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1年12月挖掘机销售数据正式公布。从全年情况看,合计销售17.8352万台,同比增长6.9%。尽管销量稳步提升,不过年内呈现出“前高后低”的趋势,尤其是2011年下半年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挖掘机销售数据大幅下滑,行业景气度在未来短期内不容乐观。
年初复苏恐无希望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铁路、房地产等行业投资规模大幅萎缩,这直接导致了工程机械行业的产品需求明显减少。在所有工程机械产品中,挖掘机通常是每月统计结果发布较早的产品,它的数据变化也反映了整个行业的冷暖。12月,挖掘机行业总销量同比下降38.8%,环比下降4.6%,同比降幅比11月上升5.8个百分点。2011年,挖掘机行业全年销量同比增长约6%,符合市场预期;从企业看,外资品牌除卡特彼勒外,同比下滑幅度普遍超过50%,国产品牌多数同比下降;环比方面,多数企业呈下降趋势;从逐月趋势看,挖掘机行业需求仍在底部徘徊,未见明显的复苏迹象。
通过对2008年以来的数据进行分析,笔者得知,由于市场需求的特点,挖掘机的销售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每年3月是年内销售数据的峰值,而7、8月则进入销售淡季。然而,在2011年,挖掘机市场出现了十分异常的现象:“前高后低”的季节特征更加凸显,3月销售数据达到了4.415万台,创下了历年的单月新高,颇有井喷的意味。不过,在经过7、8月的低谷之后,挖掘机的销售丝毫没有起色,12月8495台的销量更是创造了近两年单月数据的新低,仅相当于3月数据的1/5。这表明,随着经济环境不佳的情况延续,投资减速带来的实体经济冲击正在逐渐加剧,产品需求快速减弱。
值得欣慰的是,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国内上市公司挖掘机销量占比持续上升,在进口替代的模式下不断蚕食着国外厂商的市场份额。三一重工2011年挖掘机销量为2.0613万台,同比增幅高达45.6%,坐稳了国内挖掘机销量的头把交椅;柳工销售挖掘机7438台,同比增长32.3%;厦工销售挖掘机4253台,同比增长48.4%。安信证券1月10日研报称,2011年,国产品牌市场份额达到40.4%,较2010年明显提升10.6个百分点;外资品牌由2010年的70.1%降至59.6%。东方证券研报称,2011年初以来,外资品牌占比呈现明显走低的趋势:12月,外资占比下降幅度明显,而三一重工单月市场份额达到惊人的19.20%,凸显了中国挖掘机强劲的进口替代势头。
出口增长值得期待
房地产调控政策延续,加之在货币紧缩情况下,国内投资规模很难有明显改善,给2012年挖掘机市场的前景蒙上了阴影。有研究机构预测,在2011年6.9%的增速基础上,今年销量可能会出现同比停滞或负增长的现象。
中金公司报告指出,挖掘机行业需求仍在底部徘徊,未见明显复苏迹象。短期内,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速明显改善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正增长有望在今年的中期出现。
在国内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海外市场将有望成为工程机械公司重点开拓的领域。光大证券研究员表示,在加强进口替代之后,挖掘机出口也可能出现快速增长。2011年,挖掘机累计出口达4574台,同比增长高达53.9%。尽管出口占全年销量的比例为6.2%且仍然只是“配角”,不过,较之2010年已经大幅提升了2.9个百分点。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正在逐渐通过性价比开拓国际市场,制造、技术和研发水平已经接近国际巨头,随着软实力的不断提升,加之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海外布局的相继展开,今年有望迎来工程机械产品出口增长的新起点。
二三季度或迎曙光
据了解,小松目前已成为国内挖掘机企业判断政策导向的风向标。其曾在2011年4月后提前于行业主动减产,因此,挖掘机企业普遍认为该公司对行业及政策的判断具有较好的前瞻性。但是,挖掘机企业发现,该公司于2012年元旦后开始放量生产,国内制造商开始由此跟进:现代(江苏)2012年1月排产计划大幅攀升,有可能翻倍;三一重工也在元旦后放量生产备货;柳工预计在春节之后,将满负荷生产。
由此,业内人士预计,2012年初期的销售情况可能好于原有预期,从环比继续下滑转变为持平并有所提升。另外,2011年小挖销售情况明显好于中挖,由于去年中挖的基数下降,预计2012年小挖和中挖的销售增速将相对平衡。
据中金公司透露,近期该公司对一些工程机械经销商的调研显示,到去年12月底,挖掘机各经销商库存基本处于年度低点,国内企业的经销商库存约在半个月至1个月之间;外资企业经销商去年12月主要在清理库存,其库存仅为半个月左右,表现在生产厂商(除三一重工环比上升)去年12月的销售回落,且基本低于去年11月。因此,中金公司认为,经销商和企业目前的库存均相对不足,一旦需求回暖,经销商补充库存将有望带动企业至少1~2个月的旺销局面。更有业内人士认为,销量同比增速在短期内显着改善的可能性不大,正增长有望在今年第二季度末、第三季度初出现。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