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曾经是一个不被人们重视的行业。但是,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工程机械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显现出来,其巨大的利润也吸引着国内外的众多企业。
工程机械与整个国民经济息息相关。但在过去,人们对这一行业并未给予充分的关注。建国初期,百业待兴,国家投入的重点放到了钢铁、汽车、机床等行业上。随着现代工程机械作为一个行业渐渐崛起,近十几年来更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60年代初期,工程机械还是一个小行业,专业制造企业仅18家,固定资产原值不足1亿元。到1978年,生产企业达到380家,工业总产值18.8亿元。现在,工程机械大行业已经派生出8个小行业,即挖掘机、压路机、推土机、工程起重机、叉车、风动工具、凿岩机和其他建筑机械,有生产企业(包括零部件生产企业)1000余家,固定资产原值216亿元,净值150亿元。其中,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44家(1998年),年销售额在5亿元以上的企业有8家。
工程机械行业得到如此迅速的发展,是与它所服务的领分不开的。交通运输业、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农林水利业、城乡建设这五大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工程机械。这五大领域,或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或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都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他们的发展带动着工程机械的发展。但是,工程机械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反差,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前几个五年计划期间,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一直比较快,但是从“八五”后期开始,由于进口工程机械产品的增加,国内工程机械年增长率由10%以上下降到7%,而在此期间,市场对机械产品的需求是逐步增长的,工程机械在无序发展过程中所潜伏的结构性矛盾开始暴露。
我国工程机械企业通过“八五”及“九五”的技术引进和改造,整体技术水平有了提高,行业内建立了1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约有50%的产品经过了更新换代。但与国际著名大型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相比,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在规模和技术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国外大公司的年销售额达到几十亿美元甚至更多,而国内规模最大的徐工集团才达到30亿元人民币,远未达到国际同行业的规模经济水平。尽管工程机械相当一部分产品的档次和制造水平有所提高,但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却呈现出萎缩现象。突出表现在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开发人员比例低,科研开发经费少。
与此同时,国外的大公司由于看中了我国的市场,因而大举进入。近年来,在工程机械不足400亿元的市场容量中,约有50%已被国外工程机械跨国公司所占领。从近几年进口国外工程机械产品的情况看,1996年的进口量约占国内市场总量的46.6%,1997年占52%,其市场占有率还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国际著名公司威胁着我国工程机械市场,威胁着我国工程机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些大吨位、大容积的工程机械产品已经被国外公司所占领。由于国内工程机械企业产品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只及国外先进产品的一半,因此,在与国外同类产品的竞争中还将失去部分市场。我国虽有1000多家工程机械生产企业,但是力量分散,而且产品档次不高,形不成竞争优势,因此,调整结构迫在眉睫。
结构调整的重点应该是集中力量,围绕国家重点建设需要的几大类产品,把有条件、有前途的大企业和大企业集团进一步做大做强,造就一批不仅能在国内而且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大企业集团。这些企业集团可以生产挖掘机、铲运机、工程起重机、叉车及工业车辆、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桩工机械、气动工具及凿岩机械、混凝土机械等九大类机械。对于其他的大量的企业,则完全交由市场去优胜劣汰。
随着国家加大对基础建设的投入,在交通、能源、通讯等领域的建设规模不断增长,特别是目前国家加大了农业、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必将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促进市场对工程机械产品的需求。因此,从总体而言,工程机械在我国属于需求持续上升的产业。但是对于不同的产品而言,则各有不同的发展趋势。企业可对不同产品的寿命周期进行分析。下面简单分析一下几种产品。
压路机、摊铺机、拌和机。伴随着交通道路建设的持续增长,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筑路机械的需求会进一步增长。以上三种产品的需求处于上升阶段。
装载机。随着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土石方设备的需求会持续增长。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装载机有被挖掘机取代的趋势。装载机市场需求的增长在近五年内已远远落后于挖掘机的需求增长。该产品处于成熟期的后期。
汽车起重机。近几年来,小吨位汽车起重机产品已逐渐被大吨位叉车、随车起重机等功能相近的产品所替代,在起重设备中的份额越来越小,处于产品成熟期的后期。
混凝土机械。随着大量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开发,需要大量的商品混凝土及相应的工程机械。“九五”期间,我国的商品混凝土预拌比重将由目前的10%增至20%。商品混凝土需求将由目前的6000万m 3/年提高到8000万m 3/年。
因此,商品混凝土成套设备的需求会持续增长,处于需求的上升阶段。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