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工作日接连印发煤钢去产能配套文件,中央去产能力度空前。
继4月14日和15日,国土资源部及人社部分别下发相关配套文件之后,4月18日,安监总局发布《国家安全监管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煤炭去产能配套文件第三发:276天工作日严控超产
该文件主要从重新核定煤矿生产能力,落实276天工作日以及加强超产监察力度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提出停止新增产能煤矿的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产能核增工作、按照276天工作日制度重新核定生产能力、通过落实276天工作日制度严控超产等措施。
“从目前情况来看,本次文件的落实力度很大。”卓创资讯煤炭分析师耿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当前煤炭行业低迷、煤企持续亏损的状态下,煤炭企业自身的限产意愿也比较强。”
不过,严控超产、停止核增之余,复产弹性风险与原规划产能的释放这些问题也需警惕。数位不愿具名的煤炭企业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一方面,削减的产能并未真正退出市场,恢复生产的弹性很大;另一方面,今年仍会有部分矿井投产。“山西省原先规划的产能远远大于需求产能,几乎还有一半产能没有释放出来,这些矿井正在投产的路上。”
严控生产天数
“276天工作日制度”是《意见》中的高频亮点词。
《意见》提出,全国所有生产煤矿按照276天工作日重新核定产能,即对现有生产矿井直接按原产能乘以0.84取整数核定。中央企业由国家煤监局负责,其余由省级煤监局负责,在4月30日前完成所有生产矿井产能核定。
同时,《意见》强调,通过落实276天工作日制度严控超产,对存在重大隐患煤矿依法责令停产整顿。《意见》要求各地煤矿安监部门及相关机构加大执法力度,及时掌握生产动态,加大休假、休息日停产期间监察力度。
对于新增产能煤矿,《意见》也予以坚决限制,原则上要求三年内不再进行煤矿生产能力的核增,有效杜绝未来三年新增产能或既有产能通过重新核定增产的可能。
“从控制生产天数来控制产能,是一个最为有效的方式。”前述不愿具名的煤炭企业内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已有大部分煤企停止了节假日生产”。
同煤集团宣传部相关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前山西省已经下发了《关于加强全省煤矿依法合规安全生产的紧急通知》,要求煤企严格执行276天工作日制度。“目前同煤集团正在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周日全部停产。”
记者了解到,由于煤矿停产并非简单停工,还需要保障通风、排水等配套设施以及重新安排人员班次等一系列工作,所以同煤集团也正加紧研究276天工作日制度执行的相关配套措施。
据了解,自4月1日起,已有90%以上的山西煤企开始执行周日休息的用工制度,其他省份煤炭企业对自身矿井的清查与限产也动作频频。“山东各矿已开始轮流检修,产量较低;陕西神木地区的地方政府则对炸药审批严格,部分煤矿被要求限产,目前仍有部分炮采煤矿未复工。”耿珍介绍道。
“该文件对产能监管要求较为严格,同时对超产矿井进行停产整改,措施较为强硬,可以有效督促行业同时减产。”申万宏源(8.74, -0.01, -0.11%)煤炭团队研究报告指出,“如果严格按照276天工作日执行生产,按照目前全国生产矿井42亿吨的规模来计算,将减产约6.72亿吨。目前煤炭行业产能过剩仅4.5亿吨,如此一来,行业有望出现供给偏紧的局面,煤价将可能出现回升。”
漫漫去产能路
停止产能核增容易做到,但去产能的逻辑关键是,如何控制超出的产能。
从理论上而言,核减生产能力的政策如若得到严格实施,将大幅缓解过剩产能压力,但这些削减的产能并未真正退出市场,产能恢复生产的弹性很大,具有不稳定性。
复产弹性取决于多个因素。中债资信煤炭行业分析师魏媛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276天工作日制度将压低煤炭企业实际产能利用率、推高单位生产成本,长期而言对煤炭企业无益。此外,这项政策的监督成本也较高,有成本优势的煤企有超产的冲动。”
因此,在魏媛媛看来,大型煤企遵守政府限产规定并实行减产,可能在短期内对煤价会形成一定支持,但实际影响取决于政府限制超采政策的执行效果。并且,煤价一旦反弹,限产政策的实施难度会加大,恐怕难达预期。
不过当前煤炭企业反应积极。同煤集团内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企业角度来看,国家去产能是为了保障煤炭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有好处。因此,尽管目前实行的周日停产会增加企业运营成本,“但这只是一个过程。”
已有煤炭企业开始了行动。“神华集团今年已经做出12个煤矿、大约3000万吨的去产能规划,淘汰那些生产成本高、煤质差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煤矿。在过去两年里,神华集团已经累计减产9500万吨。淘汰掉不健康的产能后,有助于煤炭产业升级和发展。”耿珍表示。
除去复产隐忧之外,已规划未投产的潜在产能,也令业内人士忧心忡忡。“山西省现在有1053座煤矿,但实际投产的煤矿仅有500多座,将近一半的规划产能还未投入使用。”煤炭企业相关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而在仅投入一半产能的背景下,产能过剩问题便如此突出,由此可见去产能所需力度之大,或将超出许多人的想象。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