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人士预测,未来我国汽车工业将呈现六大发展趋势。
一、国有汽车生产企业将由市场“领导者”转变为市场追随者。
我国已经明确表示,外资可以进入的领域内资也可以进入。这样,国内民营资本就又有了广阔的投资市场。我国汽车工业在吸引大量国内外资本的同时,参与汽车生产的资本将以多种形式存在,汽车企业一统汽车工业天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二、汽车生产将由大批量方式转变为大众生产方式。
从1998年开始,我国个人购买汽车的比例超过50%,其中大部分为轿车。
目前,在一些大中城市,这一比例甚至超过70%。纵向比较,我国汽车产销量每年都有大幅攀升,不断提高的产销量给属于规模经济、适应大批量生产方式的汽车生产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但也应该看到,消费者偏好各异使规模经济受到挑战,汽车生产企业必须以大众生产方式满足广大消费者在汽车功能、外观、色彩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和嗜好。
三、汽车企业将由整体性购并转变为局部性购并。
近10年时间内,世界汽车工业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企业收购兼并浪潮,但除雷诺和日产的合作取得明显成效外,许多企业的购并是失败的或没有达到双方想要获取的目标结果。鉴于此,当前世界汽车工业界又重新流行“强大靠自己”的说法。这给我国汽车业一个启示,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求发展务必三思而行,盲目赶时髦不可取。何况国家针对汽车发展的“十五”纲要已明确表示,要培育起两三家大型汽车企业,基本与当前的格局相吻合。所有这一切,势必推动小企业向大汽车集团公司靠拢的局部性购并的兴起。
四、人力资源将由国内单一配置转为全球流动配置。
加入WTO后,竞争主体发生了变化,人力资源的环境也面临变化,人才流动更新更快,企业也可引进国外人才,计划经济条件下以行政命令为手段调控人力资源的方法,将会被以市场为杠杆全球流动的模式所取代。对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企业既面临挑战,又面临机遇。
五、汽车产品将由价格竞争转变为综合素质的竞争。
价格竞争逼着企业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管理成本,增强竞争优势。价格竞争比中央下文件或政府的行政命令有效得多,价格竞争达到一定程度后,汽车产品的竞争将体现以服务为主的综合竞争。
六、汽车消费由集团消费转化为个人消费。
以城镇为中心,公款购买、公务使用的第一层次消费市场逐步缩小,以企事业单位公款购置商务用车相对稳定或略有下降,以富裕阶层为中心,私人购买和使用的第三层次市场发展势头良好,并将成为吸纳汽车增长量的主体。
(国际经贸消息报)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