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月旺季已至,工程机械行业数据有点“冷”。工程机械业务占比最高首推挖机,国内销量连续两个月降幅逾四成。对此,部分主机厂商均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国内下滑幅度有些超出预期”,而欣慰的是“Q1毛利率回升了”。
财联社记者与产业链人士多方沟通获悉,4月国内销量低于预期的主因:一是基建相关的中小项目开工率不及预期,与房地产相关的传统设备仍然低迷;二是行业周期调整阶段,存量挖机基数较大,新机销售落后于开工情况;三是国三切换国四,价格普通有上调,不少购买者观望。
行业景气度何时回升?徐工机械(000425.SZ)、柳工(000528.SZ)等证券部人士均表示,预计Q2降幅会收窄,行业向上拐点要到2024年年中前后。头部厂家如何应对当下行业周期下行压力?拓展海外市场份额以及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今年毛利率成共识。
存量机太多,旺季国内新机卖不动?
挖机销量是工程机械景气度的“晴雨表“,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2023年4月销售挖机18772台,同比下降23.5%,其中国内9513台,同比下降40.7%;出口9259台,同比增长8.9%。2023年1-4月,挖掘机同比下降25%。
“公司今年一季度全系列产品海外销售收入很快(增长超过70%),国内市场还是承压。” 柳工证券部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3-5月份一般属于传统旺季,但今年以来由于基建、房地产没有特别大的起色,国内市场挖机需求下滑。”
“目前公司订单很大一部分来自海外市场。”恒立液压证券部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国内)市场存量太高了,房地产行业欠佳,基建(需求)一般,下游没有特别强烈的购机需求。”
与挖掘机相关的多个前瞻指标有所回暖,但是并没有传导到终端销售上。一家大型主机厂商表示,从今年春节开始,开工率确有提升,其中大挖开工率提升最快,但挖机开工率停留在75%左右,开工小时数在25-28小时/周,提升并不明显。公司正在进行促销活动,拿到定金的订单接近2万台,但交机并不活跃。
新机销售遇“冷”,二手机市场交投相对有点“热”。
“大量求购2-3万的小挖机和小装载机,品牌不限,价格合适秒杀,最好打包”“求购一台11年三一75吨挖机”。财联社记者从某挖掘机采购群中看到,业内人士在5月上旬发出不少类似的求购信息。据了解,买二手机投入资金小回本快。有些地区的二手品牌小挖货刚拉过来,就被买走了。但也有接不到活干的,因为不少地区很多工地项目都没开工。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工程机械行业在全球范围内的保有量高达3.6亿台,其中挖掘机保有量为290万台,中国挖掘机保有量超200万台。东方证券机械研究员分析称,挖机保有量相对过剩是内需低迷的主因,当下游需求上升时,首先可能是二手机市场的活跃程度提升,穿透到新机销售需要更大的刺激力度或更大幅度的需求复苏。
拐点待明年,今年“突围”靠提高海外份额+毛利率
旺季不旺,如何“熬”过周期低谷。对于头部厂家而言,国内需求复苏进程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提高海外份额和自身毛利率,成为今年可控之策。
统计显示,2023年Q1,工程机械板块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3.36%、7.12%,分别同比+2.92个百分点、-0.64个百分点,环比分别+1.2百分点、+5.7百分点,毛利率环比呈回升趋势。
从Q1数据看,柳工通过海外收入放量,率先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双双转正,同比分别增77.9%、23.7%。未来3-5年,柳工的第一个布局和目标就是海外业务,占比要达到50%。“今年国际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公司在二季度、三季度的增长是可期的。”公司上述相关人士表示。
徐工机械和三一重工(600031.SH)2022年营收稳居工程机械上市公司前二位。日前,财联社记者从徐工机械机构电话交流会议上获悉,从产品销售占比看,其挖掘机已经占到29%,到年底目标是突破30%,公司将继续提高出口占比。今年主抓三个经营任务,一是压降应收账款,二是压降存货,三是通过稳价、降本、调业务结构等措施提升毛利率。预计毛利率Q2环比增长趋势,下半年比上半年继续提升。
对于行业周期拐点的预判,徐工机械相关人士认为,从行业预期看,基本呈现“前低中稳后高”趋势,公司对行业全年的预判是一季度仍将承压,二季度逐步恢复,下半年稳定复苏,全年有望筑底企稳。预计今年行业整体降幅同比收窄,下降5%-10%之间;这一轮周期拐点位于2024年中期左右,2025年重新步入景气周期。柳工相关人士也认为,叠加电动化升级带来的利好,工程机械行业的拐点在2024年左右。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