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在精良运作
并购比赛洛斯是卡特彼勒迄今为止最大的并购案,作价约88亿美元。加之诸如收购MWM等的并购,在卡特彼勒“坚持并购”的背后是强大的资金支持。对此莱普毫不担心,他表示卡特彼勒的投资和运营能够产生大量现金流,支持后面的并购和投资。
除了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卡特彼勒同时利用商业票据、长期债券,或者发行股权提供资金。对非战略性资产的剥离也是资金来源之一。在卡特彼勒的商业模式中,融资伴随设计、制造、物流存在于各个市场之中,以支持当地公司的发展。2010年11月,卡特彼勒首度在香港尝试发行10亿元票息为2%的两年期债券;2011年7月,卡特彼勒第二次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总额定为人民币23亿元。
在跌宕起伏的世界经济和变化莫测的商业环境之下,让卡特彼勒和莱普可以稍舒一口气的是其引以为豪的由精良运作而带来的夯实内功。作为在2001年第一家在全球范围启动六西格玛的公司,卡特彼勒已经利用六西格玛管理成为一个低生产成本的制造者。与大多数尝试六西格玛管理但最后无疾而终的企业不同,卡特彼勒在实施的第一年获得的效益就超出了实施成本,而且大部分领导都参加了黑带培训项目。
目前,六西格玛已经嵌入了整个公司的文化之中。“六西格玛为完善流程提供了框架,”莱普表示公司一直在利用六西格玛的严谨方法论改进现有的流程和评估新的项目,最近运用的项目包括运营资金管理,现金流优化和降低资金成本。“我们正在全公司范围内努力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卡特彼勒的财务包括传统的财务服务、现金管理、利率、外汇风险管理和运营资金管理。负责卡特彼勒机械和电力系统的财务总部设在伊利诺伊州皮奥里亚市,负责卡特彼勒金融产品的财务总部在田纳西洲的纳什维尔市。美国之外的卡特彼勒区域财务中心包括欧洲的卢森堡和日内瓦,亚太区的新加坡。零售金融租赁服务由卡特彼勒金融服务公司向全球提供。“现在每个业务都能产生充沛的现金流,能够支持业务的发展和投资。”
作为总裁兼CFO,莱普除了负责财务之外,金融服务、人力资源、全球信息服务部门、全球采购和金融产品部以及战略和业务发展、公司审计和投资者关系等众多部门也在其职责范围之内。
虽然非常繁忙,但是莱普还是争取平衡对每一部门投入的时间,“就像任何领导者一样,很高效地工作。”在卡特彼勒总部有一个制定战略的团队,这确保了莱普有充裕的时间和机会更为合理的分配资源。“例如我们在2010年定制五年计划时,我要确保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这个计划相匹配,能够保证战略的执行。”无论如何,莱普认为首要的还是财务一定要理解业务。
角力中国市场
在今年高通胀、强紧缩的情况之下,整个机械制造行业的产量和业绩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莱普表示这对卡特彼勒确实也是一个挑战,但他更愿意将这看成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行业不景气使得所有的企业都有机会和时间停下来进行一些反思,毕竟工程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是有周期性的,不会一直好下去。”
相对而言,莱普表现的比较乐观。“这种环境对于产能不足的厂商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卡特彼勒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正是产能不足。”所以即使现在经济已经放缓,但卡特彼勒还是在多个地区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投资,以扩大其在华产能。
虽然卡特彼勒一贯不公布在华的销售额,但是莱普表示,中国市场是卡特彼勒最重要的市场,目前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是所有国家中最多的,而且基于对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的信心,还将不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
对于兼具“履带拖拉机”和“毛毛虫”双重词义的卡特彼勒来说,中国市场能否呈现羽化成蝶后的翩翩起舞,无疑是近10年的全球战略重心所在。这家已经习惯了“领军位置”与强力成长的企业,正越来越迫切地希望能够把其世界范围内的荣耀与实力全面移植到这个目前全球最大、最红火的市场。
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利文强调,卡特彼勒一直注重中国。前一任CEO Jim Owens是个中国迷,并在2005年制定了五年计划;而新一任的CEO Doug Oberhelman也在2010年继续制定了五年计划。
在2005年发布五年计划之后,卡特彼勒于2006年加大了进军中国的脚步。从山西瓦斯发电项目到上海再制造中心,再到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建立的独资轮式装载机制造厂,卡特彼勒实现了对中国市场的频频进军。2006年11月21日,卡特彼勒更是将其亚太区运营总部从日本东京迁至中国北京。2009年12月2日,卡特彼勒全球第二大研发中心在无锡落成,此举也标志着卡特彼勒将全球模式复制到中国市场的布局基本完成。
对于本年度三季度取得的不错成绩,莱普将这归功于中国、俄罗斯、印度、中东等新兴市场。他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以及开发中西部的战略,势必会带动对大型机械的需求。“我们注意到中国的客户对高效大型机械的需求越来越高。承包商们正在寻求诸如卡特彼勒这样的公司能提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所以我们也正在努力增加实用型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
CFO小传 >> 爱德华·莱普
毕业于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获金融学学位。
1979年,加入卡特彼勒,时任定价分析师,之后担任过与定价、生产调度、市场、代理商开发、制造和产品开发等有关的各种职务;
1987年,调任卡特彼勒北美商务部,从事计划支持相关的工作,并随后担任旧金山区域经理,之后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担任区域经理、在瑞士日内瓦担任建筑工程产品事业部部门经理和欧洲区域经理;
2000年,担任卡特彼勒公司副总裁,负责欧洲、非洲和中东区市场营销事业部,之后全面负责公司建筑工程产品事业部;
2007年,升任集团总裁,目前担任总裁兼CFO,负责财务、人力、全球信息、全球采购、金融产品、战略和业务发展、公司审计以及投资者关系。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