛋价格上涨20.2%,水产品价格上涨11.1%,鲜菜价格上涨2.0%,鲜果价格上涨34.8%。从中可以看到,1月水果和蛋类价格同比涨幅分别高达35%和20%。

  有分析认为,2010年12月,内地CPI之所以能够从11月5.1%的高位回落至4.6%,一方面是因为政府的行政干预,另一方面,是因为秋粮七连增。但目前,北方冬麦区的旱情已对夏粮丰收造成威胁,鲜菜、肉禽等价格更是连续数月维持上涨态势。若食品价格持续高企,通胀预期必然水涨船高。

  与此同时,翘尾因素、气候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涨等推动CPI上行的因素也将加剧通胀风险。因此,尽管1月份CPI涨幅低于市场预期,防控通胀“攻坚战“依然不能松懈。

  货币政策仍将从紧

  在通胀预期仍未改变的情况下,市场流动性压力仍不可小觑。

  事实上,央行自去年年底以来,开始收紧货币政策,近4个月来已三度加息,并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19%这一历史新高。但央行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1月份,人民币新增贷款就已突破万亿,达到1.04万亿元。

  以今年信贷将控制在7万亿至7.5万亿元的标准计算,1月信贷增量已经占到全年比例的13%至14%,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因此,虽然1月数据已经显现出调控效果,但未来调控力度并不会减弱。“1月积压的信贷需求又会加大2月份甚至未来一个季度的放贷压力,如果调控放松,很可能有报复性的反弹。”市场人士人士表示,不排除存款准备金率在2月份继续上调。

  屈宏斌认为,鉴于目前18.5%的信贷增速仍然高于长期15%-16%的趋势水平,货币供应量增速也仍然高于央行所确定的16%的年度目标。尽管近日内再次上调准备金率的必要性有所下降,但在前期出台的紧缩政策见效,市场流动性有所收紧的基础上,数量型紧缩政策仍有必要继续。

  与此同时,由于物价高位波动,居民银行存款负利率程度再度恶化:经过三次加息后,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虽上调至3%,但距离4.9%的物价指数仍有一定差距。

  有分析人士表示,“一方面,应对物价上涨风险,央行亟须通过上调利率的方式,使银行存款负利率转负为正;另一方面,持续加息又会带来热钱涌入、企业融资成本上升、楼市风险等。”

  对于今年全年的物价形势,很多专家和学者都认为是呈前高后低的走势。

  摩根大通在央行将继续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的研究报告中表示,考虑到食品价格的上扬、加薪影响逐步释放及资源与能源价格可能进一步放开等因素,预计中国的综合通货膨胀率将在2011年上半年维持高位。央行则将在未来几个季度继续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包括再进行两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少两次加息及人民币进一步升值,以应对通胀压力及内需反弹。

  摩根大通预计,这些政策举动可能将集中在上半年出台,考虑到综合通货膨胀率将依旧处于高位且经济在今年年初面临过热风险。在信贷方面,政策制定者将密切监控新增贷款数据,特别是在商业银行期望在年初增加其放贷规模之际。

  瑞银中国首席分析师汪涛表示,“抑制通胀应从两方向着手,一是增加运输,保证供给;二是采取紧缩流动性等方式。”她预计我国为抑制通胀上半年将加息两次,每次25个基点,第一次加息预计将会在3、4月。准备金率全年看至少调整2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打 印    关 闭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list_info_D1
list_info_D2
更多>>专题推荐
关于6300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版权信息 | 法律顾问
客户服务:6300@6300.net 服务热线:0754-88363699 商事QQ:1594591502
工程机械信息网 Copyright[c]1999-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头市九鼎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045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