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利润下滑让居民收入比重改变
悖论现象的另一个解释则是从企业利润的角度剖析。宋国青首先对PPI和CPI数据进行了处理,把定基比的PPI作为分子,定基比的C PI作为分母,得到一个工业品价格相对于CPI的比价。PPI上升对工业企业利润是直接的推动因素。CPI对企业利润没有太多的直接影响,但是有很多间接影响。比如说工资跟C PI有很密切的关系,很多人会讲因为C PI涨了,所以我的工资要涨。中国到目前为止,C PI上涨的大部分原因还是食品价格在上涨。食品价格一涨,农民的务农收入就会增加,你不给他涨工资他就不在城里干了。统计上确实是有这样的情况,农产品价格高涨的年份,农民向城镇转移的数量就会少一点。所以C PI对于工业企业利润是一个负面因素。
我国近几年来企业利润处于下滑状态,而工资的刚性原则使得工资处于缓慢上升状态。在此情况下,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工资收入三者中,收入增长所占的比重相对地提高了。那么在GDP增长的情况下,企业利润为何为负数?
GDP的增长并不意味着工业利润的增长,按收入法计算,在国民收入里面,GDP等于折旧加上利润,利润部分相当于居民收入再加上财政收入和企业未分配利润,这三块统一被叫做可支配收入。如果折旧和工资收入高企不下,那GDP即使增长,利润也可以是负增长。这样看来,就能解释为什么GDP在同比增长,工业企业利润却负增长了。
拿工业的情况来看,现在名义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是8%-10%的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的同比增速低一点,8月份一度不到9%。其中有的工业部门可能价格涨的多一点,但增速也不过就是7%-10%的水平。简单按GDP的名义增长速率来算,三季度GDP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8月份跌了6.2%,工业企业工人的工资涨到10%以上。
把这些概念串起来,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经济增速下降了反而使得真实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比过去有所提高。简单地说,就是经济增长速率高的时候企业利润非常高,财政收入非常高,让居民收入的增长率大幅度低于GDP的增长率,现在这个情况有了一点改善。
现在,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稍微高于GDP的增长速度了,因为财产价格变化的收入不包含在居民可支配收入里面。比如说股票涨价还是跌价,GDP里面没有这一项。但是从居民收入的角度来看,这个要加以计算。所以对于大多数居民来说,感觉现在日子比去年舒服了。
必须对国民收入分配进行适度调整
宋国青说,舆论对于经济刺激政策反应不一,“4万亿”刺激政策刚出台的时候,2009年前后舆论基本上是持支持的态度,称赞的态度,现在感觉上几乎是一边倒的批评。
这样的舆论可能对今年以来的宏观政策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尽管很多企业感受到了严重的困难,盼望政策宽松,但消费者更担心政策宽松引起通胀回头。消费者对于通胀的厌恶,对于GDP的冷漠,对于高投资的担忧,与企业界的态度差别巨大。回顾过去,同样的情况在1988年前后和1994年前后的高通胀时期也出现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同比增长率和G D P的同比增长率在2008年以来显著反向变化。由于GDP和居民收入调查的口径差别,这两个指标本身不是严格对应的。例如,居民收入包括股票交易损益,而GDP则不包括此类财产价格变化的结果。2007上半年居民收入增长率很高,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股市大涨。
宋国青表示,过去几年经济高增长,给居民没有带来多大的实惠,但是财政收入增长了很多,企业利润增长了很多。企业利润大都增长到国企那儿去了,但是国企利润也不分配,于是国企员工的工资相对来说就变得偏高了一些。
垄断行业的工资偏高,一些管理岗位的工资偏高,GDP高增长带来的可支配收入增量,很大一部分到了这些地方,真正留在工薪收入阶层的,留在普通行业的、竞争性行业的就相对少得多。
现在的收入分配格局下,劳动者的工资收入要增长,而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收入却在下降,去年7-8月份出现了大量企业家跑路的现象。所以要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就需要对收入分配进行适度的调整,比如说对国有企业,尤其是带有垄断性质的国有企业利润进行适当的分配,财政支出向民生方面倾斜等等,通过这些手段增加居民收入。
宋国青说,调整收入分配已经提了很多年,但这种主动的调整迟迟没有进行,经济发展到当前的阶段需要调整,现在就是一个被动的调整过程。现在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好,企业收入下降,但是工资又不能少,还要照发,结果利润下跌。这个问题非常不好解决。在私人企业里,用工成本持续上升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企业经营难以为继,企业主跑路。如果这一过程持续蔓延,也有可能波及到国有企业。
宋国青说,其实国有企业现在还有一些资金储备,国家可以主动地进行一些收入分配方面的调整,适当启动经济。当前我国出现的GDP增速和人均收入的矛盾,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只是一个短期的现象,如果这个现象得不到有效解决,时间长了就不是一跌一涨,而是两个一起下跌。所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