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热门搜索: 起重机 | 挖掘机 | 装载机 | 泵机 | 压路机
星邦智能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融资租赁
山工机械
企业抢占二手工程机械融资租赁市场
www.6300.net   2010-01-30  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导读:  在固定资产投资快速飙升的拉动下,我国工程机械市场连续几年井喷式发展,随着新设备销售进入微利时代,大型设备企业已把获利空间 ...

  在固定资产投资快速飙升的拉动下,我国工程机械市场连续几年井喷式发展,随着新设备销售进入微利时代,大型设备企业已把获利空间转移到二手设备融资租赁后市场。

  “市场发展明显呈现出‘外强内弱’的局面,少数大型国际制造商在国内二手设备市场上抢占了先机,甚至在某些设备上形成了垄断,国内企业处于一种相对弱势地位。”在2009年12月10日举办的中国二手设备市场发展论坛上,全国设备租赁及二手设备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余小梅表示,这正是国家大力推动国内二手设备市场发展的原因所在。

  来自全国设备租赁及二手设备专业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二手工程机械设备交易额达到800亿元,预计2009年将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在20%以上。

  “外商融资的租赁中心已经完成了历史任务,今后的融资租赁应该由内资来主导。”全国设备租赁及二手设备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姜仲勤在上述场合表示。

  据姜仲勤介绍,目前银监会和商务部对外资租赁公司的审批权已经下放到省级的商务部门和国家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而对于内资租赁公司仍处于试点阶段。

  二手机械设备市场前景广阔

  “虽然各个国家标准不统一,融资租赁的本质用一句经济学的话来讲,就是对稀缺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学问。”姜仲勤说。

  目前,我国已有各类工程机械企业2000余家,工业总产值3000亿元,已逐渐发展成为仅次于汽车、石化、机床的第四大工程行业,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国际竞争力,塑造了徐工、柳工等优势品牌。

  “但是,世界机械制造行业已进入微利时代,盈利空间已拓展到以二手设备交易为主,其在欧美日等经济发达国家被誉为‘黄金产业’。”余小梅说。

  2009年我国对进口二手挖掘机提高门槛,规定使用超过5年的挖掘机不允许进口,国内市场上进口挖掘机量逐渐减少。但由于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大量开工,对二手设备需求量不断增加,进口挖掘机的价格也在提升。

  来自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1~10月,我国挖掘机进口1.8万台,价值11.4亿美元,分别比2008年同期下降40%和20.9%,而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台6.4万美元,上涨了31.8%。

  但是,由外国设备厂商主导的融资租赁业务,在短短几年已经占据国内市场的大半份额。国内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在这个“黄金产业”中仍处于边缘地位。

  “国内租赁市场经营主体规模小、技术水平落后,二手设备市场的设备80%以上都是私下交易,不签订正式合同,不提供销售发票,正式厂商参与交易量不到市场交易量的5%。”余小梅告诉笔者。

  需培育大型融资租赁企业

  虽然我国已经出台融资租赁的相关行业法律法规,相关部门也在深入研究融资租赁业有关问题以加快修订旧货流通管理办法,但行业发展仍然受到现有环境的制约。

  融资租赁是一个需要资金杠杆来撬动的行业,需要企业与用户建立完善的银行融资渠道。

  “按照国内二手设备市场现状发展下去,不会做得很大,因为租赁双方往往是私下交易,没有正规的销售发票,银行资金难以进入企业。所以,一个厂家仅靠自有资金进行商业信用的赊销、分期付款做不大,需要借助银行和社会的资金力量支持。”光大银行副行长李子卿说。

  光大银行是目前国内工程机械按揭占比最大的银行。目前,银行介入二手工程设备的模式有两种,一是对二手设备提供按揭贷款,二是租赁。

  据一位从事融资租赁的人士介绍,按照我国金融管理制度,现在二手工程设备的按揭贷款执行的不是真正的设备融资贷款,而是作为汽车消费按揭贷款,贷款融资必须是三成首付,“其实设备融资可以变成两成甚至一成。如果成立金融租赁公司,就可以进一步降低按揭程度,以及简化手续。”

  据笔者了解,目前国内已经有银行准备注册金融租赁公司,推动二手设备融资租赁业务。因为租赁公司首付根据风险程度可以调节,最低可以到5%,另外不用登记抵押,因为所有权属于租赁公司。

  国家工商总局市场规范司黎晓宽副司长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二手设备经营主体的准入门槛太低,二手设备经销商大多数是个体经营户,这种模式有利于集中社会游资,交易灵活,但是不利于交易规模的扩大。

  “应该培育一批有条件、有能力、有资金的大型的二手设备经营企业,使他们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带动全行业的发展。”黎晓宽说。

来源:中国工业报    打 印    关 闭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list_info_D1
list_info_D2
更多>>专题推荐
关于6300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版权信息 | 法律顾问
客户服务:6300@6300.net 服务热线:0754-88363699 商事QQ:1594591502
工程机械信息网 Copyright[c]1999-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头市九鼎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045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