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壳牌集团亚太/中东地区商业燃油及润滑油业务副总裁吴瑞真及壳牌(中国)有限公司工业客户渠道销售总经理黄御龙
导语:据最新的全球润滑油市场调研,壳牌润滑油连续五年位居世界领先润滑油供应商名单的榜首。且有数据显示2010年壳牌市场占有率超过13%的市场份额,领先其最接近的对手2%。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壳牌是怎么做到的?壳牌未来在中国会赢得怎样的市场?
吴瑞真女士及黄御龙先生接受采访
记者:盘点2011年,壳牌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成绩?
壳牌:2011年对全球来说都是动荡的一年,发生了很多重大的事件,如宏观经济的变化和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值得高兴的是壳牌从全球角度很好地应对了这一系列的动荡和变化。壳牌是如何能应对这些动荡,而且有很好的业绩的呢?主要是壳牌坚持执行自己既定的核心战略,壳牌第一战略就是技术优势和发展技术;第二是与合作伙伴的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伙伴包括直接的经销商、分销商、OEM和直接的客户。过去壳牌中国每年都是以两位数字在增长,壳牌在中国200多个城市有经销商,有几万个客户及超过百万的消费者,同时2011年有许多创新的活动,帮助壳牌有很好的成绩。
壳牌公司
记者: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您是如何看待市场份额与公司利润之间的关系?
壳牌:这个问题也是壳牌一直都在问自己的问题,而且也是在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壳牌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有利润的增长,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很好地平衡市场份额和利润的关系,壳牌不可能只考虑利润而放弃市场份额,同时也不能只考虑市场份额而不考虑利润,必须实现两者的平衡,实现壳牌的终极目标。
GM记者:您怎样看待润滑油环保的问题?现在市场有许多假冒壳牌的产品,壳牌如何打击这些假冒产品?
壳牌:润滑油的环保和燃油效率都是壳牌非常重视的问题,所以壳牌主要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与OEM和设计公司共同合作,设计更先进的润滑油配方。如劲霸,就是与客户合作,最终实现提高燃油效率,降低CO2的排放,以达到节能和环保的目的。同时壳牌内部还专门成立了这样一个工作团队,也希望更多的客户能与壳牌合作,达到提高燃油效率,降低CO2排放的目的。关于假冒产品的问题,世界各地都有,这一方面说明壳牌的产品是优质的好产品,所以才有很多冒牌的产品出现。但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很严重的侵权问题,极大地损坏了壳牌的形象。壳牌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打假:一是从外包装上,使壳牌产品不易被模仿;二是创新,壳牌要以最快的速度出新,一旦被模仿,壳牌就要作出最快的反应;三是与监管部门合作,这一点壳牌与监管部门合作得非常不错。
壳牌润滑油技术中心
记者:请介绍一下壳牌在珠海润滑油技术中心的情况。
壳牌:这个润滑油技术服务中心是全新的技术中心,2011年8月的开幕仪式令人兴奋,因为这是中国第一家技术服务中心,有专业技术人员30人左右,目前主要服务于中国,但随着市场的扩大,相信这个中心的规模也会不断扩展,将来会跨越国界为其他更多的区域提供支持。珠海的技术中心,是壳牌全球润滑油业务技术研发网络的一部分,是与全球的技术研究与技术服务相联的,在人员上也会进行广泛地交流。由于壳牌的客户不断增加,整个市场的增量非常大,所以需要壳牌提供更多的服务,那么这个中心不仅能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同时还可以提供培训的工作,培训包括给客户的,也包括给壳牌自己人员的培训。壳牌在中国除了润滑油之外,还有许多上下游的业务,壳牌要不断增强技术研究与技术服务的能力,这个中心将成为全球技术中心重要的一部分。同时还要强调一点,壳牌是立足于中国市场的全球性公司,人才是壳牌战略发展的支柱,壳牌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同时壳牌也提供了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职业发展机会,包括销售、技术研发类的职位,壳牌希望有更多的人才加入到壳牌。
记者:壳牌在技术投入方面是怎样一个比例?对中国市场未来的预期如何?
壳牌:壳牌居于全球首位,并连续5年保持这样良好的成绩,主要原因是将技术作为核心,壳牌所有业务的技术投入每年是13亿美元。壳牌不断将最好的技术带到中国,如喜力,这个产品的相关清洁技术是很棒的,喜力在中国是第一大品牌,壳牌通过技术的创新不断提高喜力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近年来,壳牌在中国的销量实现了大幅增长。展望未来,克莱恩公司预计全球润滑油市场将呈缓慢增势,但也指出部分国家和产品存在商机。预计“金砖四国”和韩国的润滑油市场增长将最为强劲,其中中国将是润滑油行业的“增长引擎”。预计2010~2020年,中国对润滑油的需求将每年增长5%。(邱明杰)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