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空作业平台整体处于快速发展期,资本加持下,众多新租赁商涌入。受此影响,行业价格竞争加剧,自年初以来主流高空作业平台产品,价格已出现一定幅度下滑。
以10米主流高空作业平台为例,2018年月租金约3000元左右;今年五月份以来,租金价格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跌至2500元左右。若以10万元/台的采购价格估算,则其投资回收期下滑至4-5年左右。当然需要注意的是,10万元/台为主流品牌的价格,自身设备的残值率也会比较高。目前,一些第二梯队的品牌已将单价压低至7万元左右,若按此计算,投资回收期约在3年左右。
成熟市场AWP合理价格及投资回收期
上游设备制造商与中游设备租赁商通常以融资租赁/分期付款等采购结算模式为主,两者主要差别在于账期内设备所有权是否由制造商转移至租赁商。
设备租赁商与下游用户通常以经营性租赁模式为主,可分为干租(只租设备)及湿租(既租设备又提供专业操作工人)两种模式。干租以设备使用权的让渡为前提,本质是一种资产共享的方式;湿租以服务的指令权让渡为前提,本质是一种业务分包。此外也包含部分融资租赁的模式,按设备出售方式不同可分为售后回租和直接租赁;按设备出资方不同可以分为委托租赁、杠杆租赁等;按或以方式不用可分为转租赁和分成租赁。
联合租赁主要以干租模式为主。外延并购贯穿联合租赁的成长过程,且在此过程中,依托精细化管理,其维持着极高的毛利率及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进而形成并购、高质量增长、再并购成长的良性循环过程。联合租赁通过外延并购实现迅速扩张,干租的运营模式是其基础。干租只涉及到采购设备资金成本及运营管理水平,并未涉及到类似湿租里另一个关键性的变量,即,专业的操作人。
驱动方式上看,作业高度在 10米以下的高空作业平台基本以电驱为主(更多用于室内);10米以上,可提供内燃机(燃气和柴油)驱动高空作业平台,而作业高度15米以上的产品则以内燃机驱动为主(室外工作,大功率)。同款机型比较,电驱租金略贵于内燃机驱动产品。环保严格,电驱需求旺盛。
主流产品看,作业高度在10米左右的高空作业平台为主流型号,根据我们的统计,从几个地区提供的产品型号看,其种类占比可达20%-30%左右,为需求最为旺盛的型号。
价格带明显。1、横向比较,出租方式主要分为日租/周租/月租三种方式,以单日价格计算,周租成本约为日租的28%,月租成本约为14%左右。即,从使用成本角度,其也是鼓励客户进行长租。2、纵向比较,不同作业高度的高空作业平台出租价格梯队有所差异。非主力机型,作业高度每提升1米,租赁价格有近15%左右提升;而主流10米升高的机型,基本持平作业高度8米左右的高空作业平台。
比较了各个地区的租金,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有较大的价格差异。10米电驱剪叉在洛杉矶的月租价格高达1531美元,而在阿肯色州租金仅为1061美元,低约30%。纽约/洛杉矶/芝加哥发达地区月租金均值为1384美元,密西西比/阿肯色/西弗尼吉亚地区月租金均值为1104美元,均值约低20%。
十米剪叉单台设备价格约13万元人民币,对应2万美元左右。按联合租赁整体设备出租率70%左右估算,不考虑资金成本(并购扩张带来的有息负债),发达地区设备回收期约2年、经济较落后地区设备回收期约2.5年。以此估算,联合租赁10米电动剪叉在美国市场的投资回收周期约2-2.5年,整体处于一个较高的投资收益水平。
相较而言,设备价值量相较低的微型剪叉投资回收期可能会更短些。同样以美国地区作为参考,联合租赁升高4米左右的电驱微型剪叉月租金约576美元,年租金约4800美元(按出租率70%)。4米微型剪叉单价约5万元人民币,以此估算,其设备回收周期约1.5年左右,低于10米电动剪叉2年左右的回收期。(不考虑资金成本。当然,主流10米机型的需求量更大,其单位运营周转成本理论上会低于4米微型剪叉。)
臂式高空作业平台相较剪叉式作业更为灵活,因此同作业高度的两款产品在单机价格及租金上均出现较大差异。以纽约作业高度12米的产品为比较标准,剪叉式产品月租金为1945美元,而曲臂式租金约2718美元,较剪叉式高约40%。
55米左右作业高度的大型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月租金更是达到2.39万美元左右,若以70%的设备出租率估算,年出租收入可达20万美元,投资回收周期看似比中型臂式及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更短。但考虑到设备维修成本,及需求量较低下,实际的出租率可能低于整体出租水平,因此其租金会有一定溢价。
这么看,美国成熟市场与国内市场的设备投资回收期差距如此显著?上述估算,仅涉及设备价值,并未综合考虑到租赁运营成本。而美国市场由于人力成本等高企,所以往往非折旧的运营费用才是构成租赁成本的核心。
综合考虑折旧及非折旧租赁成本影响,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则美国市场设备回收周期约3.57-5.63年,国内设备回收周期约5.21-7.33年。整体回收周期看,国内市场高空作业平台回收期较美国市场长约1.5年左右。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