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建设机制 推动企业跨越发展
创新的基础是人才建设,企业间的竞争是产品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玉柴能取得今天的地位,主要就是引进和培育了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和优秀的专家团队。”晏平自豪地告诉我们。
“团队化、立体化、职业化、国际化”是玉柴的人才建设目标,玉柴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载体,聚集、培养了一大批柴油动力领域的高层次研发人才。目前,玉柴拥有工程技术人员2630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7人,博士31人,硕士381人。以电控专家卓斌教授、排放专家李勤博士、NVH(噪声振动)技术专家李松林等为代表的技术人才,通过“以一带多”的技术团队人才汇集效应,使玉柴成功聚集了一批站在国际国内相关领域最前沿、富有创新能力的优秀拔尖人才。
正是依托这样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玉柴总能一路创新,一路攻坚克难,一路创造辉煌。
“博士是人才,生产一线的优秀工人技师也是人才。”晏平说,在玉柴,身怀绝技的高级“蓝领”更应被尊称为“大师”。 很年轻就进厂当学徒的机修钳工曾显林,是广西第一批工人高级技师。赴美验收进口设备时,只有初中文化、基本不懂英语的他,居然凭着耳朵和经验准确发现了设备的缺陷,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方案,令洋专家瞠目,被称为专给国外机器治病的“玉柴神医”。
“模具大王”陈金源,土专家挑战洋技术,模具制造让外国专家不可思议,一次又一次填补国内制造业的空白。电器专家梁春威,“老三届知青”,翻砂工出身。他设计的“铸造自动生产线”,摘取了广西工业科技特等奖……目前,玉柴的技师人数已有800多人。2008年,玉柴成立了全国内燃机行业第一家技师协会,晏平亲自出任协会名誉会长。协会通过开展技术交流研讨、举行“绝活”展示、技能比赛等,并将高级技师们的宝贵经验汇编成册供工人们学习,有效提高了技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在对人才的激励方面,玉柴采取待遇晋升、职务升迁、荣誉奖励、购房津贴激励等举措,不管员工在哪一个岗位,从事哪一项工作,只要业绩突出都可以得到奖励和重用。
目前,玉柴已初步完成了“千亿元玉柴”的产业规划。晏平说,在美好的发展愿景中,人才战略规划是重中之重。从今年起,玉柴将以现有的人才团队为核心,以阶段性引进结构化人才为补充,在“十二五”期间构建起更为强大的人才梯队,为“千亿玉柴”的实现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发展低碳经济 促进社会和谐
“作为制造业,我们的产品再好,如果给社会带来污染,它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在晏平心里,玉柴要致力于环境保护,做“最大活动污染源的控制者”,这既是目标,也是责任。
为履行好社会责任,玉柴提出了“绿色发展,和谐共赢”理念,视环境保护、发展低碳经济为企业的最大责任,把节能减排作为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做中国“最大活动污染源的控制者”。
为此,玉柴引进了大量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大量运用新技术降低排放量和节约材料,实现低碳生产全流程控制。“十一五”期间,玉柴投入2亿多元用于节能减排方面的改造,淘汰了一大批污染大、能耗高的设备、设施和工艺,每年节能效果达18305吨标煤,单位产品、产值综合能耗指标处于同行业先进水平。如玉柴铸造中心项目,关键、重要工序均采用国际著名品牌进口设备,环保节能设施设备达到国内最高水平,铸造用材可减少10%,生产过程能耗降低8%。
与此同时,玉柴积极探索柴油机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最佳模式,与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共同联手组建年产3万台发动机再制造公司,致力发展循环低碳经济。目前,玉柴正源源不断地向市场推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低排放、低耗能、低耗材的环保动力。如首家推出单轴并联式(ISG)城市客车混合动力,研发成功世界上首台利用现有零部件技术实现可再生空气混合动力功能的发动机等。今年6月,玉柴推出我国首台满足欧VI排放法规车用柴油机,填补了我国高效清洁柴油机的空白,提升了国家研发高等级排放发动机的技术水平。
由于环保发动机的大批量生产和使用,2010年玉柴的多缸柴油发动机销量比1994年增加了8.5倍,而产品的微粒排放总量基本没有增加,实现了“绿色制造”。
迈步“十二五”,玉柴提出了2015年要实现800亿元至1000亿元的经营目标。从百亿元级提升到千亿元级,玉柴将继续从观念、资本、管理、模式、竞争策略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创新,续写未来新的辉煌。晏平表示,今后,玉柴将继续坚持以发动机的研发生产为核心,实现技术研发、产品性能和服务领域的持续提升,努力将玉柴集团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值得信赖的绿色动力提供者、动力领域享誉全球的民族品牌,继续引领低碳动力发展新方向。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