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一周年之际,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又研究部署了进一步贯彻落实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相关工作。如果说2009年出台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重要目标是带领装备制造业走出困境的话,那么进入2010年,装备制造业将更多地承担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
2009年2月,《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正式公布,为当时陷入低迷的行业注入了强心剂。2010年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贯彻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制定出台了装备制造等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政策实施一年来的效果总结为:重点产业下滑态势得到遏制,整体企稳回升,企业重组稳步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大,企业技术进步明显加快。
很显然,从缓解企业困难和增强发展后劲的角度看,达到了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的目的。而从国家提倡的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角度看,装备制造业的“调整和振兴”还要继续进行下去。
调整结构是主线
对于装备制造业而言,2010年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年份。一方面,它仍需重视经济复苏基础薄弱这一现实问题,另一方面,还必须兼顾为“十二五”发展引航的角色。
我国多个权威部门曾表示,我国经济呈现复苏趋势,但复苏基础仍然薄弱。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不久前指出,世界经济复苏仍然脆弱、不稳定,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表现在装备制造业,就是其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国内装备制造业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够牢固,运行的态势还不平稳,各地区、各行业之间发展也不平衡,在一些地区,装备制造产业结构不合理、部分产能过剩、落后产能难淘汰等问题,还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如果应对不力,当前的复苏关键期有可能演变成反复期,其结果是不进则退。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在参加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召开的三届二次会员大会时,提出了装备工业的发展思路。张相木说,装备工业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调整转型、创新升级战略,最终建设装备制造业强国。
现实的发展问题与长远的转变问题同时到来,看似一个两难境地,但实质指向了同一个目标。中投顾问公司行业分析师段嘉宣认为,上述问题的实质是如何使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具备可持续性。“要想发展具备可持续性,2010年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完成产业升级。”
张相木表示,当前,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须促使其进一步承担几方面的任务:一是把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放在突出位置,二是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三是大力发展高端技术和装备、加快淘汰落后技术和工艺,四是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五是加强技术改造,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上述任务执行起来并不容易。以电力行业发展高端技术和装备为例。国家电网公司近年来在建设特高压电网过程中大力采用国产化设备,使得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在超高压、特高压技术领域发展迅速。但是,即便如此,与西门子、ABB等国际知名电气巨头相比,国内电力设备制造企业仍显得力量薄弱——国内企业产值突破100亿元人民币的凤毛麟角,而ABB等的年销售收入早已超过100亿美元。
大力发展高端技术和装备的一个快捷方式是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但国内尚没有哪家设备制造企业具有如此强大的整合力。因此,执行上述几方面任务,仍需付出艰辛努力。
亟待攻克的难关
贯彻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是一项长期任务。当前可以作哪些工作呢?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茅仲文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企业而言,首先,应加强研发平台建设及创新。市场化运作要求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中研发、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加强研发平台建设,是第一个投资重点。其次,应通过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例如高铁、水电及风电等,发展大型机械和成套设备。再次,加强基础部件、功能部件的核心技术研发。最后,加强出口基地建设,加强技术改造。
包括基础部件在内的基础研究尤其需要加强。基础件实际上是核心技术的载体,如果不能在基础零部件方面取得突破,就意味着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基础零部件实际上决定了行业的发展水平。国内电力设备往往在可靠性方面与国外产品存在差距,原因就在于基础部件质量存在差异。
对于国家而言,2010年的工作是细化此前的一些规划。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罗百辉认为,国家可以根据行业发展需求,提出今年技术改造的方向和重点,做好项目储备,完善重点项目库,加快建立推进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明确推进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的方向和重点任务,为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环境;尽快出台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增强政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努力消除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的政策障碍等。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