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重庆当地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在组织编制和完善的《三峡工程后续工作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最快预计明年初正式推出。
此次规划是受国务院三峡办委托、由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牵头制定,10月份已经完成了各专项规划编制。
“湖北重庆两地相关部门已经收到规划文本,此前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其评估也已完成,待初定本月召开的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结束后,整个规划将作出决定和修改。”上述知情人士说。
重庆市移民局副局长徐江称,此项举动意味着,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国家开始直面日益突出的三峡库区后续问题,与此前“包干制”解决的思路有所不同,此次规划的指导理论为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
移民问题的解决应该是三峡后续问题的重中之重,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全流域统筹规划
2008年9月,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对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进行了部署,确定由国务院三峡办,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研究提出三峡工程后续工作方案。
按照三峡办召开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编制工作会议透露的信息看,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范围,按地域分为三峡库区和长江中下游影响区。
三峡库区是指水库淹没及工程建设涉及的湖北省、重庆市的20个区县;而长江中下游影响区则是指三峡工程建成后,由于水文条件变化对长江中下游干流两岸、洞庭湖区和鄱阳湖区、河口区可能造成影响的区域,主要包括湖南省、江西省、江苏省和上海市。
不过,移民、生态环境、地质灾害和库区管理问题仍是此次规划协调解决的4大内容,地方上寄希望于届时国家出台的具体措施和政策,上述人士表示,后续问题需要的是统筹协调解决。
另外,湖北重庆两地一直建议的生态补偿机制和管理机构设立等制度性的建议,也有望借此正式提上解决的日程,徐江表示。“水资源费征收已经确立,但是具体分配方案还没协调解决。”
此前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接受采访时称,整体上各方已经对此问题有了新的认识。比如,长江中下游因来水量的变化、河势调整而出现的通航条件影响,导致江湖关系深度调整。
按照三峡后续规划两个阶段谋划,重庆提出的目标是:第一阶段是2010年到2015年,库区移民重庆部分各县指标实现西部平均水平,第二阶段的2016年到2020年,重庆在2017年率先实现全国平均水平。
“在总体目标下,重庆将从生态工程建设和产业输血等7个方面实施具体措施,力争库区内容改善实现实质性突破。”徐江说。
重庆申报生态工业园解决移民问题
对于重庆来说,三峡后续工作的问题主要体现的是移民问题,重庆一位正厅级官员表示。工程争论期间库区无大项目、搬迁导致半数企业垮掉和政策补偿的三原(补偿确立时的原规模、原功能和原标准)限制,是问题的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引入重庆三峡库区的资金已达到581亿元。以目前国家对库区的支持力度测算,一个移民分摊的资金为66000元左右(包括城建环保等各项资金),而现在一个大中型工程的补偿已经达到15万,上述官员表示。
“实际上单就移民拿到的补偿款也就3万多元,而这也是在十年前,”重庆一位地处库区的县领导说,“之前所谓包干,是指国家先给资金,地方上再根据资金来处理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位重庆万州人大调研的报告显示,2008年,库区城镇移民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383元,比例仅为全国和重庆市的46.8%和51.4%;库区农民移民的恩格尔系数为53.1%,尚处于温饱阶段。
库区面积和人口占据着重庆市半数,通过产业和企业来带动其经济发展的困境在于,国家对库区有着严格的生态定位和环保要求。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重庆借此向国家建议规划15个生态工业园,在园区内探索低污染产业的发展,而目前丰都忠县的发展板块逐步形成。
另外,徐江表示,重庆也在酝酿的生态移民初步定位为30万,转移集中后更有利于释放生态环境的压力。其转移无论在搬迁方式、实施主体和安置方式上都有别于三峡水库工程移民。定调后重庆希望以梯度转移,以市场化为导向,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相结合。
“反馈的信息看,整个三峡工程后续规划涉及到的投资数额肯定会低于初步框定的1700亿元。”上述人士表示,“重庆湖北两地大致按照三峡淹没和搬迁综合计算出的损失比例来分摊,重庆占84.33%,湖北为15.67%。”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