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二季度,中经钢铁产业景气指数较上季度略微回落0.2点,中经钢铁产业预警指数已连续6个季度维持在绿灯区,表明钢铁行业整体运行平稳。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钢铁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应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把节能减排、品种质量、淘汰落后、联合重组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行业维持平稳运行态势
“从指数报告来看,二季度我国钢铁业的总体运行情况还是较为平稳的。”钢铁业专家、教授级高工陈子琦分析认为,从产量上看,今年1至5月,我国粗钢产量为29035万吨,同比增长8.5%,6月平均粗钢日产量接近200万吨,相当于年产粗钢7亿多吨的水平。全国22个城市、5个钢材品种的钢材社会库存,4月末达到1211万吨,同比增长24.6%;中国钢铁协会统计的79户大中型钢铁企业的企业库存,4月末达到了949万吨,同比增长5.6%。这表明当前我国钢材市场需求量较大、产量很高,总体上仍是供大于求。预计三季度将基本延续二季度的平稳运行态势。
从价格方面看,今年1、2月份钢材价格处在上升阶段,2月末钢材价格比年初增长了2.14%。从2月下旬开始,钢材价格开始出现回落,3月末比2月末的价格降低了3.37%。4月以来,钢材价格总体处在波动上扬的调整阶段,但向上调整的动力仍然不足。6月中旬以后,钢材价格有所下降。
从进出口方面看,今年1至5月,我国出口钢材和钢坯折合成粗钢为751.6万吨,同比下降1.67%。总体上,全球钢材市场也处于供大于求态势。
陈子琦认为,近年来,我国钢铁业处于产量高、效益低的运行态势。今年二季度,钢铁业的销售利润率仅为2.4%,远低于6.2%的全国工业销售利润率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进口铁矿石价格涨价严重挤压了我国钢铁业的利润空间,今年1至5月,铁矿石价格同比上涨46%;今年前4个月,由于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所造成的额外支出达847.4亿元,占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收入的7.43%。二是钢铁业自身存在的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低、创新能力不强等深层次结构性矛盾所致。从目前情况看,这种被动局面短期内难以根本转变,钢铁企业要有过紧日子的思想准备。
着力提升高端产品比重
“经多年建设和改造,我国钢铁业装备水平得到明显提升,重点大中型企业都拥有一条或多条现代化生产线,部分企业装备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陈子琦表示,“同时也应看到,我国钢材品种档次和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一些高档关键品种钢材不能满足需要,仍需大量进口。因此,多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满足下游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用有限的资源多生产高档次产品,是钢铁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也是改变高产量、低效益被动局面的有效措施”。
据了解,今年7月初,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就两部门合作建立推广应用高强度钢筋协调机制进行了会商。双方商定建立合作协调机制,成立高强度钢筋推广应用协调小组,推进《钢筋混凝土用钢标准》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衔接,确定推广应用目标和路线图,提出保障措施。这对于促进钢铁工业上下游产业协调发展和转型升级,推进钢铁工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7月1日,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正式实施。新的《设计规范》首次列入了500MPa(兆帕)级钢筋的使用标准,要求优先使用400MPa级钢筋,积极推广500MPa级钢筋,用HPB300光圆钢筋取代HPB235光圆钢筋,逐步减少使用335MPa级钢筋并最终取消该品种。
陈子琦介绍说,种种原因造成我国钢材生产和消费结构整体水平不高,部分钢材品种国内消费档次较低,新品种研发、推广、使用速度较为缓慢。国际上早已停止使用的335MPa级螺纹钢筋,我国仍在大量生产使用。2010年,我国钢筋总产量约1.41亿吨,其中400MPa及以上高强度钢筋产量只有5700万吨,仅占40%,其余60%左右仍为335MPa级。如果全部使用400MPa及以上高强度钢筋代替335MPa级钢筋,每年可降低钢筋消费量1000多万吨,相应每年减少铁矿石消费量1700万吨以上、降低能耗600万吨标准煤以上、减少烟粉尘和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数万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
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大规模推广高强度螺纹钢筋的确还存在一定阻力。“阻力之一来自成本。”陈子琦指出,“要实现400MPa及以上螺纹钢筋全面代替335MPa级,除修改使用标准规范外,还需要钢铁企业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成本,目前多家钢铁厂正在研究通过微合金化加控轧控冷的技术来生产高强度钢筋,以降低成本。”
陈子琦介绍说,“十一五”期间,我国特钢、合金钢的占比有所提升,高档次能源用钢的产量也有较大提高,如西气东输二线工程X80管线钢基本都是国内的钢铁厂供应的。“十二五”期间,钢铁行业应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技术创新带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形成关键领域全过程自主集成以及关键工艺装备的自主化。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