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晚间,徐工旗下上市公司徐工机械(000425)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报告。
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徐工机械实现营业收入532.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4.4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7.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8.58%。
营业收入、净利润和经营性现金流创历史新高,增速领跑工程机械行业!
收入、净利润、现金流齐创新高 全球前三高质量发展凸显
今年上半年,徐工机械继续推进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可持续的“三高一可”高质量发展理念,产量、销量、营业收入、净利润等主要指标再创历史新高。英国KHL5月发布的“2021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徐工首次进入全球前三,连续32年稳居中国工程机械第一位。
徐工机械营业收入532.34亿元、同比增长51.8%,其中海外收入48.54亿元、同比增长68.5%;徐工机械聚焦盈利能力短板,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刀刃向内向管理要效益,盈利能力大幅改善,归母净利润38.03亿元,同比增长84.46%。
值得一提的是,徐工机械第二季度在行业销量下滑以及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的背景下依旧实现了高质量的增长,彰显出较高的盈利弹性。
今年上半年,积极推进徐工有限整体上市,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无限激情和活力。同时,“十四五”开局徐工将企业精神全新升级为“登顶精神”,使整个组织赋能,让徐工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内,企业文化最具吸引力、长期性、持续性的公司。
核心竞争力不断攀升 全线板块全面发力
4月,徐工XGC88000“世界第一吊”圆满完成亚洲最大石化塔器
纵观全球工程机械产业,徐工机械作为产品线最长、产品布局最为完整的制造商,上半年行业8类主机销量同比增长32.9%,徐工同比增长43.3%,增幅超出行业10.4个百分点。公司产品全线板块全面发力,核心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
5月,徐工第50台XCA1600全地面起重机顺利交付
■ 公司产品中随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压路机、平地机、摊铺机、水平定向钻机、旋挖钻机、举高类消防车、桥梁检测车、高空作业车等多类核心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第一。移动式起重机、水平定向钻机保持全球第一。
徐工无人集群道路机械施工常态化
外销收入增七成 国际化运营能力全面提升
6月,超百台徐工起重机发往海外
从营业收入构成看,公司上半年内销收入同比增长50.30%;外销收入同比增长68.50%,国际化主战略成效凸显。
“第三届徐工国际客户节”面向全球直播
据悉,1-4月,徐工起重机出口台量稳居行业第一,俄罗斯、中亚区域、非洲和“一带一路”国家市占率遥遥领先,欧美高端市场实现较大突破。
在疫情反复冲击下,仍能保持业绩的稳步增长,可见公司各业务线强大的发展韧性和生命力。徐工巴西获取近10年南美最大订单;德国施维英发挥德国、美国、印度等海外平台作用,协同发力公司国际化事业。
徐工巴西B20项目首批产品发车
期内,围绕海外市场渠道建设、海外服务网点和海外备件保障体系建设等加速发力,国际市场营销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夯实。
公司推进“全球业务伙伴计划”,新签约海外经销商25家。
跨境电商平台继续专注核心力打造支撑国际化线上渠道能力。
在后市场服务环节,聚焦X-GSS系统持续推广与优化再提升,构建维修服务知识库,实例产品数字化图册制作与发布率达到100%。
研发投入增长64.43% 徐工“智造4.0”数字化全面转型
徐工打造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深耕多场景融合应用
作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公司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加码研发投入力度。2021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投入22.18亿元,同比增长64.43%,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17%。
值得重点指出的是,在数字化研发领域,公司积极打造徐工“智造4.0”,将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到研发、制造、供应链、销售、服务、管理等全价值链。
投资50亿,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开工
公司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一系列变革举措,获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
2021年上半年——
液压件事业部荣获江苏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
消防公司荣获江苏省5星级上云企业
重型公司通过第二阶段评估,达到国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四级,为行业首个、行业唯一
徐工起重机5G智慧工业园区
以徐工“智造4.0”的新模式建设为主线推进公司数字化转型,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5G、工业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布局和建设,加速智能制造迈向世界先进水平。
截止2021年6月底,单上市公司徐工机械累计拥有有效授权专利6075件,其中发明专利1569件、国际专利99件。上半年徐工制订国家及行业标准8项,累计制订国际标准5项、国家及行业标准180项。
新机制赋能新徐工
高质量发展的徐工
未来可期!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