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岸“圈地”
正如邓崎琳所说,鞍钢鲅鱼圈和首钢曹妃甸两大沿海基地的建成投产,是我国钢铁业移师沿海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首钢当年选址曹妃甸,亦是遵循钢铁业的“沿江、沿海战略”。京唐钢铁公司副总经理王毅对本报记者表示,选址曹妃甸遵循了钢铁产业布局,在发挥临港优势的同时缩短了物流时间。
在中国“三皇五帝、十八罗汉”的钢铁企业队伍里,武钢、首钢等抢先一步。中国钢铁产能移师沿江、沿海,实质上是重新抢占势力范围,也是新一轮“圈地”运动。
“十八罗汉”之一重庆钢铁的一位高层对记者表示,目前,沿海势力范围已基本被瓜分,大多数内陆钢厂“想搬都搬不出去”。
除了武钢、首钢、鞍钢、宝钢等已经在沿海圈定的项目,还有新的沿江、沿海基地正在酝酿当中。
记者获悉,河北钢铁集团正计划在黄骅港新建一个新的钢铁精品基地。在黄骅港项目之前,环渤海目前已经拥有两大钢铁基地——曹妃甸项目、鲅鱼圈项目。
根据河北省发展规划,通过整合和改造,到“十二五”末,河北省的钢铁产能将由2007年底的1.2亿吨压缩到8000万吨,在产业布局上,逐步向曹妃甸、京唐港和黄骅港转移。
本报记者还从江西省发改委处获悉,江西最大的国有钢铁集团新余钢铁正计划在九江新建一个大型钢铁基地。“江西没有大型钢铁集团,但江西有港口,我们要利用自身港口优势,顺应钢铁产业政策和发展趋势,打造一个沿江型大型钢铁集团”。
城市钢厂环保搬迁也成为“沿江、沿海战略”的伴生效应。
按照产业政策所提,推进城市钢厂搬迁的目的,是“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和集聚发展,减少城市环境污染”。其中,被点名要求搬迁的钢厂,除了首钢,还有广钢集团、杭州钢铁、石家庄钢铁、青岛钢铁、抚顺钢铁、重庆钢铁等。以上钢厂,除了重庆钢铁搬往矿源地区,其他搬迁目的地均为沿海或沿江。
转移之难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参与制订了不少沿海项目的规划方案。他总结:“沿海项目离不开政府推动。”
我国沿海钢铁项目规划方案,从最南的湛江、防城港,到最北端的曹妃甸、营口,目前除曹妃甸和鲅鱼圈已正式获批外,其他项目仍没有获得“准生证”。
李新创表示,沿海基地投资规模都比较大,沿海钢铁企业的规划都在千万吨级,投资总额动辄就六七百亿元;如果包括深加工和延伸项目,一个千万吨的基地,投资就得上千亿元。这么大的投资,就算是资金筹措能力较强的钢铁巨头,亦非轻而易举。
另一难点在于,沿海布局必须结合内地落后产能的淘汰。要想实现向沿海转移,淘汰落后是前提。上述重庆钢铁高层表示,如果把落后的产能先关了,就没法做资金的积累,甚至没法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武钢在新建防城港项目时,亦遇到类似问题。
此外,地方利益的再分配问题,也是牵制沿海项目启动的重要因素。“产能转移了,税收也就转移了,地方的利益分配怎么解决?这是钢铁产能转移最为棘手的问题。”李新创说,“这些问题不能回避,今后的规划不能仅仅把目光盯在市场需求的分析上,而应当把社会的协调和稳定纳入考虑范围。”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