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上市融资是一个正常途径。”3月9日,安信证券行业研究员林晟对时代周报说,铁路板块在资本市场上明显升温。
“两会”期间,铁路系统高官对铁路上市的频频发言,让原本雾里看花的铁路上市计划,逐渐明晰。
上市融资,作为缓解铁路建设资金压力的直接方式,开始跑步前进。
京沪高铁2014年IPO
“高铁明年才能投产,3年之后业绩好了,也就是要到2014年才能达到上市要求。”3月5日,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说。
刘志军表示,铁道部一向支持铁路资产上市,这显然包括京沪高铁。
由此,关于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京沪高铁)上市时间的传闻告一段落,此前一直被官方否认的京沪高铁上市计划基本被确认。
“上市的回报收益不涉及到调度指挥方面的问题,京沪高铁是不同于以前的传统铁路线,它在路线建设等方面相对比较独立。”林晟分析,作为以客运专线为主体的公司,京沪高铁上市比传统铁路资产要简单许多。
“京沪高铁是铁道部的优质资产。”“两会”期间,刘志军回答京沪高铁上市问题时也不无自豪地说。
事实上,京沪高铁成立之初,其上市收益已经纳入了投资者的预期。
2007年,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最大股东是铁道部下属的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公司,持股56.2%。
平安资产有限责任公司牵头的7家保险公司和全国社保基金会为第二和第三大股东,分别持股13.9%、8.7%。
业内人士分析,平安等投资者都是中短期投资偏好者,期待的就是京沪高铁上市后能带来丰厚回报。因此,预计今年实现全线通轨、明年正式运营的京沪高铁,其上市计划备受揣测。
3月2日,有消息称京沪高铁有望年内上市,融资规模为300亿—500亿元。上市方案已由铁道部提交相关国家部门包括财政部、发改委和国资委进行会签,因不符合上司公司需三年盈利要求,需要特批放行。
此前业界传言,上海局、北京局和济南局京沪沿线资产将打包上市,融资后再吸收在建的京沪高铁资产。
这样,就可以借助现有运营铁路资产上市的平台,使不符合上市标准的京沪高铁项目能够顺利融资。
但上述操作极其困难,首先是资产的界定,其次,既有线路即便全装进去,业绩也很难满足上市条件,相关方案可行性不大。
刘志军“京沪高铁上市最早也要2014年”的表述,意味着上述方案没有得到铁路系统高层认可。京沪高铁最有可能的上市方案,仍是条件后独立上市。
相比于传言不断、仍在计划中的京沪高铁上市,太原铁路局以及上海铁路局主导的京沪铁路IPO计划,似乎已经近在眼前。
太原局即将整体上市
“(整体上市的)具体运作正在进行,目前还没有接到(证监会)批复通知。”3月8日,太原铁路局相关负责人电话中表示。
但在证券业内人士看来,证监会的批文,对于仅剩这一道关口的太原铁路局而言,只是迟早的事。
“获批不是问题,不会超出今年上半年。”中信证券分析师谢从军说,在当前国家支持铁路建设的背景下,铁路项目的融资计划不会受到阻碍。
通过借壳大秦铁路的方式,太原铁路局有望年内成为铁路系统第一个整体上市的铁路局。
实际上,早在2008年就着手运作资产注入,但由于全球经济形势堪忧、太原局资产盈利不理想,未能达到注资要求。
2009年11月28日,大秦铁路公告,股东大会决议通过了其公开增发议案,大秦铁路拟公开增发20亿股股份,募集资金约165亿元,用以收购大股东太原铁路局328亿元资产。
大秦铁路拟购资产为太原局运输主业站段,包括太原局下属20个运输主业站段,共管辖7条铁路干线和5条铁路支线,以及相关直属单位。
上述收购还包括朔黄铁路41.16%股权和太原铁路巨力装卸有限公司90.2%股权。
据大秦铁路估计,待收购的328亿元资产将分别在2009年、2010年产生利润22.3亿元和29亿元。
大秦铁路资产注入仅仅是拉开了铁道部改革的序幕,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1月7日前,上海铁路局已经送呈两套上市方案,方案中关于上市路产规模初定。
“若推进快且政府支持,应该在10月后有可能。”谢从军说。
但相比于太原铁路局上市的“内部合作”,以京沪铁路为核心路产的上海铁路局IPO方案,面临诸多问题。
准备上市的京沪铁路项目的控股公司,其资产包括两部分:上海与北京之间现存的铁路线路和上海当地的铁路运营机构,铁道部拟将其在香港上市,募资390亿港元,最快上市时间为今年下半年。
但现存的京沪铁路资产归上海铁路局、济南铁路局、北京铁路局分管以及涉及人员都纳入公司业绩无法保证符合上市要求等问题,尚未公布其解决办法。京沪铁路IPO,能否在今年完成,尚属未知。
铁路资产跑步上市的背后是,铁路建设的资金压力越来越大。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