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燃机行业而言,2003年可谓是一个“黄金年”,旺盛的市场需求推动着几乎所有业内企业隆隆前行。这一年行业总产值出现了大幅上扬,有了年产值超过50亿元的排头兵企业。然而综合各方情况,从证券交易所到业内专家、从主机厂到普通用户,大家仍将目光聚焦在我国历史最悠久且最注重产品核心技术的企业———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身上。这不仅因为上柴股份在2003年的销售量较上年又增长了一倍多,而且在当年11月底的三天之内,上柴连续与世界500强中的三家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并因此成为中国第一家获得柴油机核心技术的企业。许多媒体把我国内燃机行业的2003年,誉为“上柴年”。
2004年一开局,在核心技术方面取得先机的上柴公司立即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发展势头,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57.8%和88.5%,远超出市场的预期。
“以领先的核心技术作为最重要的产业驱动力”———这是上柴公司发展思路的精髓。正是在这样一种“领先驱动”的战略下,上柴公司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市场环境下,都呈现出强大的发展动力。
一个写在上柴人心中的词
———狄赛尔精神
在上柴占地82万平方米的厂区内走一圈,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是路边的指示牌,还是墙上的宣传板、布告栏,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就是———“狄赛尔精神”。请教任何一个上柴人,他都会非常清晰地告诉你这个词的含义:狄赛尔精神就是创新精神。几代上柴人坚持并始终认定这样一个信念,那就是不惜一切也要得到未来发展中的最核心技术!
1892年,德国工程师鲁道夫·狄赛尔发明了柴油机,从此让动力技术迈入了一个新纪元。如今,柴油机已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狄赛尔的创新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上柴人,上柴人立志永远保持在技术上的领先与创新活力,而他们也一直在实践着。从1953年8月正式定名为上海柴油机厂后,上柴人便开始自行设计和制造柴油机。1958年,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完全国产化的6135柴油机在上柴诞生,开创了中等功率高速柴油机制造的先河。此后,上柴在自主技术创新方面始终没有放慢脚步:1981年试制完成第二代B6135柴油机;1986年自行开发了具有先进水平的D6114柴油机;1998年与奥地利AVL研究所合作,开发排放达到欧Ⅱ标准的D6114B型柴油机,其技术指标达到同期世界先进水平;进入21世纪,上柴投资近5亿元的D6114制造基地投入全面生产,柴油机年生产能力迅速突破6万台以上。
2003年,经过三年多的准备和艰苦谈判,上柴公司与日本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日本电装株式会社达成合作,获得了柴油电喷共轨技术;同时,与日本三菱公司合作,又将核心部件增压器方面的先进技术纳入囊中。这一系列的国际合作,在极快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更使上柴的任何一款产品都得以支持主机厂的需求,从而拓展出广阔的市场空间。
一位业内资深专家这样评价:“上柴与日本企业的合作,为中国内燃机行业获得柴油机核心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动力机械行业是一个高技术含量的行业,厂商之间的国际竞争,好比是围棋高手竞技,也许开始可以凭一时之勇夺城拔寨,但要想中盘决胜,更多的是实力的较量。这种实力体现在柴油机上,就是核心技术的获得。”
2004年,面对新的宏观经济调整和环保政策法规的出台,上柴人极其冷静而客观地看到了自己的机遇与挑战。他们意识到,随着国内同行产品和核心技术竞争日益激烈,上柴目前技术系统的现状已远不足以适应,必须传承“狄赛尔”的创新精神,迅速地、综合性地、全方位地、战略性地对技术创新工作进行整合和塑造,从战略高度明确未来3-5年内产品及核心技术的发展目标;清晰技术系统的定位及作用,整合现有运行机制;全面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利于科技人才成长与稳定、快出科技成果。
为此,上柴制定出更加严格和明晰的技术创新总体目标———“从公司总体做强的战略发展出发,围绕跨越式发展要求,以市场为导向,瞄准柴油机行业科技前沿,以国际品牌产品技术为标杆,明确公司产品发展战略,确立关键核心技术,整合技术创新体系,加速科技人才成长,全面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为把公司建成国内最优秀、国际上有比较竞争优势的一流动力企业提供技术保证。”
这,就是“狄赛尔精神”,创新不息、拼搏不止。
永远领先对手一步
在我国柴油机应用市场上,上柴公司的产品一直保持着一个大家公认的特点:配套能力强,技术含量高,而且公司的技术支持能力很强。这使得上柴的产品总是能领先对手一步,形成在市场竞争中最具杀伤力的利器。
一位与上柴合作多年的代理商始终坚定地信任上柴产品,“因为,这是柴油机未来的发展方向。”他说。
据上柴公司总经理白洪法介绍,近年来,上柴通过一系列的内部整合与管理体制的变革,始终坚持建造一个国际化的柴油机生产制造基地,上柴地处上海这样一个有着深厚工业化大生产背景的地方,人才与技术优势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因此,注重产品的高技术含量,永远在技术上领先同行业,是上柴人的不懈努力与追求。同时,上柴不仅把竞争放在国内市场,而且利用自己的产品、技术、地域优势,上柴与整机厂一道结成战略联盟,超越低层面的价格竞争,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
“我们要成为国际工程机械行业的首席动力供应商和重型汽车的主要供应商!”———白总的话语掷地有声。
通过近段时期的不断调整,上柴的产品结构可谓有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重大变化,特别在变型配套方面,上柴着力为用户提供宽配套、技术含量高,具有个性化、差异化竞争能力的产品。上柴目前拥有D114、C121、G128、P11C、J08C、105六大系列,14个产品平台,这14个平台可以覆盖60-420马力,最高可满足欧Ⅳ排放。这样,大到200吨的推土机、平地机、水泥泵车等大型工程机械,小到收割机、小型运输车等,均有上柴品牌的柴油机相对应,配套零件的开发和生产周期也相当紧凑。
2004年,上柴进一步对现有产品进行扩展、更新、维护、持续改进,确保提供的产品有最高的品质、最大的价值。仅针对D114这一个系列产品类型,上柴的工程师们就针对不同整机市场的特点,改进开发出“50新秀”、“50超越”等多个产品;为了满足整机对大扭矩的需求,同时进一步提升动力储备,上柴在现有的成熟产品114系列的基础上,通过扩行程和利用先进设计手段进行大量的优化设计,又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产品系列———D9。
2004年,写在上柴销售计划中的柴油机销量数字是:10万台。对这个目标,所有上柴人都显得信心十足。因为无论是工程机械行业的哪一类客户,无论是中、重、轻型汽车中的哪一种车型,都能在上柴找到最合适的发动机产品。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满足用户的需求,上柴已开发和正在开发2年、3年乃至5年之后用的前瞻型新产品,以及针对客户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打造坚实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
应该说,上柴的“领先驱动”战略得以长期推行并成为核心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其坚实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在上柴,技术研发、定型生产、市场销售、零部件配套、客户服务、信息反馈等所有环节一一相扣,形成一个稳定坚固又灵活有力的循环圈,技术创新成为一种理念,被贯彻和执行在这个圈的高速运转中。
管理体制,是上柴技术创新的组织保障。今年,上柴在原有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整体目标:建立能有效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技术研发、技术成果辐射并应用到各个实体的外部的研发应用网络;优化有利于知识和技术的积累,核心技术的形成和保护的层级分明、职责明确的内部组织结构;健全产品和技术从决策、规划、研发、应用中总工程师领导下的产品和技术责任制和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研发流程、快速反馈机制。
人才,是上柴技术创新的真正源泉。为始终保持一支充满创新激情和适合企业发展的团队,上柴进行了缜密细致的人才引进、培养规划,制定了精确的人力资源发展计划。针对企业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需求,上柴勾画出培养“三个梯队”的蓝图:第一梯队———培养一批具有经济战略眼光的国内一流技术专家,学术带头人,其专业知识信息度要达到国内外柴油机专业知识一流水平。第二梯队———培养一批具备专业深度位于全国同行业知名的高级专家层次,具备较强的应用转化能力的35-45岁左右的中坚力量。第三梯队———培养一批具有敬业精神、钻研、创新精神的具备项目管理综合能力的青年技术人才。
上柴员工的办公电脑中有一个统一的“屏幕保护程序”:一台隆隆作响的大型柴油发动机。它似乎在时刻提醒着上柴的员工:以创新为核心的狄赛尔精神,是上柴前进与发展的永不滞懈的动力。
■编者按
对于中国的内燃机行业来说,2003年是一个“黄金年”。旺盛的市场需求推动着几乎所有业内企业隆隆前行、行业总产值大幅上扬;而这一切并没有左右上柴人的目光和脚步:在当年11月底的三天之内,上柴连续与世界500强中的三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并因此成为中国第一家获得柴油机核心技术的企业。是什么使这家历史悠久的企业荣辱不惊、坚韧不拔?本刊从这一期起将刊出系列文章、带领读者去探究上柴发展的“源”动力。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