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14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文章:中国向全球发出“一带一路”倡议,美国企业不愿错失良机。《纽约时报》对徐工集团进行了独家专访,并指出像徐工集团这样的中国企业正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势将同外资群雄在“一带一路”上并驱争先。
美国《纽约时报》:徐工与外资群雄在“一带一路”上并驱争先
《纽约时报》指出,中国正通过“一带一路”计划把许许多多的企业和国家更紧密地拉入自己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圈。5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隆重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不仅吸引了包括美国在内的130余个国家的商政官员参与,而且还喜获许多诸如俄罗斯总统普京这样的国家领导人亲临现场襄助。
如果进展顺利,本项“倡议”可能会掀起一场席卷全球的建设热潮。在这项倡议中,中国已经承诺长期投资规模将突破1万亿美元。
《纽约时报》认为,中国的这些投资不见得马上就能获得利润,产生回报。目前,绝大部分的资金尚未划拨,已经投出的资金更是微乎其微。然而,中国厂矿太多,钢铁和水泥产能严重过剩,正想通过这样的投资,确保自己的企业能获得最大的益处。
徐工(简称:XCMG)是一家增长迅猛的中资国有工程机械制造商。随着国内市场日渐成熟,趋向饱和,这样的企业正急切地需要另辟蹊径,探索新的市场—而这恰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因此,一些外资企业,难免将会同它们狭路相逢,一决雌雄。
在中国中北部地区,徐工集团的工人们在一幢巨大的厂房里正在加速生产,通过在装配线上引入机器人,将挖掘机年产量翻一番。为了满足“一带一路”计划的巨大需求,这家工厂每周工作6天,每天两班作业16小时,机器连续运转,轰鸣不息。
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这样说道:“有了“一带一路”,我们的国际化战略正宜乘风借势,真是如虎添翼。”
而就企业而言,“一带一路”计划虽然预示着无限的希望,但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中国当前正在建设的基础设施在将来既可能会推动贸易的发展,进而带来数十亿、甚至数百亿美元的收入,但也有可能会最终血本无归,陷入债务深渊。习近平主席已经敦促在华经营的各大企业,无论前景否泰,都应锐意进取,积极参与。
《纽约时报》指出,对于“一带一路”确实有人心存狐疑、徘徊观望者也大有人在:中国的这个恢宏构想是否能转变为真实的投资呢?欧美企业在这场空前的盛宴上能否博得一席之位呢?这些人尤其担心,“一带一路”计划似乎更多地事涉中国的出口,而同中国的进口好象并无什么瓜葛。
《纽约时报》指出,工业产能过剩是中国提出这项倡议的一个巨大动因。中国钢铁年产量几近11亿吨,等于全球所有其它国家产量的总和,而中国国内的钢铁需求量却仅仅只有8亿吨左右。欧盟商会最近一项研究表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每年或许也仅能消化3000万吨左右。
《纽约时报》指出,中国的企业似乎从一开始就期盼着成为最大的赢家。
京沪高铁全程运行时间仅需5个小时,徐州大致上就位于这条铁路主干线的中点,一直是一个铁路运输枢纽,不过现在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一个主要制造基地。
徐工集团,这个集团隶属徐州市政府领导,在当地就有2.3万名员工,近些来迅速地崛起壮大,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建筑机械制造商,生产着品类繁多的工程机械设备,有挖掘机,起重机,还有推土机等等。
这家挖掘机械制造基地有四个80英尺高的钢结构屋顶大型厂房,生产着象坦克一样大小的巨型挖掘机。厂房内几乎所有设备全都崭新锃亮,有13个小房子一样的巨型钢材切削机器人,还有价格昂贵、能够精准修整各种钢骨构件的意大利和日本生产的机械加工装备。
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对有没有生意这样的担忧并不是很以为然。
他这样说道:“我们应当有耐心,要坚持不懈,同时还要经营管理好自己的生意。这样,等到春天来了,我们就能够突然地破土而发,茁壮成长起来。”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