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透过展厅,横向比较各地装备制造水平的高低;透过展品,纵向审视中国装备制造的风 雨进程。在沈阳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为我们把脉中国装备制造提供了 一个视觉平台。 装备制造业是一 ...
透过展厅,横向比较各地装备制造水平的高低;透过展品,纵向审视中国装备制造的风
雨进程。在沈阳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为我们把脉中国装备制造提供了
一个视觉平台。
装备制造业是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先后形成东北、珠三角和
长三角三大装备制造基地,三地制造业总产值约占全国比重的60%以上,出口比重超过八
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三大基地开始了新角逐。
南移北上,三足鼎立新格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较早开始了工业化进程,全国156个重点项目中有58项放在了东
北,东北装备制造业为新中国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改革开放后,因为机制不灵、观念落后形成的“东北现象”,曾长期困扰这里的装备制
造业,总资产贡献率仅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8.8%,一些重点企业举步维艰,装备制造基地逐
渐南移。
进入新世纪,中央提出了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雄风的战略举措,世人把目光再次聚焦东
北。经过多年改造和调整,装备制造业基础雄厚的东北,一批企业显露生机。
在产业升级和内需政策的拉动下,装备制造业市场需求急剧升温。三大基地都敏锐地抓
住这一机遇加快自身发展,新一轮角逐全面展开。
在东北,沈阳和大连两大机床企业集团通过改革和并购,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年销售额
过20亿元,稳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在长三角,上海正在筹划建设微电子、汽车、化工、钢
铁、造船、成套设备等六大产业中心;在珠三角,东莞的电脑主板、扫描仪、显像管、微型
马达等,已经占到世界市场份额的15%—40%,沿珠江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黄金走廊。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三大基地都把承接世界制造业转移、扩大国
际合作,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
既要打拼总量,更要打造核心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和长三角的装备制造业,在经济总量上进行了激烈拼争,相继成
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东北则发展停滞、举步维艰, G DP曾是广东2倍的辽宁,
如今仅是广东的二分之一。
在经济总量的打拼中,我国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已居世界第四,迈入世界制造大国行
列。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等专家指出,我国装备制造业虽然总量可观,但是大多属
于打工经济,“替人加工”多,“原发创造”少,机械产品57%以上的技术、大多数电子信
息设备的核心技术依靠引进,国民经济建设和高技术产业所需重大装备均依赖进口,每年进
出口逆差达数百亿美元。这一差距,引起三大基地的重视。
面对新一轮竞争,中国装备制造业必须摆脱“打工经济”,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增
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辽宁省省长薄熙来认为,由于背负着沉重的人员、债务负担,东北装备制造企业短时间
内难以在经济总量上与珠三角和长三角论剑,因此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更要重视打造企
业的核心竞争力,走出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的新路。
三大基地的新一轮角逐,将成为中国提高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的精
彩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