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一看中国工程机械强势品牌的打造
近日,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等单位共同主办“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50强”评选活动已正式发布榜单。三一重工入围50强,排名26位。三一再一次向人们显示出其自主创新的实力。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经过50年的发展,已成为门类基本齐全、具有相当规模的支柱产业,可生产16大类、150个系列、3000多个品种的工程机械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其余40%从国外进口。中国的工程机械市场也经历了由洋品牌独占天下、国产品牌初步崛起到走出国门的转变过程。
目前,我国工程机械在国内市场已拥有了一定的品牌企业,但真正能与国外品牌相抗衡的品牌却屈指可数。而三一重工经过12年的发展,已成为混凝土机械行业中国第一品牌,全球排名在前三甲之列。
三一在工程机械制造领域所创造的奇迹绝不是偶然,这是三一长期以来坚持走自主创新发展之路,通过构筑一个“六高” 的良性循环自主创新链的结果。
高投入
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只占销售收入的1.88%。研发投入的严重不足,也成为制约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造就强势品牌的一大关键。三一之所以能够在工程机械这一典型的传统产业获得成功,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敢于投入、敢于创新,并始终将研发创新能力作为一项核心竞争力来培植。近年来,三一重工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到7%投入研发,这是中国同行业平均水准的3-5倍。
2006年,三一投资3600万元,建成了占地17000平方米,目前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面积最大、设施最先进的研发大楼。它的建成,是三一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自主创新发展,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的又一体现。
近年来,为满足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和国际化需求,三一完成了对业务的空间布局。目前,三一在长沙、昆山建造了两大制造中心,在长沙建立中央研究院,在人才密集的上海、北京、沈阳等地设立研究院,就近指导产业园区的生产制造,围绕核心产业进行适当的延伸,共享三一集团研发创新的最新成果。
三一研发人员以计算机三维设计为基本工作手段,采用CAD、CAE、PDM、CAPP等先进技术,实现全过程交互式并行设计、研究、开发。目前,三一的研发力量足以支持每年150亿元的销售规模。
在加大投入的同时,三一还实施股权和期权的研发项目激励措施,加大对研发技术人员的激励,极大地调动了研发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近年,先后有30多位研发项目带头人获赠公司股票。
高人才凝聚
作为一家创业时没有任何背景的民营企业,三一培养起了一流的技术能力,这与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长远的人才战略分不开。
自1994年进入工程机械制造领域之初,梁稳根就指出,三一要通过全球采购、战略联盟等方式充分利用全球的技术、人才、资本和经营管理经验,促使我们的技术和产品迅速升级换代,尽快提高三一的核心竞争力。这表明,以整合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核心竞争力,其所涵盖的资源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自然资源和资本优势,更重要的是人才。对于这一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梁稳根提出,“人是企业中唯一创造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就能在国际和国内竞争中获胜”。这一观点已经随着三一重工的迅猛发展、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而得到印证。
经过12年的发展,三一重工已成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三一重工研究院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三一麾下已经汇聚了一大批工程机械行业精英,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987人,包括研发人员812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98人,中级职称人员420人,享受政府津贴专家5人。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站博士3人,其中包括国内知名液压专家、三一重工执行总裁易小刚。
尽管如此,随着公司的发展,梁稳根仍有“将全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优秀人才一网打尽”的雄心壮志。因此,三一集团在近其长年的人才招聘中,研发技术人员的职位需求总是最大的。在即将举行的三一集团2007年春节大型招聘会中,研发技术人员的职位需求高达600多人,占职位需求总人数的40%。
高创新成果
由于荟萃了行业高素质人才,三一不断推出具有国内和世界领先技术的研发成果,创造了一系列的“国内第一”或“世界第一”——
1994年,三一重工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排量、高压力混凝土输送泵。
1998年,三一重工研制成功国产第一台37米混凝土输送泵车。
2000年,三一重工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全液压平地机;同年,三一重工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企业综合实力排序中位居第一。
2002年,三一重工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创下单泵垂直泵送混凝土406米的世界第一高度。
2003年,国内最长臂架泵车在三一重工成功下线。三一成为亚洲第一家自行研制开发50米以上长臂泵车的企业。
2004年,三一重工研制出世界第一台三级配混凝土输送泵。
2005年,三一泵车销售达到800台,成为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泵车制造基地。
2006年5月,被誉为“神州第一吊”的400吨履带起重机在三一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大型起重设备的自主创新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006年12月,世界首台高效无泡高速铁路沥青砂浆车在三一重工问世。
2007年1月24日,三一重工研制出代表国际领先水平的66米世界最长臂架泵车,再次问鼎一项“世界纪录”。
经过12年的发展,三一已全面进入工程机械制造领域,产品拓展到建筑机械、筑路机械、挖掘机械、起重机械、桩工机械、煤矿机械等25大类120多种规格。三一先后承担了包括4项国家“863”项目、3项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1项“十五”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8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等20个国家及省级重点攻关项目的研制,为振兴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高自主知识产权
产品的技术含量是打造强势品牌的前提条件,能够成为强势品牌的产品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工程机械等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含量产品80%以上依赖进口。依赖进口,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这正是中国工程机械造就强势品牌的主要瓶颈。
当初,三一重工进入工程机械领域时,所有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美、日、德等发达国家手中。“与其引进技术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沦为‘生产车间’,不如另辟蹊径,以自我创新掌握发展主动权。”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的话掷地有声。在梁稳根看来,装备业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薄弱环节,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不可能进口一个现代化!致力于以高新技术改造和振兴中国装备业,并促使其升级换代至世界一流水准,这既是三一发展的战略机遇,更是作为一个中国企业所应扛起的历史责任。
从1994年开始,三一以混凝土输送泵作为其进入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的“敲门砖”,对混凝土输送泵机械、液压、电气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坚,并创造性地把拖泵的新技术应用到泵车等混凝土输送系列产品上,使得三一成为国内混凝土机械品种最多、规格最齐全的企业。
在各大工程中,三一泵开始与国外品牌叫板,创造了一连串的国内或世界泵送纪录——
1996年10月,三一混凝土输送泵在北京机场新候机楼工地参加世界范围混凝土输送泵现场比赛中获得第二名,仅次于德国大象泵。
1999年4月,三一HBT80C混凝土输送泵在深圳赛格广场大厦的现场施工中,成功泵送了300.8米的国产泵最高施工高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2年9月,三一HBT90C超高压混凝土输送泵成功地将C60混凝土送上了香港国际金隔中心406米高度,创造了新的混凝土泵送世界纪录。
2004年,三一泵送设备成为世界第一高楼阿联酋“迪拜塔”建设的主打设备。
2005年12月2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将三一的混凝土泵送技术作为“十五”期间中国重大创新成果进行了推介,称誉三一为“中国泵王”。三一再一次让人们分享了其自主创新成果。
与此同时,三一将实施专利战略,加强专利保护当作提高科技水平,保持自身优势,参与市场竞争,开拓并占领市场的重要手段。梁稳根董事长等公司高层领导,都具有极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公司主要技术领导都是多项专利技术发明人,其中国内知名液压专家、三一重工执行总裁易小刚,个人独立设计及参与设计的专利92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
通过自主创新,三一用12年时间开发了25个系列、120多个品种的产品,已申请479件专利,授权283件。
高品牌
三一混凝土泵送产品的崛起,在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中发动了一场拒洋品牌于国门之外的民族工业保卫战。从2002年起,三一混凝土机械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第一,到2005年已超过50%,成为国内第一品牌,全球排名在前三甲之列。以三一品牌为代表的国产混凝土机械,在短短五年间,改变了原来国内市场85%的混凝土泵及95%的泵车依靠进口的局面。
2006年初,在全国科技大会上,三一重工“混凝土泵送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项目摘取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当年混凝土机械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与此同时,三一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混凝土泵车系列被评为“中国名牌”,拖泵产品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
尽管三一的混凝土机械产品已是国内第一品牌,但创新的脚步没有停止。2006年,公司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向市场推出更节能、更智能化的新型泵车。应用新型节能技术后,每台泵车平均可节油20%以上。
9月26日,来到三一考察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启动了由三一重工自主开发成功的国内首台智能臂架泵车遥控开关。该设备采用当代机器人高新技术,完全由计算机实现自动控制,一个简单的命令就可完成臂架打开、收拢、水平运行和垂直运动等复杂的施工操作。这种控制方式简化了臂架的操纵过程,提高了臂架运动的平衡性和控制精度。曾荫权先生对“泵王”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称誉三一为国内行业领袖。
在保持混凝土机械行业“代言人”地位的同时,三一的黑色路面成套设备、桩工机械、履带起重机械、挖掘机械等系列产品经过近年的技术提升和市场培植,已进入快速成长期,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在中国机械制造行业,三一已经是混凝土机械、桩工机械、履带起重机械的第一品牌。
近年来,三一的品牌美誉度快速上升。在相继入选“十佳最具成长性上市公司”、中国500强、“中国制造行业最具成长力的自主品牌企业”、“中国最具竞争力工程机械10强企业”后,三一重工又被国际建设领域权威媒体——英国《国家建设》列为“2005年度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名单。近日,在中国品牌研究院发布的《2006中外品牌美誉度调查报告》中,三一集团以16个百分点的涨幅位列品牌美誉度涨幅百强榜49位,是其中唯一的机械制造企业。
三一的梦想是:三一要打造一个世界级的工程机械“王国”,比肩世界一流行业巨头。在加速国内市场拓展、加大海外营销步伐的同时,三一重工海外投资计划开始逐步实施。今年11月23日, 三一与印度马哈拉斯特拉邦政府签订了6000万美元建设工程机械制造基地的投资协议。由于该项目是《中印关于促进和保护投资的协定》签订后,中资企业在印度签订的首个投资项目,这一项目还得到了国家主席胡锦涛的特别祝福。下一步,三一还计划在美国筹建工程机械制造基地。
高收益
由于坚持走一条靠自主创新发展之路,并构筑起高投入、高人才凝聚、高创新成果、高自主知识产权、高品牌的体系,使得三一实现了快速的增长。自进入工程机械行业12年以来,三一每年平均以50%的速度增长,销售额从不到一个亿上升到206年的80多个亿。特别是在近年宏观调控北京下,三一依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2005年,三一集团实现销售收入近60亿元。2006年,三一集团实现销售收入83亿元,利税近10亿元。优良的市场业绩,凸显了三一重工行业领跑者的风采。
如今,三一产品已远销南亚、中东、非洲、北美、东欧等地的50多个国家,业务覆盖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三一在保持主导产品在国内市场领先地位的同时,国际销售成倍增长,2005年全年出口实现销售收入1.8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166%。2006年,国际市场销售也大幅增长,全年实现出口近1亿美元。
作为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第一股”,三一在取得良好经营业绩的同时,也得到广大投资者的认可和正确估值。随着股市大盘的牛起,三一重工股票一路走高,成为工程机械板块股价最高的股票。自2月13日止,三一重工市值高达176.88亿元。
高投入、高人才凝聚、高创新成果、高自主知识产权、高品牌、高收益的自主创新链的形成,使得三一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此“六高”要素每一个都是后一要素的促成原因,而高收益又有力的保证了持续不断的高投入,连接成了一条可持续发展、循环的创新链条。与此同时,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还认为,为了保证自主创新的有效性,三一还必须进行管理的创新,以信息化来提升传统产业;必须进行营销的创新,以确保国际国内市场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还必须进行文化的创新,才能打造出一个基业长青的百年老店,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地发展。
三一重工通过构筑一条自主创新链,在工程机械领域取得的瞩目成就,让不少业内人士看到了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大施拳脚的希望。这是一条逻辑性极强的良性循环链,可以生生不息,循环不已,一浪高过一浪地推进着三一不断创新的历史性进程。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