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热门搜索: 起重机 | 挖掘机 | 装载机 | 泵机 | 压路机
星邦智能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分析
山工机械
工程机械产业持续困顿 徐工为何执着坚守?
www.6300.net   2015-10-17  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王民的演讲结束了。当久久回响的掌声平息之后,他开始接受现场嘉宾的提问。果然,一位嘉宾起身后抛出了这样的问题:“这几年中国工程机械产业非常低迷,是什么让您能够有坚守工程机械主业的决心?而作为一个传统产业,中国工程机械究竟存不存在一个天花板?”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的这一提问来自在座的所有嘉宾。这是2015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大会暨50强峰会的现场,齐聚着来自全球工程机械产业的领军企业家和行业精英。众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台上的王民——这目光中掺杂了疑惑和期待。他们在等待着这家中国工程机械龙头企业的掌门人给出自己的答案。

  在王民作出回答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此时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处境:进入2015年,行业形势越发严峻,市场需求仍在萎缩,行业利润持续下滑,企业间的竞争愈发激烈残酷……虽然已处于低谷,但不少人仍给出了这样的预判:还没到触底的时候!短期来看,中国工程机械产业还将继续下滑。凛凛的寒风让不少从业者心灰意冷——产业复苏究竟要等到什么时候?工程机械产业是否已经没有了可开拓的空间?继续走下去还会遇到怎样的困难?未来的出路又在何方?盘桓于心底的疑问和现实中的压力让不少人萌生退意;而与此同时,优胜劣汰、兼并重组的暗潮也在业内悄然涌动……“哀鸿遍野”这个词也许太过夸张,但不少人失去信心、困惑迷茫确是不争的事实。

  走,还是留?留下来,又该怎样面对困境、开启转型之路?迷茫徘徊之际,人们总习惯于把目光投向那些优秀的榜样,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经过理性而全面的分析之后,王民作出了坚定的判断:“市场环境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坏,转型之后的工程机械大有可为!”为此,他高举起“坚守主业”的大旗,决心带领着徐工坚定不移地向着未来开拔、向着珠峰登顶。

  在灰暗氛围的笼罩之下,这面旗帜显得分外亮眼。

  一位奋战45年“老战士”的自白

  事实上,“离开”的念头不仅发生在诸多小企业身上,一些行业领军企业近年来也在进行着“去工程机械化”的转型。

  比如,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为中联的转型制定了“2+2+4”战略,即立足于产品和资本两个市场,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产业和金融两个融合,倾力打造工程机械、环境产业、农业机械和金融业务四个板块。目前,工程机械业务在中联重科总体业绩中的占比已从原来的100%下降到了现在的60%,其他三个板块占比为40%;未来,詹纯新强调,工程机械业务在中联整体业绩中的占比还将进一步下降。

  三一除了工程机械之外,还进入了港机、风机、石油机械等领域,甚至生产数控机床和压缩机产品,向着装备制造业的多个领域广泛撒网布局;此外,三一还参与发起成立了三湘银行,打造出一个金融业务板块。

  而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老大,徐工选择了坚守工程机械阵地,继续奋战下去。或许,这正是人们对此感到疑惑和好奇的所在:在行业持续困顿、众人纷纷酝酿“离开”之际,究竟是什么样的勇气和决心使得王民擎起了“坚守主业”的大旗?而在这面旗帜下,毅然前行的徐工又在进行怎样的转型与变革?

  站在台上的王民,用一种饱含了激情的语气回答了这一问题:“作为一名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打拼了45年的老战士,我始终没有放弃这个行业,原因有两个——第一,这个产业是有基础的。中国工程机械产业是中国装备制造行业里最有活力、最具竞争力、进步最快的一个产业,因为这个产业没有受到任何保护,都是在竞争和挑战中成长起来的;而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企业也是最有生命力、基础十分厚实的,所以我对这个产业厚实的基础很有信心,尤其是对于徐工特有的文化、价值观非常有信心;第二是因为这个产业仍具有极大的机遇。”

  对于困顿行业中所潜藏的机遇,不同的人似乎有着不同的捕捉。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侯云春副主任在峰会上指出:“我认为对于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来说,至少存在着这几大机遇——第一,在鼓励消费拉动的同时,国家也将进一步发挥投资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最近国家在用PPP模式来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相结合,加快重大项目的投资建设。仅五月份国家发改委公布的PPP项目就有1043个,总投资达1.97万亿人民币,我相信,这轮投资会进一步拉动工程机械的发展;第二,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目前还不高,必将持续推进,大家也不要只盯着地上的高楼、道路,我们的地下其实欠账很多,需要加快城市管网改造;第三就是“一带一路”战略,这对于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来说,是加速走出去的好时机;第四,行业当前的处境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是一个加速企业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的绝好时机,这对于优势企业来说是低成本扩张的好机会。”

  而王民则在他的演讲中这样分析当前工程机械产业的处境:“现在市场出现的大幅下滑,实际上是从原来那种过度虚高状态高位跳水,里面压缩掉了很多泡沫,所以我们才会感觉到掉落得太快、太严重。但我们要冷静,要理性地思考和分析——超高速增长结束了,但市场需求真的完全没有了吗?市场真的有我们预想的那么坏吗?我认为不是。目前的状况只能说明行业之前不够理性,并不代表未来没有空间。从国内市场看,需求还存在,而且规模可观。”

  而他所论述的机遇,某种程度上却有着多重意味——“产业机遇体现在哪里?比如客户对制造商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是质量的可靠性、服务的及时性等等,更有着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这些客户的需求是需要我们去满足的;再比如,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而除了国内市场,全球待发展的国家和地区还非常之多,还有许多客户需要我们给他们提供产品;”他略一停顿,随即说道:“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还没有进入一些领域,什么领域?就是卡特彼勒、小松、日立等国际巨头长期占领的领域!这些领域我们还没涉入,所以机会还多得很。因此,中国工程机械产业还没有到天花板,只是需要转型升级、调整结构,需要我们在改革创新上走出大步!”

  激昂的声音尚未落下,热烈的掌声再次响彻整个会场。到此,现场的嘉宾们似乎终于可以明白徐工执着地“坚守主业”的原因了:除了经过理性分析之后认为“工程机械大有可为”之外,在王民和全体徐工人的身上还有着一种根植于心底的信念和情怀——中国的工程机械企业还没有真正战胜那些国际巨头;世界上诸多欠发达地区还需要工程机械产品来建设更美好的家园;“珠峰登顶”的信念和目标还没有达成;客户越来越严苛复杂的需求还没有被满足……徐工怎么能停下脚步、抛却执着?徐工所一肩担起的,是振兴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冲向全球工程机械产业最高峰的使命,这挥之不去的使命感使得王民和徐工既从未彷徨,又无暇他顾、无暇停歇,一直在专心致志地勇往直前。

  似乎可以简洁地归结为一句话:既然尚未做到最好,那就没有理由放弃。在王民所擎起的“坚守主业”的大旗上,其实一直都有着这份炽烈情怀和执着信念的底色。

  坚守之道

  那么,到底徐工是如何坚守的呢?

  王民对于坚守的阐述被定义为徐工的“可持续发展构想”和“变革转型价值观”。他指出:“必须要保持洞察力、信念力和战略定力,做到坚守、改革、创新和国际化‘四位一体’,打造徐工发展的源头活水,矢志不移、勇往直前地攀登全球工程机械产业最高峰。”

  身处持续下滑、“人心思变”的行业环境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持自己的信念力和战略定力。为此,王民和徐工大力倡导“新工业精神”——这是一种“理性的可持续发展思维,是锚定目标、耐住寂寞、穿透到底的务实和专注,是不投机取巧、不懒惰懈怠、不脱离实际、不半途而废的执着和专业,是精准无误、严密周到的严谨和极致,是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境界和追求。”有了这种定力和精神,才能不被外界环境左右;而前行的路上,也就有了十足的底气和清晰的奋斗目标。

  挫折和困境容易让人变得慌乱。但有了定力的徐工,却清醒地明白自己所面临的挑战。在这些挑战中,王民特地提出了两点:一是怎样更好地满足客户越来越复杂而多样化的需求;二是如何与国际巨头展开对决。

  “升维与降维”

  对于第一点,王民提出了“升维和降维”的应对策略。所谓升维就是从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从以产品制造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模式向基于产品提供成套解决方案转变;而降维则是指持续聚焦产品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我常讲坚守,坚守不仅指徐工坚守工程机械主业,不被其他利益所诱惑;坚守还指我们聚焦、紧盯、力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产品、技术、制造,一点一点做到全球产业的‘珠峰登顶’。”王民铿锵有力地说道。

  熟悉的人都知道,徐工拥有行业最全的产品线,涵盖了14大门类70大品系,总计近500种产品,从零部件到主机都能自主专业化生产,可以为客户提供起重成套设备、道路成套设备、土方成套设备、混凝土成套设备、基础桩工成套设备、矿用成套设备、森工成套设备等多种作业环境下的成套解决方案。而且,徐工为客户提供的解决方案更为密切也更为融合——“比如对于建设施工企业而言,当他们在出台施工工艺的同时,徐工也随之深度介入,利用自身在工程机械制造方面的能力,和建设企业深度融合,为其提供更加及时、贴切的成套设备解决方案。” 徐工机械副总裁、进出口公司董事长孙建忠曾如是介绍说。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对产品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徐工还开发了多种适应性产品。每当布局一个新市场,徐工都会充分考察和了解当地客户的独特需求,为之提供称心如意的产品。比如,在俄罗斯等中亚地区,因为低温酷寒天气较多,徐工专门研发了高寒起重机产品;东南亚地区由于大多数地方施工区域狭窄,起重机附臂必须放在吊臂底下才可以适应当地的施工环境,因此徐工专门研发了腹置副臂系列专用机型,并且加大了空调,全面改进了液压油等,以更好地适应当地湿热的环境;在土耳其,徐工进行了适应性改进后的XR系列旋挖钻机不仅增强了主机性能,而且配置了高端驾驶室、大屏显示器及一键式辅助动作操控模式等,更好地满足了当地客户对操作便捷性和驾驶舒适性的需求……

  而在产品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上,多年来徐工一直不遗余力。全球最大的4000吨级履带吊、1600吨全地面起重机和世界首创的轮履两用概念起重机、39吨压路机以及追赶国际一流水平的电控变速箱和湿式驱动桥等核心零部件……这些主机和零部件产品无一不在展示着徐工的技术创新水平和高端制造能力。事实上,如今的徐工已经拥有了引领行业的技术优势与研发能力,拥有国内一流的工程机械研发机构和科研团队,迄今累计掌握的核心技术超过百项。2014年,徐工获得了号称有中国工业界“奥斯卡”之称的“中国工业大奖”,成为工程机械行业唯一获此荣誉的企业;而就在本次峰会上,徐工还独得年度起重机产品“最佳创新奖”、“最佳市场表现奖”等两项大奖。“行动上,我们要多管齐下,多箭齐发;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尤其是技术、产品上的创新,在全球对标赶超突破。”王民如是说道。为此,徐工在经济放缓之下将持续加大研发的投入强度,并开启“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持续关注智能制造、绿色发展等新技术,进行“互联网+”的持续创新,并将这种创新实实在在地转化为新产品、新项目。

  打造“全能冠军”

  一方面在加速企业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努力突破最后10%的产业登顶技术,另一方面,王民也敏锐地感受到了来自国际同行的更为激烈的挑战——“近年来,世界级的企业不断推进战略转型,从高端向中低端下沉,在中国市场上大力推进本地化;与此同时中国制造商通过技术、产品升级向高端市场冲击;可以说国内外最强的企业现在已经正面相遇,一场全球工程机械产业的对决已经开幕,未来产业格局和竞争态势,很可能会就此改写。”王民如此分析道,他的语气中充满着一股战斗的激情。他认为,这种国际间的激烈竞争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产品层面,而是包括产品、品牌、营销、服务体系等等在内的全方位竞争,因此必须要打造“全能冠军”。为此,王民为徐工产品新的定位是要打造“用不坏的产品”、“不一样的产品”,要让客户喜欢,用的舒心、放心、安心。“我们希望留给用户的体验:产品是一流的,价格是合理的,服务是其他人都比不上的。更重要的是,能代表中国品牌的品质和文化,能想到中国人的真诚和厚道。”他意味深长地说道。

  而在这场激烈的“遭遇战”中,徐工已经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力——300台大型挖掘机出口海外,200台滑移装载机搭船出海,50台混凝土搅拌车走出国门……捷报频传的徐工成为全球工程机械巨头方阵中不可小觑的竞争力量。在欧美等高端市场,徐工已经和全球领先企业正面交锋:起重机打造全球第一品牌,压路机批量出口美国,国内最大吨位挖掘机油缸远销澳大利亚,桩工设备在土耳其市场占有率第一……毋庸置疑,这家中国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已经“亮剑”。

  坚守、改革、创新、国际化

  清晰地明白自己所面临的挑战、并竭尽全力迎接来自客户需求多样化和国际巨头激烈竞争的挑战,这让徐工在行业困顿期不仅不彷徨、不退缩,反而焕发出了更加强烈的竞争勇气和奋战激情。而王民还敏锐地洞察到,在如今的行业整体环境不佳的形势下,“中国企业必须主动发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方位的大改变、大升级”。为此,他为徐工制定了“坚守、改革、创新、国际化‘四位一体’”的宏大战略。这“四位一体”,也即是徐工在“坚守主业”旗帜下的深层次变革。

  “坚守”的信念必须毫不动摇;而具体说到“改革”与“创新”,除了前述的“从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和加快产品技术创新之外,王民还强调,徐工要从过去的高增长模式中彻底走出来,创新制造工艺、管控模式、营销策略和服务方案,扭转并创新营销模式、商业模式,完善产业链体系,加强精细化管理和科学体制的搭建;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紧扣国家大力推进国企改革的有利时机,坚决大胆地将集团层面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向深水区,稳健持续地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创新”方面,王民指出了三个方向:一是将军工、环境等新产业作为徐工的新增长点,进一步提升徐工的高端制造、智能制造能力和新材料应用能力;二是在已经具备优势的高端装备制造方面,如4000吨级履带吊、400吨矿山挖掘机、12吨装载机、我国第四代成套智能筑养护机械等,继续夯实和增强竞争力;三是积极拥抱“互联网+”潮流,持续突出物联网、云计算、数字化、虚拟化、智能化等新技术、新理念在企业的推广和普及,以信息化为抓手,实现在研发平台、制造平台、采购平台、市场平台等方面的资源共享,突破一批占据行业制高点的高端产品和核心专有技术,打造出现代化、智能化制造体系。

  而在“国际化”方面,徐工早已展开了征程。徐工巴西工厂可以视为徐工海外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的5月20日,访问巴西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听取了徐工巴西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岩松的汇报后,赞扬道:“徐工集团在巴西做得很好,你们要争取更好!”

  事实上,徐工从2010年起就已加快了对外投资的步伐,目前在研发机构、销售网络、产业基地布局等方面初步形成了全球化的布局:在欧洲、美国、巴西和国内的上海、南京等地,徐工建有研发中心;在德国、美国、巴西、印度等国,徐工建设了生产基地,此外,徐工还收购了三家欧洲公司,德国施维英、德国FT公司、荷兰AMCA公司;营销体系方面,徐工现已建立了优质而高效的全球营销网络,在海外拥有280多个一级代理商,产品覆盖世界173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金额连续多年位居国内行业前列。

  而“一带一路”战略的出台,无异于一只快鞭,促使着徐工这匹快马在海外市场上纵横驰骋。孙建忠介绍说,在“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中,徐工的产品已经出口到了48个国家,出口额占全部出口总额的76.1%;渠道覆盖了42个国家,一级经销网点达到80个;拥有乌兹别克斯坦、马来西亚、波兰、哈萨克斯坦4个合资和组装工厂、16个办事处、300多个服务网点和155个备件网点。未来,徐工将持续推动国际化这一核心战略,紧扣“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铺开,深耕做细海外市场——“国家经理”、代理渠道、服务网络、备件网点、分区域KD工厂全面到位。

  精神灯塔

  “我们是中国与全球工程机械产业大转折时代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我们不仅亲身经历着这场巨变,甚至在亲手推动着这场巨变。全球工程机械产业带给中国多大挑战,也就会赋予中国多少机会;面对这场史无前例的机遇,我们必须一往无前,全力以赴,保持我们特有的洞察力、信念力和战略定力。”王民在演讲的最后意味深长地说道。

  他的信念与情怀、他所高擎的“坚守主业”的大旗、以及他关于徐工在“坚守”中的转型的阐述,无疑为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继续前行,注入了一股强劲的力量。迷茫彷徨中的人们看到徐工坚毅前行的身影,似乎开始明白,这个产业的中流砥柱还在;而他那顽强攀登的姿态,似乎也正预示着这个产业的明天。

  因此,在当下的产业困顿之际,徐工的坚守具有了更为宏大的意义——这种意义已经溢出了某家企业自身,扩展蔓延成为关涉整个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未来图景的精神风向标;而坚守中的徐工也已经成为一种精神资源,激励着无数行业同仁迎战困难、一往无前,为这个产业的明天继续奋斗。或许正因此,在峰会结束后的颁奖晚会上,王民与柳工集团董事长曾光安、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一起被授予了中国工程机械“最具影响力产业领袖奖”。

  授予他的颁奖词是这么写的:

  “在产业最波动,人心最彷徨,未来最不确定的时候,他以一个领袖应有的情怀与担当,大声呐喊“坚守产业”,砥砺前行,成为整个行业的精神灯塔,提振着所有人对未来的信心和渴望。

  40余年间,虽然历经无数浪潮,穿越数不清的大开大合,但他从不会被流言左右,被资本诱惑,被利益驱使,被困难裹挟;他的视野,他的智慧,他的毅力,他的耐心,他的行动,无一不在展示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宏大格局与不凡抱负!

  在带领中国企业推开全球5强大门之后,他再度出发,带领徐工踏上挑战世界工程机械三强之路。”

  接过奖牌的时候,王民那坚毅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只是这笑容中并非全是愉悦;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其中还有着一种蓄势待发。

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打 印    关 闭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list_info_D1
list_info_D2
更多>>专题推荐
关于6300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版权信息 | 法律顾问
客户服务:6300@6300.net 服务热线:0754-88363699 商事QQ:1594591502
工程机械信息网 Copyright[c]1999-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头市九鼎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045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