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一百年前,华人曾经第一次参与美国北大西洋铁路建设,但那次我们是以劳工身份参与的;一百年后,中国人第一次以技术输出者的角色参与美国高速铁路建设。对于中国来讲,这是一个里程碑式跨越。”清华大学研究员、前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贸易研究所副所长周世俭如是评价日前中国南车与通用电气公司(GE)的全面合资。南车联手GE,除了可以分享美国铁路建设的巨额市场外,更重要的是,它将助力中国高铁企业穿越欧洲、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技术封锁线,进而实现中国高铁挺进全球之战略。
“与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南车”)合资,是通用电气(下称GE)未来在全球化竞争中赢得优势地位的机会。”2011年1月26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中美经贸关系论坛”上,就记者的问题,GE公司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邦民首度对外界回应南车与GE的合资问题。
美国当地时间1月19日,中国铁道部与美国GE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转让备忘录,双方达成一致,支持中国南车与GE以50%∶50%股权成立合资公司。
“在高铁技术方面,目前美国没有领先企业。我们希望与中国南车联手,在全球范围内与日本、加拿大、欧洲等地区企业展开竞争,而且在我看来,双方的合作在未来竞争中胜算很大。”罗邦民信心十足。
相比之下,南车则显得低调许多。“和GE的合作,是以青岛四方股份的主体来进行合资公司组建的,但具体的投资金额和技术转让内容,仍在谈判之中。”来自南车股份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一切才“刚刚起步”。
穿越加利福尼亚
当地时间1月15日,太平洋东海岸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弗雷斯诺(Fresno),一行中国人的出现引起了当地人的关注。
美联社的报道称,这些中国人是来自中国铁道部和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的代表。他们此行既是为即将进行的加州高铁工程竞标收集数据和信息,也为几天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行程中的“高铁攻略”打前站。
陪同这些中国代表们的是弗雷斯诺美国加州高铁项目起点城市的商界领袖们。他们走走停停,不断交谈着。美国一家从事专业中美贸易的投资集团董事长杰弗瑞感叹道:“在过去10年来,中国已建成了世界上比任何其他国家要多很多倍的高速铁路。但是中国代表们的态度非常谦虚,他们不仅仅认真学习这里的政治环境,还了解了这里的就业情况。”
其实,利用高铁解决当地的就业情况是当地商界企业家们最为直接的愿望。他们纷纷表示,希望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合作建高铁的城市,“这样至少可以为当地提供1500个就业岗位”。
美国奥巴马政府此前对中美双方的合作表示重视。奥巴马表示,将斥资80亿美元,在全国推动建设高速铁路。在2030年前分四个阶段完成全国11.7万英里的全国高速铁路系统的建设。加利尼亚州、佛罗里达州和伊利诺伊州三大州将可获得大笔高铁经费。
这项连接弗雷斯诺和贝克斯菲尔德(Bakersfield)的高铁项目最快将于2012年动工;而未来10年,加州政府计划投资430亿美元修建总长度逾800公里的高速铁路。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于1月16日评论,“这(加州高铁)将是美国境内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铁,也可能是中国高铁第一次进入美国。”
中国政府对这个“第一次”显然也格外重视。
正是在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南车与GE正式签署了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转让备忘录,并决定双方成立合资公司。根据该备忘录,中国铁道部同意中国南车向美国合资公司转让高速动车组技术,促进北美铁路客运市场的发展。合资公司的产品范围除了包括高速电动车组外,还包括中速电动车组、地铁、轻轨车辆及内燃动车组。
但外界普遍认为,南车与GE的合资公司还有更大的“胃口”——成为首家为美国佛罗里达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两个高速铁路项目提供高铁技术的供应商。
“我认为,合资公司竞标美国的两个高铁项目,胜算还是很大的。”罗邦民对记者说。
“泛美战略”支点
作为技术输出方,南车此举有望叩响发达国家的市场之门。
这几年虽然中国高铁技术已经实现了“走出去”,但是真正输入到美国这种发达国家还从未有过。在南车官网新闻通告中可以发现,从2008年至今,南车的对外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印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马来西亚、土耳其等发展中国家。
“尽管南车一直在执行海外战略,但是始终徘徊在发展中国家开展业务,而且输出的技术也基本没有涉及高铁。”上述南车股份内部人士称,在美国的合作可谓是一个“样板”:南车既可借此辐射泛美市场,同时也可对欧洲等发达市场树立标杆。
纵观全球,目前法国、日本和德国掌握着世界先进的高铁技术,美国市场则相对弱势。尽管GE在内燃机车技术方面遥遥领先,但无论是高速铁路还是地铁,都存在着技术短板。而这恰恰是南车的核心优势。
“中国的优势就在于"集成技术",我们有铁轨、动车组技术,以及宝贵的运营技术。中国的地理环境复杂,无论是隧道错车,还是应对不同的温差气候,中国在高铁运营上都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这些运营经验是极为可贵的无形资产。”上述南车股份内部人士指出。
此次与GE合资的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下称BST),正是南车旗下的龙头子公司,它的核心业务布局在三方面:系统总成、转向架和车体。一位南车内部不愿具名的人士表示,其中系统总成正是美国最关注的核心技术。
BST的官网资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1998年,由中国南车集团四方机车车辆有限责任公司和庞巴迪公司各占50%股份出资组建,是中国首家铁路客车制造业合资公司。
庞巴迪是一家总部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的国际性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商,行业排名世界第一。主要产品有支线飞机、公务喷气飞机、铁路及高速铁路机车、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等。
若南车与GE合资公司最终成功中标加州高铁机车项目,GE将是最大受益方,独占50%收益,南车与庞巴迪各占25%。而高铁项目中机车与基建比例大体为6∶4,据此,若加州430亿美元高铁项目花落GE与南车合资公司,南车将录得约64.5亿美元营收。
全球化攻略
对于中国企业南车而言,除了美国市场所具有的吸引力之外,进驻美国市场后所获得“蝴蝶效应”也是其渴望获得合作项目的原因。
“南车可以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战略撬动点。”在清华大学研究员、前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贸易研究所副所长周世俭看来,中国南车作为中国唯一参与美国项目的动车组制造企业,依托美国项目将加快“走出去”步伐。
目前,美国多地的地铁及铁路设备都面临更新换代需求,市场空间巨大。南车与GE成立合资公司后,南车仍可以自主竞标方式参与美国项目竞标。当然,考虑到GE在美国的巨大影响力,同样的技术竞标,合资公司无疑胜算更大。而对于中、美两国以外的海外项目,南车将主要以独立主体参与竞标。
记者获悉的一份券商内部资料显示,近年全球轨道交通市场总量约为1000亿欧元/年,其中机车车辆市场占60%,每年约为600亿欧元,而目前中国国内机车车辆及轨道交通市场约100亿欧元/年。虽然中国轨道交通市场发展迅速,但总需求方面海外市场规模仍然是国内的5倍。
这也正是南车觊觎的庞大蛋糕。此前中国南车集团董事长赵小刚告诉记者,目前南车海外营收比例不到10%,南车期望的目标是达到20%。
“经过一轮经济危机之后,全球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会给中国企业带来很多机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和机电产品,这种大踏步走出去的时机到来。”赵小刚称,南车会在海外实行兼并吸收,和当地企业建立合资企业,或者在当地独资建企业。
记者获悉,南车的发展目标是2012年销售规模超过1000亿元,跻身全球行业第一。2015年,销售规模1500亿元,力争跻身世界500强。而据南车2010年中期财报,南车国内实现营收约270.62亿元,海外则仅有10.32亿元,海外营收仅占主业营收的3.67%。
事实上,在全球竞争的舞台上,南车具有无可比拟的成本优势。
研究显示,从最近一次国际动车组招标价格情况看,国际上一列6辆编组时速300公里动车组招标价约为5000万欧元/列(包括维护保养费用),折合8节编组动车组为人民币5.974亿元。对应于我国常规时速380公里8节编组新车造价1.8亿~1.9亿元的报价,即使扣除一定的维护保养费用后,相比国外产品,南车产品在成本上仍然有30%或以上的优势。海外竞争优势明显,产品利润率也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
中国式“以技术换市场”
从10年前的“小作坊集合”成长为现在拥有世界先进技术的现代化大生产集团,中国高铁企业的“走出去”绝非偶然。
中国的高铁是中国引进技术之后,创新升级的一个典范。“一直以来,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软肋就在于缺乏对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开发的投入。”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浩说,而中国南车的技术引进费用与消化吸收的费用比达到1∶3。
“中国南车提出1∶3的投入理念,即每花1元钱引入技术,南车都要投入至少3元钱进行消化吸收。”上述南车股份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中国南车上市募集资金中的90%用于主业能力提升。
正是在这样充裕的资金支持下,南车形成了自己的科研布局,关键的九大技术由各个龙头子公司来承担,并且在内部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目前,南车株机成功掌握了世界最先进的高速动车组的总成、转向架、车体、牵引传动系统(通常再细分为牵引电机、牵引变压器、牵引变流器、牵引控制)、网络控制系统、制动系统等技术,一举站在了世界铁路动车技术的制高点。
当然,中国南车竞标美国高速铁路的项目能否最终成功仍存变数。
“我们希望推进这个项目,但对于如何让它顺利落地,也没有更好的方法。”罗邦国说,“我想,美国政府方面会对该项目解决当地就业问题提出要求。”GE公司公共传播总监李国威则表示,决定权仍然在美国政府。
另外,除中国之外,加州高速铁路管理局已与日本、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和韩国的政府达成高铁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的信息互换协议。选择哪国作为加州合作伙伴的最终权力落在了美国铁路管理局手里。不过,有弗雷斯诺官员透露,他们将在今年5月访问中国。
“并不排除有失败的可能,此前鞍钢在美国的建筑钢材项目就曾因为涉及美国经济安全问题被美国当地部门叫停。因此,从历史角度看,我们不能对结果做出完全乐观的判断。”周世俭如是说。
上述评论人士称,GE和南车还有一个漫长的博弈过程,局面很微妙。“中国高铁首次进行技术出口,如何在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的同时获取最大收益,需要运用商业智慧。”该人士说。
杨浩认为,中国企业走向发达国家会对企业提出更新的要求。他认为,高铁在国际上还未形成通用的标准,南车等“走出去”的企业可以利用时机建立设备、运营方面的一系列标准,做出建设高铁的“中国模式”。
另外,王浩认为,中国高铁龙头企业必须实现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只有实现国产化,才是走向国际的最为关键的一步。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