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热门搜索: 起重机 | 挖掘机 | 装载机 | 泵机 | 压路机
星邦智能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宏观经济
山工机械
进口增长高位运行 今年贸易顺差会继续下降
www.6300.net   2011-06-13  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导读:  前5月贸易顺差为何减少三成五  海关总署6月10日发布数据显示,1至5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4017.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7.4%。其中出口7123.8亿美元,增长25.5%;进口6894.1亿美元,增长29.4%。累计 ...

  前5月贸易顺差为何减少三成五

  海关总署6月10日发布数据显示,1至5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4017.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7.4%。其中出口7123.8亿美元,增长25.5%;进口6894.1亿美元,增长29.4%。累计贸易顺差229.7亿美元,减少35.1%。

  加工贸易项下顺差扩大两成

  海关统计显示,5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012.7亿美元,增长23.5%。其中出口1571.6亿美元,增长19.4%;进口1441.1亿美元,增长28.4%。当月贸易顺差130.5亿美元。

  前5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7359.3亿美元,增长33.6%。其中出口3387.4亿美元,增长32.3%;进口3971.9亿美元,增长34.8%,高出同期全国进口增速5.4个百分点。一般贸易项下出现贸易逆差584.5亿美元,扩大51.1%。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5076.7亿美元,增长18.2%。其中出口3203.6亿美元,增长18.7%;进口1873.1亿美元,增长17.2%。加工贸易项下贸易顺差1330.5亿美元,扩大20.9%。

  外贸顺差缘何继续减少

  此前海关数据显示,1至4月,我国外贸顺差较去年同期下降33%,至5月,顺差依然维持减少的态势,其间原因何在?“顺差减少的原因,不是因为出口减少了,事实上,我国的出口增长依然维持在25.5%的高位,而主要是进口增长了。”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分析表示,这是主观和客观原因共同促成的结果。

  就客观的市场环境而言,占我国进口相当比重的资源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进口的量也维持在高位,拉高了进口金额。主观而言,近年来,中国更加注重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采取了一系列扩大进口的措施,这些措施也已取得积极成效。

  在梅新育看来,我国进口增长,也反映出了我国近期经济的良好态势,“一般说来,其他条件一样,一国经济增长比较快的情况下,进口增长也会比较多”。

  此外,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返销国内的产品也随之增加,也是进口增长的原因之一。

  专家看来,我国进口的增加,无论对我国,还是其他贸易伙伴,都有积极意义。“进口增长,为我国经济的增长奠基;而随着中国进口的高速增长,中国对其他贸易伙伴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表现得越来越强大。”梅新育说。

  下一步外贸趋势如何

  事实上,中国贸易顺差的变化并不仅是今年。据中国海关统计,2009年中国的贸易顺差比2008年减少了1000亿美元,2010年又进一步减少了126亿美元,今年一季度还出现了10.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近6年来首次出现季度逆差。

  “经过我们的努力,中国的对外贸易正朝着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日前表示。他预计,今年全年贸易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还将在去年3.1%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

  梅新育认为,从总的趋势看,外贸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及外贸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将会越来越趋于降低。但在近两个五年计划之内,还不太可能看到由顺差转化为逆差。

  不过,梅新育也表示,估计一两年内,可能会在一定时间内出现进口绝对规模金额萎缩的现象。因为中国进口的高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进口资源的高增长,初级产品的牛市至今已经持续了9年多,这在世界经济史上是非常少有的,初级产品牛市的终结已经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尽管届时中国进口的数量可能不会减少很多,但进口的金额会缩减。届时对华出口的国家争夺中国市场的竞争可能会趋向激烈,有些近年来表现得姿态太高的国家,对其持续利用中国市场可能不利。

  梅新育表示,中国进口能力的增强, 给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机会,但能否利用好这个机会,要考虑中国客户需要什么商品。

  陈德铭此前也明确表示,希望那些对华有较大贸易逆差的国家能够放宽出口管制措施,为促进双边贸易平衡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日前也表示,商务部将会进一步推进中国和有关国家的贸易、投资协定谈判,促进国内贸易的便利化,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促进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扩大进口的工作。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打 印    关 闭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list_info_D1
list_info_D2
更多>>专题推荐
关于6300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版权信息 | 法律顾问
客户服务:6300@6300.net 服务热线:0754-88363699 商事QQ:1594591502
工程机械信息网 Copyright[c]1999-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头市九鼎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045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