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作为武钢防城港钢铁基地的第一条生产线,2030毫米冷轧厂酸轧产线试车成功,标志着武钢防城港项目已经进入投产准备阶段;而宝钢湛江项目一号高炉也计划9月投产。
由此,武钢防城港、宝钢湛江两大千万吨级的钢铁基地破壳待出,成为我国钢铁产业布局沿海的又一重要棋子。截至2015年5月底,武钢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0.33亿元,宝钢湛江钢铁项目累计投资270亿元。
2005年,武钢集团与柳钢集团共同申报防城港千万吨钢铁项目;2006年,宝钢集团联合韶钢集团、广钢集团,申报湛江港千万吨精品钢铁基地项目。从十年之前的申报,到2012年获批,再到2015年投产,武钢防城港、宝钢湛江钢铁基地共同历经十年磨练。而这十年,是中国钢铁产业飞速发展的十年,粗钢产量从2005年3.5亿吨,上升到2014年8.23亿吨,十年间中国钢铁产量增长4.7亿吨,保持年均10%的增速。
当前,中国钢铁产能膨胀,据中钢协统计,2014年我国粗钢产能高达11.4亿吨。摆在两大钢铁基地面前的挑战是,投产即迎来中国钢铁消费的滞涨期,甚至是回落期。中钢协统计,2014年中国的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下跌3.4%至7.38亿吨,是30年来的首次下降。《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我国中远期粗钢消费量的最高峰,可能出现在2015年至2020年,目前看,中国钢铁消费增量空间已极其有限。
武钢和宝钢布局两广沿海地区,未来潜力巨大
首先,符合全球钢铁产业的沿海发展模式。
从全球钢铁产业迁移轨迹看,从欧美国家再到日韩,再到中国,国际钢铁企业纷纷布局沿海。有统计显示,2008年欧盟地区的沿海沿江钢铁产能1.62亿吨,占总产能的60%;而韩国、日本钢铁企业基本100%建设方是港口。国际钢铁产业为何布局沿海地区,从武钢建设防城港的经济性测算中可见一斑,武钢防城港项目,原料铁矿石通过防城港上岸,比从武钢本部上岸每吨节约运费200元以上。
我国一直希冀借助沿海钢铁项目,发挥沿海优势,资源、能源以全球配置为主,实现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竞争力,推进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2009年钢铁产业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到建成曹妃甸钢铁精品基地,通过淘汰或减少现有产能,建设湛江、防城港、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及宁波钢铁续建项目。
目前我国沿海、沿江钢铁企业产能合计1.217亿吨,即便算上目前宝钢湛江、武钢防城港、山钢日照港等9家累计9500万吨的沿海项目,沿海项目的占比也未超过三分之一。沿海钢铁基地建设滞后。
其次,为占领国际市场打下提前量。
发展沿海钢铁精品基地,除了调整产业布局,重要意义还在于着眼未来,适应未来数十年我国的钢铁需求变化,并为未来钢铁出口做准备。
中国已是全球最重要的钢铁生产国,产量占据全球的一半,钢材出口量保持增长,占总体产量的比重平稳上升,2010年钢铁出口占比7%,2013年为8.4%,2014年出口占比高达13.9%,2014年,净出口量八千万吨(2014年进口钢材1443万吨),这一量级已经和美国、韩国的钢铁产量相当。
目前,钢铁基地布局华南等沿海地区,就是提前布局出口,随着我国钢铁消费进入增长顶弧区,我国钢材出口量将增加,沿海钢铁基地未来将成我国钢材出口的主力军。
武钢防城港、宝钢湛江这两个项目,出口优势在于紧邻东盟和印度,南亚和东南亚,是未来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是未来重要的钢铁消费地区。进入今年一季度,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钢材需求大幅增长,统计显示,2015年1季度,南亚国家中的印度、巴基斯坦,从中国的钢材进口量分别同比增长207%和124%;东南亚国家的越南、印尼、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同比分别增长134%、114%、46.5%、78.7%、78.4%和77.1%。
武钢防城港、宝钢湛江这两大钢铁基地,主营板材品种,建设精品钢材基地,在国内消费升级的拉动下,以及外部“一带一路”南亚和东南亚出口增长的带动下,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的技术标准,将成为中国钢铁全球化布局的重要起点。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