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对于工业车辆行业来讲是非常值得庆贺的一年,机动工业车辆销售量首次突破3万台,达到32977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8.8%;手动液压托盘搬运车销售量为629898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4.9%。这主要是国家“九五”技术改造投入的深远影响及近年来全国的物流热,使工业车辆行业的品种开发和产品产量得到快速的发展。
但随着市场的一步步成熟,显露出的问题应引起业内的重视。
企业规模小 重复建设仍在继续
工业车辆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只有安徽叉车集团公司,超过5亿元的有杭州叉车有限公司,超过2亿元的有大连叉车总厂,超过1亿元的也只有这几家公司,相对企业规模较小。现在有不少企业又重新上内燃叉车、电动车辆和轻小型搬运车辆,重复建设和生产仍然在增加,起点不高,规模不大,相互仿造在行业大量存在。现阶段应集中地区与产品优势进行联合、兼并和资产重组,加快结构调整,组成几个有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
产品品种少 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随着国家工业化水平快速发展和物流技术推广应用,工业车辆产品使用范围将日益扩大,已成为一种产量与品种最多的装卸搬运机械。我国由于传统计划经济影响,工业车辆产品品种少,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叉车集团公司、杭州叉车有限公司、大连叉车总厂等企业根据用户的需求,开发了很多新的品种,但与先进的国外制造商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所以有能力的企业应根据全国各个行业对物流装备的需求,研制质量好的工业车辆产品,在新品方面多下功夫,加强对工业车辆产品基础件的研究,如驱动方式、液压泵站及系统的研究,可快速装配出新型的工业车辆产品。虽然在引进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其水平相对落后。
管理水平低 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
世界先进的工业车辆生产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约15万美元以上,而我国工业车辆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一般均在3万美元以下,只有杭州叉车有限公司达6万美元,但除重点骨干企业外尚远远低于3万美元。这应该通过积极扩大国际经济合作,引进先进的装备和高新的技术及资金,学习现代经营管理机制,以提高企业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
开发能力弱 技术创新动力不足
世界主要工业车辆制造商均有较强的科研开发力量,产品设计及科研人员一般占全部企业人数的15%以上,整机、零部件试验及测试设施完善,主要零部件及整机不断进行性能改进和可靠性试验,年科研开发费用占总销售额的2.5%以上。
我国工业车辆行业的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少数排头兵企业,企业内有技术中心或研究所,从事产品开发研究的人员仅占全体员工7%~8%,一般企业则更少。在排头兵企业科研经费占总销售额1.5%~2%,有的企业则更少,与国外先进企业差距较大,影响企业的新品开发和创新。
效益下滑 出口招标竞相压价
尤其在轻小型搬运车出口中,企业互相压价,每年出口已近40万台,使企业销量年年增加,而效益却下滑,致使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应进行正当竞争以确保企业的合法利益。
出口势头不错
据统计,我国2002年出口叉车及装有升降或搬运装置的工业车辆共394826台,与上年的出口量262019台相比,增长了50.7%;出口金额89622741美元,与上年的出口金额76655282美元相比,增长了16.9%。其中电动叉车(含巷道堆垛机)出口1215台,与上年的出口量1076台相比,增长了12.9%;内燃叉车(含集装箱叉车)出口2560台,与上年的出口量2132台相比,增长了20.1%。这些工业车辆出口到123个国家和地区。从数量上看,出口去向列前5名的国家和地区(见表1)。
在机动工业车辆的出口中,电动叉车1215台,占出口量的32.2%;内燃叉车2560台,占出口量的67.8%,电动叉车的出口减少了1.3个百分点。这三年出口构成比例的变化情况(见表2)。
由表上数据可以看出机动工业车辆出口年年有新增加,而近40万台都是轻小型搬运车辆,行业应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在轻小型搬运车出口越来越好的形势下,提高机动工业车辆出口份额,在国际经济之中占有一席之地。
轻小型搬运车辆出口优势明显。目前出口每年已近40万台,由于国外先进工业车辆制造商已将这块的产品和市场放弃,发展其他高科技的工业车辆产品,同时我国已形成生产和出口搬运车辆基地,其中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倍力机械制造公司、长兴诺力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常州兰鸿起重机械有限公司已形成品牌,在国外已形成相当的知名度,只要行业同心协力、公平合理竞争、不要相互压价,出口将会逐年稳定增长。
电动车辆(包括仓储叉车)出口实现零的突破。原来我们都是零出口,近年安徽叉车集团公司,杭州叉车股份公司、无锡大隆电工机械厂、无锡江丰机器有限公司等已开始陆续出口,由表可看出均在年年增加,只要我们很好注意配套件的质量和整机的可靠性,出口量会进一步增加。
内燃叉车出口增势强劲。由于我国内燃叉车采用了引进技术,而且可采用进口发动机和门架,这样大大提高内燃叉车的产品质量,所以内燃叉车出口呈逐年增长态势,随着外贸体制的改革和企业自觉进入国际经济循环,出口量将会进一步增强。
出口叉车去向排名表
表1
━━━━━━━━━━━━━━━━━━━━━━━━━━━━━━━━━
名次 电动叉车 内燃叉车 其他未列名叉车
国家和地区 数量(台) 国家和地区 数量(台) 国家 数量(台)
━━━━━━━━━━━━━━━━━━━━━━━━━━━━━━━━━
1 香港特区 456 香港特区 347 美国 90994
2 新加坡 149 英国 322 德国 38968
3 荷兰 92 美国 236 意大利 29449
4 南非 50 伊拉克 208 比利时 21631
5 意大利 46 葡萄牙 148 加拿大 20409
━━━━━━━━━━━━━━━━━━━━━━━━━━━━━━━━━
出口叉车比例变动情况表
表2
━━━━━━━━━━━━━━━━━━━━━━━━━━━
年份 叉车合计(台) 电动叉车 内燃叉车
出口量(台) 所占% 出口量(台)所占%
━━━━━━━━━━━━━━━━━━━━━━━━━━━
2000 2467 793 32.1 1674 67.9
2001 3208 1076 33.5 2132 66.5
2002 3775 1215 32.2 2560 67.8
━━━━━━━━━━━━━━━━━━━━━━━━━━━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