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史,在1990年代中期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以普茨迈斯特和另一个德国品牌施维茵为代表的进口产品占据了中国混凝土机械市场的绝对话语权。而20年后,这个格局彻底被颠覆。
从2008年到2011年,中国工程与起重机械连续第四年出现贸易顺差。而工程与起重机械进出口贸易2004年之前都是逆差,2005年开始实现贸易顺差,而且贸易顺差率逐年提高。
2005年工程机械累计进出口总额达到60.04亿美元,其中进口工程机械30.64亿美元,出口工程机械29.40亿,当年5个月实现了贸易顺差,全年贸易逆差缩小到仅有1亿美元,由此被视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具有开创式的一年。
仅仅6年之后,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2011年我国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额已飙升为249.55亿美元,其中进口金额90.45亿美元,出口金额159.09亿美元,贸易顺差68.64亿美元。
来自机械工业联合会的负责人表示,“我国工程与起重机械产品知名度逐渐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逐年增加是产生贸易顺差的主要因素。同时在世界经济不平稳的时候,中国企业抓住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有利的需求形势,弃分发挥我国工程与起重机械产品性价比较高的特点,在发展中国家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地位,反映在对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非洲和东盟等发展中地区的出口方面,依然是呈高速增长态势。”
随着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知名度的逐步提升,国内知名工程机械企业的海外并购也渐行渐顺。清科数据显示,在2012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完成的422起并购案例中,机械制造行业居领先地位,完成并购50起,占比11.8%。今年以来,中国工程机械巨头的并购接踵而来:潍柴集团收购法拉帝,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柳工收购波兰HSW,徐工集团收购施维英。
对于频繁的海外收购,清科认为,“一方面,因欧债危机使得目标公司估值走低;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对核心技术的渴望以及海外市场的需求。
以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为例,麦肯锡咨询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Thomas Luedi认为,“通过这次收购,三一重工不但可以获得行业领先的技术、品牌,还可借助普茨迈斯特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实现在海外地区的快速布局。”
今年3月发布的三一重工年报显示,2011年其国际营收达到34.25亿元,同比增长达到60.72%,透露出其海外业务扩张势头强劲。
对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企业加速海外拓展的趋势,美国《商业周刊》作出了这样的评述,“虽然中国的新制造商尚未在发达市场竞争,但它们已经在南美和俄罗斯等地向卡特彼勒公司、西门子公司、通用电气公司和其他老牌设备生产商发起挑战。中国的建筑机械工业将很快超越日本和德国,成为该行业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出口国。”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