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媒体塑造深度
专业媒体以行业杂志(比如《中国工程机械》和《筑路工程设备》)、网站、财经报纸和杂志(比如《中国经营报》、《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新闻周刊》、《财经》等)为主,其传播对象数量虽然有限,但沟通目标明确、沟通内容纵深、专业权威,基本上能起到深度沟通作用。
2、大众电视媒体制造广度
而以央视和凤凰卫视为代表的大众媒体,乍看上去与目标购买群体毫不关联,但其传播的宽度则会极大地推进品牌的交叉影响力。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媒体,工业企业的客户群体也不例外。如果客户决策层在收视他喜欢的电视节目时,也能看到供应商的品牌广告,那他就会对这个品牌的实力就会加上不少印象分。
3、大众广播媒体形成有效覆盖度
中国之声,则是广播媒体的国内标杆品牌,相信每一个驾车族都有可能听到他的声音,广播媒体的对象有两个完全不同的群体:老年人和开车族。开车族白天很少看电视,而与车独处的时间则较长,所以只要选择好播放时段,就能将品牌广告有效传递给目标受众。
二、徐工机械的媒体投放的“吃螃蟹效应”
自从爱上了大众媒体,徐工机械得到了何种回报呢?工业企业跳出行业媒体的限制,的确是件了不起的大事,但传播效果会不会染上“只闻楼梯响,不见君下楼”的虚热病?这些是是非非的判断,可以从媒体专业人士以及徐工机械的实际发展的主客观的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1、成为中国之声的经典案例
作为一级生产资料类型的工业企业,徐工机械的宣传目标并不是占领普通消费者,而是广泛地渗透品牌概念,引起业内外高端人群的关注,让徐工机械的品牌真正实现“上传下达”的品牌社会影响力。2008年,徐工集团重型机械广告登陆中国之声,锁定《新闻和报纸摘要》后第一条广告位置全面宣传企业形象及特色产品。无论是“汶川紧急救援”、“神七飞天”还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之声携手徐工集团重型机械走出了一条标志性的战略之路,一连串重大事件的战略对话,促成媒体与企业共同肩负社会责任,进而引领整个重型机械行业的大踏步前行。近几年的整体宣传,徐工集团重型机械已经成为了中国之声最具影响力的合作伙伴之一,其宣传模式被同行竞相模仿。
2、CCTV1黄金剧场的品牌飞跃
行业地位与特殊的产品性质,使得徐工的宣传重点有别于一般的企业和产品。四年多来,通过央视的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徐工机械,其品牌地位也得到了稳步提升,企业形象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作为中国机械行业的领先者,徐工机械率先迈上品牌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长期以来,徐工重型投放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剧场贴片广告,立足中国最高端的电视媒体,抢占最重要的时段资源,获得的是非同一般的传播效果,品牌知名度、影响力与国内市场领导地位相得益彰。
3、捷足先登,第一个吃螃蟹的眼球效应
从成立时的3.3亿元到过百亿元,徐工用了十四年的时间,从百亿元到200亿元,徐工用了三年的时间,而由200亿元到300亿元,徐工只用了仅仅一年的时间,而且,此后每年的销售额都增加100亿元以上。连续几年的天文级增长,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品牌拉动力。第一个吃大众媒体螃蟹的徐工机械,赚取了远远超越于广告费力所能及的社会关注度。
如果以消费品企业的品牌投放广告作为对比,徐工机械的大众媒体投放“高”的惊人:不到销售额的1%。相比消费品企业5-10%的媒体预算,徐工的广告投入与产出可谓是“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5000万元,就可以当上工业品行业的“标王”,血腥厮杀的消费品行业,哪里能有这样的好事。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