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 2020 年,“一环四纵四横”干线铁路网基本建成,高速铁路网进一步拓展,城际铁路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支线铁路补充完善,枢纽建设配套协调。广西铁路营业里程达到 6000 公里左右, 高速铁路达到 2000 公里左右;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 60%和 75%,路网密度达到 253 公里/万平方公里,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基本实现全区“市市通高铁”,基本建成以南宁为中心的“12310” 高速铁路交通圈,1 小时通达南宁周边城市,2 小时左右通达区内 — 8 — 其他设区市,3 小时左右通达周边省会城市,10 小时左右通达长 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主要中心城市。
发展回顾
截至 2015 年底,广西铁路营业里程达到 5086 公里,较 2010 年提 高了 56%,其中高速铁路从无到有,达到 1704 公里;复线里程 2400 公里,复线率达到47.2%,电气化里程3056公里,电化率达到60.1%, — 1 — 较 2010 年分别提高 30.2%和 33.7%;路网密度达到 215 公里/万平 方公里。
规划目标
一环:桂林—贺州—梧州—玉林—北海—钦州—防城港— 崇左—百色—河池—桂林。
四纵:永州—贺州—玉林—北海
包括洛湛铁路永州至贺州至玉林 段、玉林至铁山港铁路。
四纵:衡阳—桂林—柳州—南宁—北部湾沿海
包括湘桂铁路衡阳至南宁段、衡柳高铁、柳南客专、焦柳铁路怀化至柳州段、沿海铁路、南钦高铁、钦防高铁、钦北高铁。 (含怀化至柳州)
四纵:贵阳—河池—南宁—北部湾沿海
包括黔桂铁路、贵南 客专、湘桂铁路柳州至南宁段、柳南客专、沿海铁路、南钦高铁、 钦防高铁、钦北高铁。
四纵:威舍—百色—南宁—北部湾沿海
包括南昆铁路威舍至南宁段、南昆客专、沿海铁路、南钦高铁、钦防高铁、钦北高铁。
四横:东兴—防城港—钦州—北海—湛江
包括防城至东兴铁路、 沿海铁路、南钦高铁、钦防高铁、钦北高铁、合湛铁路。
四横:凭祥—南宁— 贵港—梧州—广州
包括湘桂铁路凭祥至南宁 段、南广铁路。
四横:河池—柳州—贺州—韶关
包括黔桂铁路 河池至柳州段、柳州至贺州至韶关铁路、柳州至广州铁路。
四横:百色—河池—桂林
包括百色至河池至桂林铁路。
17年确保完成投资100亿
南昆铁路南宁至百色段增建二线工程实现逐段开通、南宁沙井物流园全面开工、南宁站客运楼全面开工、贵南高铁引入南宁枢纽将全面开工……今年广西铁路建设将以“四线、三园、二站、一枢纽”为重点,统筹推进铁路建设项目,确保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00亿元以上。
多个铁路项目将全面开工
为了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为城市、为旅客服务,今年,南宁铁路局将不断加快完善铁路点线能力建设。铁路部门将以“四线、三园、二站、一枢纽”为重点,统筹推进铁路建设项目。
“四线”即南昆铁路南宁至百色段增建二线工程实现逐段开通;黎湛铁路电气化改造成功实现全线开通;合湛铁路全面开工;焦柳铁路电气化改造全面开工。
“三园”为南宁沙井、柳州西鹅和桂林西物流园全面开工建设,其中铁路核心区建成投产。
“二站”即柳州站建设有序推进,南宁站客运楼全面开工。
“一枢纽”主要是贵南高铁引入南宁枢纽全面开工。
南宁站客运楼全面开工
其中,南宁站客运楼建设并不是新建站房,而是新建商业和办公楼,地点位于目前南宁火车站出站通道地洞口附近。对旅客乘车和进出站影响不大。
贵南高铁引入南宁枢纽将全面开工
此外,2016年12月29日,连接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之间的第二条高铁——贵阳至南宁高速铁路已经开工建设,今年贵南高铁引入南宁枢纽将全面开工,这也是该铁路建设的重要工程之一。
贵南高铁全线设15个车站,速度目标值350公里/小时,规划输送能力为每年4000万人。项目预计2022年建成通车,届时贵阳至南宁的旅行时间约2小时,比经黔桂、湘桂线运行的普速旅客列车压缩11小时,比经贵广客专、衡柳铁路、柳南客专运行的动车旅行时间压缩3个多小时。
实现自动售取票机覆盖所有火车站
近3年来,南宁铁路局共调整列车运行图27次,相当于每月调整一次运行图。全局客车开行对数由2013年的90.5对增至目前的251对,其中动车组由2013年的12对增至192对,通达全国15个省(直辖市)和广西12个地级市,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
预计今年旅客发送量将突破1亿
自2013年年底广西首条高铁开通以来,已建成柳南、贵广客专和云桂、南广、衡柳、邕北、钦防铁路等7条高铁,与既有焦柳、黔桂、湘桂、南昆、益湛、黎湛、河茂等7条普铁形成互补联动,基本形成北通、南达、东进、西联的现代化路网格局。
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6年4年间,南宁铁路局年旅客发送量分别为3693万人次、5101万人次、7450万人次和8816万人次,实现一年一个新台阶。2017年春运,南宁铁路局累计安全运送旅客1228万人次,同比增幅位居全路第三位,预计全年旅客发送量将突破1亿人次。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