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货币政策或将更注重抗通胀与保增长之间平衡
汇丰银行公布数据显示,5月份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51.1,创10个月以来新低。
这表明,在抗通胀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扩张势头进一步减慢,经济增长动力有所削弱。不过,分析人士表示,当前政策着力点仍是抗通胀,未来几个月紧缩政策仍将持续。
数据显示,5月制造业PMI初值为51.1,较4月终值51.8回落0.7个百分点,为2010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其中,投入价格指数为60.12,增速创九个月来最低,而产出指数也进一步滑落至10个月最低水准。
“随着新增订单增长的放缓,制造业企业持续减少库存,导致制造业扩张步伐下滑至10个月低位。”汇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专栏)说。
摩根大通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受汽车销售下滑、库存调整以及电力短缺等因素影响,预计未来几个月制造业增长将持续放缓。
作为宏观经济领先指标,PMI已经连续两个月回落,而此前国家统计局数据也显示,4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已从3月份的14.8%下降到13.4%,加之中小企业资金已显紧张,民间借贷利率高企。因此,不少市场人士担心,紧缩货币政策的效果在下半年进一步显现后,经济或出现硬着陆。
对此,屈宏斌表示,没有必要担心经济硬着陆,“因为当前的PMI水平与13%左右的工业增加值和9%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是一致的”。屈宏斌指出,政策的着力点仍然是抗通胀,预计当前的紧缩措施在未来几个月仍将持续。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或将更注重抗通胀与保增长之间的平衡。
在5月22日的上海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首次提出,基于目前通胀格局下,我国宏观管理的针对性应有一定的转向,并在这种转向中找到一个新的、既促进经济增长、又能控制通货膨胀的平衡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增速下降比较明显的话,而整个通胀预期管理又收到一定成效的话,政策可以在控通胀和稳增长之间根据形势的发展适当平衡。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也指出,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最重要的是权衡经济减速与物价减速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政策要有一定的预见性,没有必要等到物价明显回落的时候才收手。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