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今年的旅途似乎注定曲折。继去年遭遇众多贸易摩擦后又不断遭遇国家节能减排、产能过剩的结构性压力。同时,三大矿业巨头的要价也“气势逼人”。众多因素导致6月以来钢铁市场走势疲软。在国家出口退税最新政策的挤压下,这个并不幸运的行业似乎又平添几丝忧虑。
毫无疑问,钢铁行业将最先受到该项政策的冲击。随着铁矿石价格的不断走高与国内需求的不断萎缩,国内钢铁业目前已是四面楚歌,困境重重。对于经销商与钢企来说如今每前行一步都显得举步维艰。此项措施的出台会给中国钢铁业带来怎样的冲击?重压之下,大型与中小型钢企业各自将如何应对?
钢铁行业备受煎熬
事实上,在此项政策出台之前,国内钢铁业就已经行走在一个异常艰难的境地中进退两难。在中方多次与三大巨头交涉无果之下,上游市场铁矿石与焦炭等涨势已经明朗。原材料上的压力让国内不少钢厂无能为力。
而另一层面上的要素也咄咄逼人,更进一步压缩了钢企的生存空间。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近期,地产、汽车、家电等拉动内需最重要的几个产业对钢材的需求量都在大幅减少。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地产前景看淡导致建筑用钢需求大幅下降。汽车销售也进入淡季需求不旺。诸多因素严重抑制了下游需求,钢企被迫从前期的提价转为降价。
受供需矛盾影响,进入6月以来以宝钢为首的大型钢企先后下调了7月份的出厂钢价,此前热销的汽车板降幅最高达1000元,武钢、鞍钢等国内大型钢厂也纷纷调降产品价格。而经销商的出货价甚至低于钢铁出厂价,倒挂的市场让经销商严重亏损。
而另一方面,目前不少的基础设施建设都还是去年4万亿政府投资所拉动,现在是政策的第二年,基础设施建设的动力已经明显弱于去年刚出台时。
“数据显示,目前钢铁市场的终端产购量只达到去年的65%左右。钢材市场有的甚至跌至成本以下,这让不少钢材贸易商难以为继,众多钢企也挣扎在停产边缘上。”分析师张琳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一言以蔽之。
张琳认为,如果国内出口贸易商被取消了税收优惠且保持当前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那其贸易利润将明显低于产品转内销,将丧失出口动力。如果他们想保持当前的出口利润不变,那么加上出口退税的部分,这跟国际上其他的主要热轧出口国比如独联体相比,出口价格的竞争力又明显降低。张琳认为,“这是一个国内国外两头都不讨好的窘境。”
资深钢铁分析师胡艳平告诉记者,这一政策对钢铁行业的影响将不可避免,但未来经过调整危机可以合理消化或者变负为正。正是基于这个判断,她建议,与其从国外转移到国内来打价格战还不如促使国内钢企开发出高科技含量创新型产品,加大研发紧握核心竞争力,兼顾环保节能与产品品质。同时,这个过程也是优势企业兼并整合小、散、乱钢企的过程,发挥出成本优势和规模优势而日益壮大起来。
“行业的短期阵痛将换来长远可持续发展。”这是胡艳平眼中可以预期的未来。
分析师张琳对此也表现得相对乐观,“这次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表明了一种产业导向,目的是促进资源节约、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经济运行基础还不完全稳固的时候政府出台如此举措,显然,国家已经把节能减排与结构调整放在了促进产业发展之前来考虑。”
记者同时注意到,此次出口退税主要针对低端产品,其中涉及钢铁产品40多个税号,基本涵盖了所有热轧产品和小于600毫米的冷轧产品,而这些基本都是高污染、高耗能产品。
对于国内钢企应付眼前局面的权宜之策,张琳认为,短期内,钢企应该把库存调整一下,减少产能与投入社会的产品,如果不调整,出口受到打压后钢企为了保本将上调钢材价格,钢企出口无路只能依靠调整内销的价格来实现盈利甚至保本,这对市场显然不好。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