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第七届国际公路水运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CHINATRANSPO2004)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揭幕,这是我国交通运输业内最有影响力、规模最大的国际展事之一。在宽阔的室外展区内,琳琅满目的路面机械星罗棋布,国内工程机械著名生产厂商云集于此,各自祭出法宝。三一集团以1000平方米展位成为本次参展面积最大的企业,尤其引人注目。
宏观调控淘真金
在今年论说第二产业,宏观调控是毫无疑问的关键词,工程机械行业也不例外。一般来说,由于国家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控制基础建设投资,工程机械因之萎缩在情理之中,眼下从行业角度看,也是不争的事实。话虽如此,具体到企业却也并不都是落花流水春去也。
三一重工总经理助理、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周建宏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三一重工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6633.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8.89%;实现净利润2043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6%。另外,今年1~7月,三一重工出口销售额达70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倍。
他分析说,宏观调控是利好,并给出三条理由。
其一,调控使整个行业放慢了前进的步伐,企业获得了加强内部管理的机会。前几年市场火爆,企业专注于扩大生产,无暇作内部调整,这为将来的发展埋下了隐患。练好内功,使企业内部结构跟得上外部扩张的速度,这是良性发展的需要。
其二,调控加剧了业内的竞争,优胜劣汰的结果之一就是行业的门槛高了,无序竞争得到规范。重新洗牌之后,企业必然更加理性。
其三,调控促使企业加强了国际市场的开拓。
周建宏说,压力转化为动力之后,三一今年出口销售惊人的增长就出现了。
堤内损失堤外补
任何变化对于有准备的企业,都是一种新的机遇。目前,国际工程机械市场约有1000亿美元的流通量,一些水平高、品质好的产品完全有实力打进国际市场。三一重工国际部负责人表示,三一重工已形成北非、东欧及南亚三大区域市场,年销售成倍数增长。
三一集团执行总裁向文波说,1994年三一重工初探工程机械行业时,就瞄准跨国公司,以相同的性能、优化的服务而略低的价格,立足中高端市场。在市场、资源全开放的竞争领域,民营企业因其对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和迅速行动、决策能力,极具竞争优势。
三一通过加速进军国际市场的步伐,成功地化解了调控给企业造成的危机。这也给业内人士以启示:企业的生存决不能依赖于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纵然中国工程机械是最具发展活力的市场。相反,在充分开发国内市场的同时,开拓国际市场,当局部市场受到影响时,其整体经营状况就不会因此有太大的波动。业内许多国际知名企业都是如此运作的,如卡特彼勒,其本土销售额不到总量的25%。
鸡蛋不放一个篮子里
从1993年研究混凝土输送泵开始,三一重工进入向来只有国企涉足的行业——重型机械制造领域。如今,三一重工的拖泵和泵车产品已经占到国内市场40%的份额,是国内惟一生产50米以上臂架泵车的企业,2003年该公司泵车产销世界第一。
然而,混凝土机械市场的成长空间毕竟有限。2004年初,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在年度经营报告中明确了加强工程机械的十六字方针,即弱品做强,强品更强,全面进入、全面整合,伺机在压路机、摊铺机、平地机、旋挖钻机、挖掘机、推土机和搅拌楼等产品上大做文章,全面进军国内工程机械市场。
市场印证了三一的先见之明。近期,面向房地产行业的泵送机械市场受宏观调控的影响较大,而对应于交通建设的路面机械市场所受影响较小。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大大地提高了企业的抗震性。
在这次展览会上,三一重工推出了占据四个展位的路面机械,均为高端产品,尤其是摊铺机和沥青转运车,这也是三一一贯的风格。但据透露,三一近期定位有所调整,要关注中低端,发展全系列的产品。做全系列也好,跳出混凝土机械做路面机械也好,道理都是一样的: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抓住时机练内功
作为商品,重工产品对质量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而服务作为质量的延伸,对工业企业来说,意义也是非同凡响的。
日前,三一重工几千名员工目睹了这样一幕场景:刚生产出来的一台37米二代泵车和一台Ⅲ型拖泵,个别不合格的零部件当场被销毁,此次质量事故的相关负责人也受到处分。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经常强调:质量是企业价值和尊严的起点,是惟一不可妥协的事情。
刚刚完成百米冲刺的人,在下一轮猛跑之前需要慢跑或是走路来调整呼吸和心率。宏观调控给了工程机械行业这样一个机会,而三一重工紧紧地抓住了它。三一在行业增速放缓的境遇中,乘机作内部调整,加强管理,使产品质量和服务更上层楼。
当然,任何企业要想在市场上长期立足,质量和服务都是必打的牌,三一也不例外。多年以来,三一相继通过了多项质量认证体系,成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知名品牌。而在服务方面,三一号称其提供的是不惜代价的保姆式服务,集团设有16个销售服务分公司,100多个营销服务网点遍布全国各主要经济城市。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