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胀压力持续的背景下,市场对中国经济可能“硬着陆”的担忧也在不断加剧。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步伐正在放慢。近期,境内外多家投资机构下调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在通胀压力持续的背景下,市场对中国经济可能“硬着陆”的担忧也在不断加剧。经济增长放缓、物价高企给中国宏观政策带来了“两难”选择,中国经济政策似乎已步入十字路口。
但多位经济学家指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政府抑制通胀、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结果。预期今年中国经济增长仍能达到9%,“硬着陆”的可能性不大,而降低通胀预期仍然是中国经济的首要任务,短期内政策放松的可能性很小。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从2010年一季度达到11.9%的峰值后,开始平稳回落,二季度10.3%,三季度9.6%,四季度9.8%;2011年一季度为9.7%。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环比回落0.9个百分点,至52%,同样释放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信号。
中国出口的增速也开始放缓。海关数据显示,5月中国出口环比下降4.4%,进口环比下降4.5%。与此同时,5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5%,创下近34个月以来的新高。
经济减速加上通胀高企的复杂局面,使各界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又开始加剧。高盛、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贷、德意志银行、交通银行等中外资机构近来纷纷下调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
物价高企,担心通货膨胀,要求货币政策收紧;而出口增长回落、PMI指数下行,又担心经济下滑。分析人士表示,在经济放缓、通胀高企的情况下,中国是否需要放松银根去刺激经济增长,凸显了当前政策选择的“两难”。
中国银行总行战略发展部高级经济师周景彤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在9.5%左右,CPI上涨4.7%左右,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问题和矛盾依然是治理通胀。尽管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放缓,但仍将保持在9%以上,不会出现“硬着陆”。由此,今年下半年中国货币政策将总体偏紧,全面放松或者转向的可能性很小。
周景彤认为,经济增速适当放缓是宏观调控所期望的目标,有利于结构调整、提高效率和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在短期,比如今年,应该继续把政策的着力点放在治理通胀上。
没有“近忧”,但有“远虑”。周景彤认为,短期中国经济增长问题不是很大,但需要关注中长期增长。首先,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的适度放缓是可以理解的,但需要警惕经济增速的过快下滑。其次,未来1-2年,投资对中国经济依然重要,保持投资适度增长依然很关键。由于今年应对金融危机的投资到期,在出口减速的情况下,如果投资再大幅放缓,中国经济很可能真会失速,这一点需要引起高度关注。第三,短期内,地方融资平台的治理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非常大。
分析人士表示,经济增速放缓也是政府通过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施宏观调控的必然结果。如果不提高对经济增速放缓的承受力,宏观调控将会半途而废,各种矛盾会继续积累。但今年水利投资力度加大、保障性住房推进以及新能源等七大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加快等,会对今年下半年中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形成支撑。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认为,中国短期内不太可能放松紧缩货币政策,目前的政策还会维持现状,可以通过加息来降低通胀预期。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