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康:女士们、先生们、企业家们:
我非常荣幸再一次来到亚布力,和大家来交流思想,我非常欣赏亚布力的定位是三“新”,就是我们讲的新十年,新十年要有新思维、新力量,要做到这三“新”就要看看新的形势。
首先和大家交流一下我们参与G20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监督委员会的情况。全球经济在复苏,美国经济的复苏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从目前来看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一是美国巨额财政赤字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信用风险较大。二是美国的负资产仍然达到1/3,房地产行业的负资产仍然较高。三是就业情况还没有根本好转,失业率一直在9.6%-10%之间徘徊。四是部分州政府的杠杆率和负债率高。可以看到,美国复苏的进程已经开始,美国私营企业的表现会越来越好,但是也遇到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
欧洲同样面临一些困难:一是政府削减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的再融资。二是通胀再加上石油价格上涨给欧洲带来很多问题。三是包括欧盟在内的欧洲大陆上其他的成员为了使经济能够复苏、中小企业能够得到一定的信贷,都实行放量宽松和低利率的政策,这与欧元发行空间小之间形成两难,造成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收益率曲线非常平缓,给保险行业带来挑战和困难。四是欧洲银行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五是欧洲失业率问题。总之,欧洲主权债务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再加上新的资本协议的执行,对全球的金融业、银行业、市场都是考验。总体看来,欧洲必须“加速”改革,包括法律制度、财政税收、资本市场改革和监管改革。
“2011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一届年会”于2011年2月15日-17日在黑龙江亚布力召开。上图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演讲。
亚洲经济的恢复是全面的,截至2010年底,亚洲GDP增长率8.8%,几乎达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亚洲经济的恢复体现在包括中国、印度、中国香港、新加坡在内的多个经济体,目前进出口贸易增幅都在30%以上。亚洲经济的强劲复苏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亚洲企业的高效率,二是亚洲中产阶层人口增长迅猛,这部分人群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保证了亚洲有较大的发展潜力。2010年发达国家的GDP增长率仅不到2%,中期来看,全球经济的增长仍然主要依靠亚太地区的增长。
同时,亚洲经济复苏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国际资本大量流入;二是可能造成输入性通货膨胀。在中国、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香港等多个新兴经济体都存在这个问题。为了解决通货膨胀的叠加和资本流入的问题,亚洲地区各政府普遍收紧银行贷款,宏观调控政策更加趋于前瞻性的操作。
亚洲经济要继续保持发展,我认为需要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亚洲地区各经济体之间要保持合作和对话。亚洲地区有很多共同话题,如果亚洲地区想保持经济稳定而强劲的增长,成为下一个十年全球经济发展的基石,那么各经济体之间一定要加强合作,就这些共同话题保持对话。二是有效的基础设施投资。未来五年,亚洲地区要保持经济稳定的增长,就不能偏离有效的基础设施投资。所谓“有效的基础设施投资”,不仅包括“铁公基”,还包括智能电网建设、新材料制造、通讯设施建设等等。亚洲经济要坚持扎扎实实地做好这些产业。三是防止新兴产业的重复建设及投资泡沫。我们还缺乏在高附加值的关键领域中研究自我创新的突破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注意亚太地区投资规模、结构性、重复建设等问题。
第二,想和企业家就当前国际上一些工作和问题进行交流。
本轮金融危机以后,20国集团的任务是一要保持经济复苏,二要避免金融危机卷土重来。保持经济的强劲复苏的难度,刚刚我已经说过。避免金融危机卷土重来的难度也同样很大。自从中国成为20国集团金融稳定理事会的理事国后,中国银监会的任务更重了,话语权也更大了,中国银监会在第三版巴塞尔协议的制定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在第三版巴塞尔协议的带动下,银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将有所增强。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中国银监会在银行业抵御风险能力上有前瞻性的安排,提前做好“以丰补歉”,如果现在再去市场上补充资本金,银行业的成本可能更高。截至2010年底,我国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超过200%,达218.3%,这在国际上是非常高的。当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等风险目前仍然存在,我们要保持忧患意识,进一步保护银行资本金的安全。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和世界各国都面临以下几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金融危机还会卷土重来。一是目前跨境的金融机构的破产、清算的法律仍缺乏一致性。二是“影子银行”监管。目前对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的监管较为完善,对“影子银行”却缺乏监管。三是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
最后结合我国国情谈一些思考。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我认为最大的任务,包括监管者的任务,就是要变行政管理为公共服务管理,要加强公共服务管理。公共服务管理水平和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城乡之间的差别,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政府最重要的任务。公共服务管理的均等化是我们一个迫切的任务,也是我们应该考虑的挑战,也欢迎论坛上的企业家们对这些问题能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给我们提出很好的建议和意见。谢谢大家!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