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2月8日消息:近日,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印发了《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简称《枢纽规划》)。《枢纽规划》是首次由多部门联合印发的综合交通枢纽类规划,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里程碑意义,将推动我国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发展迈上新台阶。
聚焦多层级一体化补短强弱
综合交通枢纽是综合交通网络的关键节点,是各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和一体化组织的主要载体,在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效率、优化运输结构、提升多式联运发展水平、加快交通运输转型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均对建设多层级、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进行了部署,并将综合交通和物流枢纽列入“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予以推进,为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十三五”期,各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完善政策措施,扎实推进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枢纽布局逐步完善、功能不断拓展、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但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仍存在着短板和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功能布局系统性有待增强、设施建设一体化水平不高、网络化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创新驱动与融合发展不足等方面。《枢纽规划》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十四五”期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建设。
点面结合软硬并举 提质内畅外联
《枢纽规划》共包括“发展基础、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四部分内容。在重点任务方面,围绕建设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按照“坚持服务人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多方协同”的工作原则,提出了5方面13项具体任务。
推进枢纽多层级一体化发展。《枢纽规划》以开放协同为主题,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枢纽集群建设;以内畅外联为主题,加快枢纽城市建设;以一体化为主题,促进枢纽港站建设、完善集疏运体系和连接系统,着力推进旅客一体化换乘和货物高效多式联运。
加强枢纽服务网络化发展。《枢纽规划》明确着力支撑出行服务便捷顺畅,增强综合客运枢纽国际服务功能、强化枢纽间线路衔接、加快联程联运发展;推动物流服务经济高效,鼓励综合货运枢纽拓展国际物流供应链等功能;促进专业服务提质增效,为冷链物流、应急物流、危险化学品运输、电商快递、定制客运、旅游客运等发展提供网络化综合服务。
强化枢纽智慧安全绿色发展。在智慧发展方面,打造枢纽信息服务平台、鼓励枢纽智慧化升级;在安全发展方面,提高枢纽安全应急管理水平;在绿色发展方面,鼓励枢纽加强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设施设备应用,服务绿色出行和运输结构调整。
加快枢纽创新驱动发展。《枢纽规划》在管理创新方面,推动建立部省协作共推的枢纽集群建设发展机制,引导完善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枢纽城市发展机制,鼓励创新枢纽港站一体化开发建设模式;在技术创新方面,加大新技术研发、应用力度,提升创新能力。
大力发展枢纽经济。《枢纽规划》着力推进枢纽转型发展,打造城市综合体,推动物流集聚区建设;推动“枢纽+”产业深度融合,鼓励发展临空经济、邮轮和临港经济、临站经济等新业态,不断扩功能、增动能、提效能,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设置了3个专栏,明确了“十四五”时期重点推进的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80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名单,提出了枢纽城市设施布局要求和枢纽港站建设重点。
注重“三位一体” 推动“四化”发展
《枢纽规划》注重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战略导向相结合,具有注重“三位一体”、突出“四化”导向、强化“多方”协同三方面突出特点。根据枢纽集群、枢纽城市、枢纽港站“三位一体”建设需求,《枢纽规划》提出相应发展目标,并单列“推进枢纽多层级一体化发展”一章,就“三位一体”建设的要点、任务、路径进行细化部署,增强了规划的指导性和系统性。
针对枢纽体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枢纽规划》提出了“一体化、集约化、人文化、复合化”的发展导向,并在发展指标、重点任务、专栏中进行相应部署,进一步提升枢纽体系发展质量。枢纽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枢纽规划》制定过程中,实现了多部门共同参与、共同研究、共同编制;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引导部门横向协同、央地纵向联动;在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注重发挥企业力量,满足市场需求。
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将强化部门协同和央地联动,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牵引,以完善标准、规范、政策、法规等为保障,细化实化举措,推动《枢纽规划》实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