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重科),是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下简称研究院)科研体制改革过程中孵化而来的上市公司,自1992年创办以来,已发展成为年产值243亿元,总资产292亿元、员工20000余人的科技型上市公司,并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机械工业100强和全球工程机械50强之列。
中联重科以引领建设机械行业进步为己任,始终专注于建设机械主业,相继研发出一大批领先世界水平的建设机械装备,以满足中国施工领域需求,打造了中国建设机械行业最具影响力的自主品牌。
中联重科的自主创新模式从技术提质到产品设计、从企业文化到管理模式、从国企重组到海外并购、从内源式增长到外延式扩张……涉及面广,内容丰富。17年来,他的改革与发展经历了从产业化、规模化到国际化三个阶段,相继跨越创业、聚能、核裂变三个台阶,以自身的科技、经济小循环逐步融入不同层次的经济大循环,不断探求科技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点。
作为研究院院办产业实体,中联重科通过构建科技产业化平台,以科研成果转化作为科研体制改革、创新的突破口,将科研融入产业发展大循环之中,实现了科研支持产业、产业反哺科研的良性互动。
2000年,中联重科成功上市,漂亮地完成了“从一个院办产业向现代化管理企业”的转身,也诠释了成为社会的公众公司的思想脉络。接下来的几年间,凭借其持续发展和影响力在行业内迅速波及,依托技术、资本、管理等优势,中联重科以重组并购为主要形式,参与到传统国企的改革、改组、改造之中,为长远发展整合资源聚集了能量。
2002年中联重科兼并湖南机床厂、2003年重组并购浦沅集团均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自身规模化发展的同时,中联重科还推动了行业生态链条上其他市场主体的共同繁荣。在其周边形成了上百家极具活力的中小配套企业群,每年为其配套金额数以亿计。据统计,仅在长沙就拥有三家上市公司、29家规模以上配套企业,年产值过600亿元,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建设机械产业集群。
2004年,中联重科营业激增至33.8亿元。2005年,中联重科股权分制改革基本完成,企业引进了联想弘毅作为战略投资者,为公司理顺内部管理体制、构建在技术、资本、市场、管理等方面与国际全面对接、具有中联特色的事业部运营模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企业成为一个国有相对控股、股权多元化的上市公司,由此完成了由科研院所向国际化企业的转变。
中联重科的产业发展战略是“产业链中间裂变,上下延伸”为核心内涵的“核裂变”战略。具体来说,就是以产品组团,从母体裂变出的多个专业化公司,并以之为载体,引入品牌、技术、资本进行多层级股份化改造和国际化运作,力求构建一个产权体系科学的建设机械企业群。
目前,中联重科已形成了混凝土泵送机械、工程起重机械、建筑起重机械、路面机械、城市环卫机械等二十个专业性公司,实现产业主体的裂变;同时,他们已将产业链向上延伸至各关键零部件的供应环节,向下延伸至施工设备实物租赁、融资租赁等产业链终端,并对整个产业链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增强对产业链的控制力,形成一个完整的建设机械产业链上的利益共同体。通过实施“核裂变”战略,以中联作为控股主体,拖动多个国际品牌,实现向国际化企业的根本性转变。2008年9月,中联重科成功收购全球第三大混凝土机械制造商意大利CIFA公司,一举成为全球混凝土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走出了其打造国际化建设机械产业集群的第一步。
中联重科正在坚持自主创新的道路上焕发着勃勃生机。近几年,公司先后完成重大科研和新产品课题645项;完成九五、十五、“十一五”和863等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25项;完成专题55项;先后主持、参与了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300多项,继续履行引领行业技术进步方面的重要职能。未来五年内,中联重科40%的产品将以自主品牌销往海外市场。再用5-10年的时间进入全球建设机械和工程机械企业前十强。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