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又中标了长江上又一座铁路特大桥梁工程--万洲长江大 桥。该桥是我国目前跨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第一座单拱连续梁铁路特大钢桥,是自芜湖 长江大桥以来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最大工程。迄今,山桥已经实现了11跨长江、10跨黄河的 壮举。
近3年,山桥每年都有特大桥梁工程中标,每年产量都跃上一个新台阶,每年合同额都 实现一个新突破,每年集团公司的各项工作都有一个新创新,每年的经济实力得到一次新壮 大。究其根源在于,经营理念实现了与市场经济的接轨,由此带来了思想观念、经营规模、 核心竞争力的跨越式发展。 观念的跨越 企业怎样算是完成了思想观念的更新?市场给山桥上了一堂教育课。一个在我国金属加 工制造领域首屈一指的山桥,由于习惯于产品的等靠要,2000年初,钢结构定单几乎到了无 米之炊的地步。 决不能坐以待毙。山桥的管理者们及时调整了经营理念:走出去向市场要定单,用户需 要什么,就开发生产什么,以质量求生存,靠信誉闯市场,凭借科技优势抢占市场制高点, 向规模要效益。 从2000年开始,山桥主动放弃“桥老大”的架子,以“敢想敢干敢争先,求真求实求发 展”的经营发展战略,开始了主动参与市场竞争。 总经理吴兆安与党委书记赵铁鹰每年用2/3时间,带领经销人员收集信息,调研市场, 走访用户,参与招投标,登门搞售后服务。在经营交往中,山桥客不论大小,货不论多少, 严格履行承诺,以最精良的产品、最良好的信誉、最优质的服务善待所有用户。结果,2000 年山桥就跳出了经营低谷,以后每年跃上一个新台阶。
产品的跨越
山桥是以生产铁路钢桥、道岔、大型机械等为主导产品的专业化国有大型企业。但由于 市场原因,如果单靠逐年递减的铁路产品定单,尤其是钢结构产品,企业就会丧失生存和发 展的机遇。面对挑战,山桥及时由单一向多元化产品化方向发展的艰苦探索。 2001年,在公路钢箱梁斜拉桥尚没有资质的情况下,总经理吴兆安带领投标组用最好的 标书,最诚恳的承诺,终于赢得了业主的信任,中标了亚洲最大的单塔跨度斜拉桥天津塘沽 海河桥工程。第一次考试,山桥人得了个满分,不仅如期兑现了合同,而且技术居国内领 先,产品质量精良。山桥的名字由此一下在公路钢结构桥梁制造领域打响。 坚冰被打破之后,山桥人乘势而上,他们把市场当考场,把每一次的投标都当成是一次 考试,是一次对自己观念能否与市场经济接轨的检验。2001年山桥先后中标了堪称我国公路 钢箱梁结构最复杂的标志--鞍山五一路立交桥,以及哈尔滨跨铁路钢结构公路桥、郑州跨 机场路高架桥、秦沈客运专线钢混结合梁桥一系列工程。年底,他们又在公路桥梁强手如林 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举中标了国家重点工程--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北汊斜拉桥制造工程。 2002年,山桥在产品调整中又迈出了重大步伐。先后开辟了大型电站、建筑钢结构、台 湾窄轨一百吨起重机、香港西铁工程、巴基斯坦铆接桥、国家大剧院以及一系列铁路新型道 岔等。最引人注目的是,当年他们又中标了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悬索桥--润扬长江公路 大桥南汊悬索桥工程。 今年他们又有了新作为,承担了我国高寒地区首座用特殊钢材制造的哈尔滨松花江斜拉 桥工程、大连星海会展中心高层建筑钢结构,连接香港和深圳的罗湖桥以及多项电站结构 等。 这些累累硕果,凝聚着山桥当家人的心血,也凝聚着经销、技术及广大员工的集体智 慧。产品虽然是从铁路线上到公路的跨越,但实际上是经营观念、思想观念从计划经济到市 场经济的跨越。总经理吴兆安一语中的:“迈不开改革的步,就走不上发展的路。”
机制的跨越
随着手中定单的不断增多,山桥又面临了新的挑战,钢材价格不断上扬,过去几个月的 生产周期,现在最短的只有几十天,而且要求现设计、现采购原材料、现投入、当月产出。 如何突破瓶颈?山桥采取了调整生产布局、加大技人员队伍、投入巨资搞技术改造和 设备更新、精简机关机构、压缩非生产性人员充实一线等一系列措施。 统计显示,近3年,山桥相继靠贷款和自筹资金投入上亿元巨资,引进当今国际最先进 的焊接机、数控系列加工机床等一大批现代化加工设备,使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加工质量上了 一个新台阶。经过3年多的艰苦努力,山桥相继实施了由工厂制向公司制、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组 建了子公司、分公司等一系列的改革改制,使企业初步形成了干部能升能降、员工能进能 出、收入能增能减的运行机制。机关机构和管理人员各精简了一半,但企业的办事效率和生 产能力反而得到了明显提高。几年前,山桥每月钢结构产量达到1000多吨,基层单位就 得报捷。近两年,山桥钢结构的定单,每年都跃上5万多吨。钢结构月产从原来的1000 多吨,直至上升到6000至7000吨。 生产方式也变得更加灵活,在承担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制造中,山桥突破企业的传统生产 方式,采取在企业生产板单元,异地进行组装,现场架设焊接。不但解决了因产品过大企业 没有组装场地和无法运输问题,而且造就和锻炼了一支施工架设组装队伍。 生产规模上去了,企业也取得了可观的效益,员工们通过实施记件工资等多种分配方 式,收入也较几年前得到了大幅度攀升。一些一线员工满怀喜悦地说:“员工的收入增加得 越多,表明企业经营得越好!”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