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热门搜索: 起重机 | 挖掘机 | 装载机 | 泵机 | 压路机
星邦智能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企业动态
山工机械
内外资两税合并:相对公平后的绝对较量
www.6300.net   2009-08-06  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导读:  “中国对税率的调整,完全不会影响我们在中国所做的投资决定”,美国伊顿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卡特拉在北京如是告诉记者。他领导的企业位列美国财富500强,是全球领先的多元化的工业产品制造企业。卡特拉 ...

  “中国对税率的调整,完全不会影响我们在中国所做的投资决定”,美国伊顿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卡特拉在北京如是告诉记者。他领导的企业位列美国财富500强,是全球领先的多元化的工业产品制造企业。卡特拉对记者透露,计划到2010年,实现中国市场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这一目标将使我们目前的中国销售额增长两倍以上,”他耐人寻味地表示,“作为一家纽约证交所上市公司,我不能透露投资中国的具体数字,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在中国的投资将与我们在中国的销售额成比例增长。”卡特拉特别对记者强调:“中国市场将是我们全球计划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中国对于伊顿的业务增长举足轻重。”

  而对中国企业来说,“两税合并”确实是期盼已久的重大利好消息。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就是“两税合并”提案的积极倡导者,他曾经多次在历年两会期间呼吁加快完成“两税合并”改革,“我的提案不是为吉利而提,也不是为了汽车而提,它所包含的是全行业,不光是汽车业。”李书福委员认为,“两税合并”的改革,将关系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平等竞争问题,外资企业和中资企业的平等竞争问题。

  两会进入到第6天,3月8日上午9时,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将正式听取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草案)的说明,包括李书福委员在内的全体政协委员也将列席这次会议听取说明,并将在3月9日进入到分组讨论程序。

  相对公平:实现指日可待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温家宝说:“现在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使内外资企业处于平等竞争地位,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将审议《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将在3月16日进行表决。草案明确规定:内资、外资企业使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新税率确定为25%。从目前各方的反应来看,这部法律将获得顺利通过,因此,3月16日,将是外资企业在华享受税收优惠时代的终结,对中国所有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在税收上实现相对公平的日子。

  实现“两税合并”的目标,虽然已经指日可待,但期间也经历了漫长的争论和等待。

  此前,内外资企业在中国曾长期实行税收“双轨制”。外资企业在经济特区的税率为15%,在沿海开放城市的税率为24%,而内资企业的税率则为33%。内外资企业之间8%的税率差,也就成为一柄著名的“双刃剑”:一方面对吸引外来投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不断激起内资企业呼吁获得“公平待遇”的诉求。

  这种局面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资金和外汇都很稀缺,所以需要比较优惠的政策来吸引外国投资,从而增加资本和外汇储备。因此,国务院在1981年12月13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1991年针对外资企业开始实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1994年,对内资企业征税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而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关于外资企业享受“超国民待遇”以及在同一市场中竞争的内外资企业税负严重不公就成为争论的焦点。有统计说,目前我国内资企业的实际税负在23%左右,而外资企业仅为10%,税负上的差距,使内企在技术更新、规模扩张以及发展后劲方面的竞争力明显落后于外资企业。有专家分析说,这种巨大的差距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外资企业普遍享有优惠税率;第二,投资基础产业并且经营期限在10年以上的外资企业,可在“二免三减”之外再享有5年减免期,最低税率可达10%;第三,外资企业的再投资可以退税40%,内资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则不允许在税前扣除;第四,二者的成本扣除标准很不一样;第五,纳税义务起始日不同,外资企业自盈利之日起,而内资企业从企业成立之日开始计算,这使后者的一些减免优惠往往在不盈利的起步阶段就被浪费掉。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姜恩柱在日前召开的两会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尽快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有利于内外资企业处于平等的竞争地位,有利于统一、规范、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建立,促进国民经济更加健康、协调地发展。所以有必要对内外资企业所得税进行统一。按照提请本次会议审议的企业所得税法草案,是在广泛调研、充分征求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的意见,充分吸收内外资企业的意见,并且做了精确测算的基础上制定的。”

  值得关注的是,企业所得税法草案中并没有全部取消税收优惠,而只是将优惠原则从过去以区域优惠为主转变为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而为缓解新的税法出台对外资企业税负可能有所增加的影响,在通过实施后的一定时期内,中国还将对老的外资企业实行过渡性安排,采取必要的措施,充分考虑它们的利益。

  绝对较量:考验刚刚开始

  然而,税率统一后对外资企业以及外商投资到底有什么影响呢?

  姜恩柱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相信,总体上不会对外资企业产生大的影响,也不会影响他们到中国来投资的积极性。”他认为,中国积极利用外资的政策并没有改变。中国对外开放领域会不断扩大,市场容量也在不断扩大。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有利于为各类企业创造一个更加公平、规范和透明的税收法制环境,有利于提高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中国吸引外商投资的环境会更好。

  经济学家林毅夫也认为税制改革不会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有太大的影响,他说:“外资来中国投资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利用中国的比较优势,尤其是劳动力比较便宜、产业结构比较健全、基础比较好等有利条件,把中国作为出口加工的基地,这个吸引力目前仍然非常大;另一个是中国的国内经济发展非常快,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因此有不少外资要进入中国市场。此外,对于一些外资企业来说,在中国缴纳的所得税减少,在国外缴纳的所得税额就会增加。所以对于吸引外资没有太大影响,但是对我们构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来说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调整。”

  为此,记者专门接触了一些跨国公司高层,询问他们在税制改革之后是否会继续加大在华投资的脚步,没有一家企业表示会因为提高税率而放弃在中国继续投资。全球化工巨头帝斯曼公司近日决定在上海浦东新区的张江高科技园区投资建设帝斯曼中国园区。帝斯曼(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夏德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过去一年里,帝斯曼已完成或已启动的项目的总投资达到约1.2亿美元。这些项目完成后,将带来总计超过2亿美元的年销售额增量。夏德帆表示:“帝斯曼中国园区的投建是帝斯曼公司对中国市场长期承诺的一部分。我们坚信,中国将有力地帮助我们实现2010年战略目标,包括创新目标。”空中客车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博龙也坚定地表达了继续投资中国的决心,他透露说,天津空客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去年6月宣布落户滨海新区后,中外双方签署了项目框架协议,目前总装线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已经投资7亿元,建设进展顺利。2007年3月份,总装线主体工程将正式开工,到2007年底,将实现投资20亿元,达到基础设施全部完工、总装线基本竣工。

  与外资企业的平静相比,国内企业显然更加期待新税法早日出台。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对记者表示:“两税合一,我们民营企业家盼了10多年了!两税合一,标志着我国现在法制更加健全,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国民待遇也前进了一步,这也向国际社会展示了我们国家的成熟和志气。”全国人大代表、燕京啤酒董事长李福成则认为,通过对于内资企业不会有负面影响,对于外资企业同样也有利于为其创造更公平和透明的市场环境。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石油、电信、银行和大部分采矿行业的国内公司将成为税制统一的主要受益者,而众多民营企业也终于可以一解多年来压在身上的税制包袱。在谈到所遭遇到的“非国民待遇时”,李书福曾经说过:“民营企业根本比不过合资企业,也比不过外资企业,外资企业是爷爷,合资企业是奶奶,都很牛的,但是民营企业总是被人家瞧不起。”他说这话的时候是去年。值得回忆的是,在去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政协提案组将《关于尽快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提案》列为当次政协会的一号提案。

  问题的关键是,在千呼万唤之后,在拥有了相对公平的税收政策之后,国内的企业如何利用这也许是转瞬即逝的一点时间,来迅速提升自己的实力,来和外资的“爷爷”、“奶奶”们进行更激烈的竞争、角逐更广阔的市场。随着中国结束了W TO的过渡期,市场的真正洗礼已经来到眼前。所以,国内企业如果只把“两税合并”看作是少交的那8个百分点的税收,外界如果只简单地把税收因素归为股市上的利好消息,那就辜负了两税合并这个来之不易的好政策了。相对来看,内外资企业在税收上确实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但更激烈的竞争也在所难免。记者采访到的许多跨国公司都表示,税收上的优惠虽然是看得见的损失,但这绝不是他们继续投资中国市场的障碍。相反,他们还会加大在中国的投入,特别是科研方面的投入。毕竟,中国庞大的市场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尤其是在那些跨国巨头把中国纳入到他们的全球市场计划当中之后。

  似乎应该提醒中国的企业,两税合并并不是什么保护伞,而更像是市场竞争加剧前的一个缓冲,也许,连缓冲的时间都没有,因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实中,谁也不可能放弃中国市场的巨大诱惑。必须意识到,相对公平下的绝对较量才刚刚开始,在这一点上,像李书福这样的民营企业家似乎显得更加清醒。两税合并是机遇,更是一场挑战,在这场注定惨烈的较量中,更值得关注的是,国内企业如何应对这更大的考验。

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打 印    关 闭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list_info_D1
list_info_D2
更多>>专题推荐
关于6300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版权信息 | 法律顾问
客户服务:6300@6300.net 服务热线:0754-88363699 商事QQ:1594591502
工程机械信息网 Copyright[c]1999-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头市九鼎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045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