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诡异却又困扰国内投资人的问题:为何美国经济远不如上轮泡沫巅峰时期水平,道琼斯工业指数却能在上周创出4年多来新高?
在这疯狂的资本盛宴背后,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推手?
从工业股炒到金融股
在经历了规模超过2万亿美元的两轮QE后,美股却能越战越勇。截至上周二收盘,受能源股刺激,道指上涨0.5%至13279.32点,不仅创2007年12月底以来新高,更与历史高点的差距缩小至7%。当天,全球各大财经媒体为道指创新高找了一个借口,4月美国制造业PMI涨至54.6,远超预期值52.9。对此,前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上周二称,美股未来可能上涨,原因是公司盈利正随着时间推移而增长。
但这显然不能解释道指为何会在此时创出4年来新高。资料显示,道指历史最高点出现在2007年10月(14198.1点),当时美国实际GDP季环比增速已接近5%,远高于今年1季度的2.2%。除此之外,对比美国经济咨商局领先指标,其在2007年10月时还处在104.8点,但在今年3月却仅96点不到。这一切都表明,美国经济尚未恢复到巅峰水平,股票市场却已提前预热。
到底哪些股票成为了本轮牛市的赢家?据了解,道指包括从餐饮巨头麦当劳到工程机械霸主卡特彼勒等的30只成分股。目前指数权重最大的为IBM(11.85%),权重最小的为美国银行(0.47%)。
事实上,在过去10年期间,道指经历了两轮大牛市,依次为2003年3月~2007年10月 (最高涨幅76%),以及2009年3月至今(最高涨幅89%)。
Bloomberg数据显示,在第一轮牛市期间,涨幅前五名的股票分别为麦当劳(311%)、波音(284%)、卡特彼勒(239%)、惠普(222%)和联合技术(175%)。而在第二轮牛市里,涨幅前五名的则依次为美国运通 (451%)、卡特彼勒(361%)、杜邦(208%)、花旗(188%)和迪斯尼(173%)。由此可见,金融危机前领涨的股票主要集中在工业类,危机后则转换至金融和能源。事实上,这并不难理解。次贷危机导致金融股大面积超跌,随后又经历了一轮报复性反弹。
记者发现,与4年前动辄由工业股“坐庄”有别,目前的涨势主要由金融股领导。据统计,道指本轮反弹始自去年10月。而在这过去的7个月当中,涨幅前10名的股票中有5只均为金融股(摩根大通、美国运通、美国银行、旅行者保险和通用电气),消费类公司占到2席 (迪斯尼、家得宝),工业股则只剩下1家(卡特彼勒)。
行业权重“换位”背后
更大的玄机则潜伏在过去4年内的指数权重变化上。据统计,相较于上一轮上涨周期 (2003年3月至2007年10月),道琼斯指数本轮上涨(2009年3月至今)的内在动力实际上已经发生变化。
彭博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0月,道指权重占比最大的三个成分板块分别是工业 (26.2%)、耐用品(13.86%)和金融(13.08%)。但截至今年5月1日,三大板块权重比分别缩小了5.1个百分点、3.6个百分点和2.96百分点。
从2007年10月至今,道指权重上涨最快的板块分别是能源(上涨5.76个百分点),科技(上涨4.85个百分点)和消费(上涨4.35个百分点);跌幅居前位的则是工业 (下跌5.76个百分点),耐用品(下跌3.59个百分点)和金融(下跌2.94个百分点)。
为什么金融股在最近3年内领涨,但指数权重反而走低?答案就在于这些金融股的股价虽报复性反弹,但仍未回到2007年时巅峰水平。以美国银行来看,其目前股价为8.31美元,仅相当于2007年高点的17%。
“美国经济开始依靠自己前行”
LeggMasonGlobalAssetAllocationLLC组合管理经理WayneLin指出,制造业前景显示出真实的经济活动开始终结此前的萎缩趋势。
标准普尔首席投资策略师SamStovall认为,投资者感到世界上至少有一个市场(美国股市)还值得投资,他们不准备放弃牛市。
渤海期货研究院股指期货分析师杜佩霞告诉记者,道琼斯指数本轮上涨主要是由于QE3预期加强。6月底4000亿美元扭曲操作结束后,美国经济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4月失业人数突然大涨已经令QE3箭在弦上,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近日还表示如果经济需要,美联储将采取更多宽松确保复苏继续,因此,市场完全有理由对QE3抱有期待。
记者留意到,在2007年10月上一轮上涨结束之后,道琼斯指数成分股新增了美国银行 (BAC),思科(CSCO),雪佛龙(CVX),卡夫食品(KFT)和旅行者集团(TRV)。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