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当前和未来能提供的最大确定性,就是在稳健意义下确保金融体系安全,创造战略性调整金融结构的有利环境,增强经济协调性发展的内生动力,为经济可持续性增长提供安全保障。货币增速减缓、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之间动态平衡的掌控,既是保民生的经济需要,也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需要,更是检验执政能力的试金石。
岁月如歌,光阴如梭。岁末时刻,蓦然回首,过去的一年,既有霓虹璀璨的时候,也有江国飘雪的日子,大自然以超然的力量,天地有灵描摹洁白的句点。2010年,中国在探索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新路上,为“十二五”大厦奠基,展望2011年,处在转型节骨眼上的中国经济,将迎接历史更大的考验。
在新的一年里,世界经济不稳定的动荡因素短期难以消除,那些渗透在金融债务链条中盘根错节的不确定因素,不仅依然会持续存在而且不可能会有根本性的改观,其爆发的诱因和背景化解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充满了不可预测的随机性。中国经济虽说有充足理由可以维持稳定增长态势,但出口导向型经济结构容易受制于人的弊端显露无遗,外延性改善变量对外部环境依赖程度亟待调整,而内生性市场消费因素发挥决定性作用还需外力激发。只要能在世界经济不稳定存量因素中,寻求到相对稳定的确定性变量因素,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原始驱动力就能持续。所以,中国经济来年发展的最大底气和活力,还看宏观变量和路径选择的大智慧。
稍早时候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赋予了2011年宏观经济指导性的基本纲领,政策价值取向最终聚焦在“积极稳健、审慎灵活” 的基点上,财政和货币两只手各司其职,有“收”有“放”,有“张”有“驰”,张弛有度,收放自如,两者分工协调当是最高要义。财政这只手适度超前贯彻“积极+灵活”的小目标组合策略,为的是能更好维持经济发展的平稳性,防止经济减速过快刹车效应导致的社会问题;货币这只手相对好字当头把握“稳健+审慎”的小目标组合策略,为的是能更好化解通胀的严重压力,防止货币增长过快滞后效应导致的物价问题。当然,在更高级别的层面,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将目标合一,实现宽严结合、松紧结合的有机大组合,即确立“宽财政、紧货币”的格局。实际上,处理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关系,这种战略上多目标多任务经济政策架构的确立,说明有效形成了“三马共拉的马车”要平稳运行,有赖于其优势互补条件下动态平衡关系的有效性,不仅需要宏观决策层面引领方向的大智慧,而且需要执行层面平衡驾驭的高超协调机制。
在新的一年里,中国经济还可以明确预见到的是,加息会代替“调准”成为央行回收流动性的主要方式,货币供给的增量将从去年的高点滑落,减幅将比较显著。尽管因加息刺激可能导致热钱持续流入,但流入速度和流入数量的不确定性很大,主要取决于套利空间和变现难度,不一定与加息频次高度相关。总体上看来,流动性极端富裕的情况将逆转,货币层面由适度宽松到相对稳健的机构性转型,使得已习惯了使用廉价资金信贷的交易各方产生很大的不适。尤其金融部门缺少了天量信贷额度,利润弹性变得十分有限,留给银行业施展创新“腾挪”价值的空间大大收缩。因此,货币政策当前和未来能提供的最大确定性,就是在稳健意义下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以便创造战略性调整金融结构的有利环境,增强经济协调性发展的内生动力,为经济进一步可持续性增长提供安全保障。
新的一年里,在稳健货币政策条件下,最大的不确定性,也许就是要加息多少次,才能“缚住”通胀的脚步?CPI要到多高才算最高,物价上升才会迎来拐点?笔者以为,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把“稳定物价总水平被放在明年经济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对此已给出了良方。之所以如此判断,有四个关键因素点的判据。第一,物价上涨触及政策设防核心区域,通胀走势步入政府“零容忍地带”。11月CPI加速上行高见5.1%,某种程度上说明物价上涨已由内因驱动转变为外在表现形式,对居民通胀预期心理拉高产生连锁反应,这也将促使物价和CPI变动呈现趋同化走向。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