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玉台在12月15日召开的“2008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报告会”上表示,明年我国经济总供求关系可能发生转变,即从总体供求平衡、局部产能不足,转变为总体供求平衡、局部产能过剩。
张玉台认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有以下五个方面。首先,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平稳增长,投资反弹压力加大。今年1-10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9%,增速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各月份增速也比较平稳,但仍然处于高位。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从5月份的6.1%上升到10月份的26.5%,逐月提高。由于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先行指标,它的增长必将推高后续的投资增速,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压力加大。人民银行开展的调查也显示,第3季度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景气指数达到10年来的最高值,显示出企业内在投资冲动仍然较强。
其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消费需求旺盛。今年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105亿元,同比增长18.8%;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16.4%,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名义增长率。消费的增长主要归因于城乡居民收入和就业的增长。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3.2%,增幅高于上年同期3.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4.8%,高于上年同期3.4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100万人。
再次,国际收支顺差继续扩大,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今年1-10月份,全国进出口顺差达2123.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9%,超过2006年全年1775亿美元的顺差总额,国际收支失衡问题更加严重;全国实际利用外资539.95亿美元,同比增长11.15%。国际收支顺差的持续扩大,导致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大规模的外汇储备,不仅增加了央行货币政策的操作难度,也增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速度明显加快,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已接近5%。
第四,居民消费价格存在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今年2月份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呈现出较快上涨态势。11月份当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了6.9%,1-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6%,预计全年涨幅将超过4.5%。食品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的权重较大,约占1/3左右,食品价格的上涨直接推高了消费价格。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6.9%的涨幅中,食品的贡献超过5个百分点。由于国内货币供给增长较快,居民消费持续旺盛,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升,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压力很大,居民消费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加大。
第五,资金流动性过剩仍然比较突出,资产价格上涨过快。资金流动性过剩对实体经济将产生扩张性影响,加大通货膨胀压力,同时对虚拟经济,特别是对股市健康发展存在较大威胁。今年以来,消费物价水平呈上升态势,再考虑征收利息税的因素,实际存款利率已为负值,这导致社会资金成本偏低,金融产品需求旺盛,这容易引起资产价格过度上涨。2006年三季度以来,股票指数快速上涨,上证指数在10月份一度达到了6124点的历史高位,目前在5000点左右震荡整理。与此同时,全国住房价格今年以来也加快上涨。10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5%,涨幅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1个百分点。
张玉台说,我国经济外向度很高,世界经济走势与我国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影响很大,这一危机及其后续影响将是影响明年我国经济运行的重要外部因素。从国内看,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总需求和总供给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总供求关系也将保持总体平衡。
张玉台认为,美国次级债危机增加了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未来世界经济增长趋缓的可能性较大,但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较小。第一,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可能减弱。次级债危机直接冲击了美国的房地产业,由此带来的财富损失将压缩其国内消费需求,进而引起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受其影响,欧盟、日本经济也可能减速。
第二,美国经济一方面受次级债危机的影响,增长速度可能回落;另一方面,伴随着美元的贬值,美国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也在增大。是刺激经济增长,还是稳定币值,美国宏观经济政策面临着两难的困境。
第三,次级债危机影响的范围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次级债危机可能会从信用等级较低的金融产品向信用等级较高的金融产品蔓延,使信贷危机继续在不同的产品和不同的机构间扩散,放大金融市场的震荡。包括共同基金、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在内的基金以及投资银行受到的冲击较大,并且波及到了商业银行,但进一步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第四,市场看跌的预期增强。受美国经济放缓预期的影响,全球采购经理指数连续下滑;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到2005年11月以来的最低点。
张玉台分析,美国次级债危机表面是房地产抵押贷款的信用问题,但本质是美国凭借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地位,长期实施低利率宽松货币政策、过度依靠信用来刺激消费和经济繁荣的累积结果,也是全球经济结构失衡的集中表现。但这一危机预计不会引发全面持续的经济衰退,这是因为世界经济基本面仍然较好,流动性过剩依然是当前世界货币形势的基本特点,流动性紧缩状况有望较快得到改善。
从总体上看,张玉台认为,2008年世界经济不会出现大幅回落。据IMF最新《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08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8%,比2007年下降0.4个百分点,仍处于较快增长区间。
张玉台认为,2008年国内三大需求仍会保持较高水平的稳定增长。第一,投资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明年我国政府将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防止投资反弹,促使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水平。预计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可望在25%左右。第二,消费将进一步活跃。近年来,随着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买房、买车需求持续旺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源头性拉动作用不断增强。预计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比价增长率在13%左右。第三,出口增长将趋稳。由于受世界经济增速放慢、下调出口退税率、人民币汇率升值速度加快、国内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成本提高等因素影响,预计2008年出口增长幅度将稳中回落,增长率为20%左右。
从总供给方面看,张玉台认为,随着各个产业的持续较快发展,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因此,2008年可能成为经济总供求关系发生转变的一年,即从总体供求平衡、局部产能不足,转变为总体供求平衡、局部产能过剩。不仅煤电油运紧张的状况会继续缓解,而且部分重化工业原材料供应紧张的状况也会改变。
2007年是粮食生产的第四个增产年,同时,市场和政策因素对食品生产增长的刺激作用增强;在控制非食用粮食需求扩大的前提下,食品需求将总体稳定。因此,他认为,2008年食品供求关系也会发生改变,由部分食品供不应求转变为供求平衡或部分产品供略大于求。
张玉台表示,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农产品特别是食品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和趋势性攀升,将是长期现象。这对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民增收,将起到积极作用。由于国际粮食价格水平依然较高、国内粮食供求还处于紧平衡状态,2008年,我国粮食、食品价格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涨幅将逐步回落。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的稀缺性开始显现,环境的补偿成本开始提高。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收入增长,工资成本也将逐步增加。资源和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增加,逐步成为推动我国物价上涨的中长期因素。
张玉台认为,2008年我国政府将采取有力措施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加强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紧缺商品的生产,完善储备体系,提高价格调控预见性,加强价格监测,加强市场监管。在需求增长趋于稳定和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供求总量关系预计将向基本平衡甚至局部产能过剩的方向发展,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回落,向下游产品传导的涨价压力减小。在控制物价“组合拳”的调节下,食品、资源和要素价格的上涨不会引起全面、持续的物价大幅上涨。
根据上述分析,张玉台预测,2008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可能回落到10%左右的合理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将回落到4%左右。
为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张玉台建议,明年要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要强化股民的风险意识,加强对股票交易活动的监管。要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积极增加住房供给,合理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引导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二是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着力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密结合,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快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四是加大攻坚力度,确保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要完善政策法规,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更加注重用法律手段促进节能减排,加快出台和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财税、金融等激励政策,建立长效的节能新机制。五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六是全面深化改革,完善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七是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八是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要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
这次会议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办。来自中央政策研究室、发展改革委、国资??、银监会、保监会等国家经济主管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经济主管部门、中介机构以及企业的与会者,就2008中国经济形势、证券期货市场状况、基金业发展状况、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财税改革、外贸形势及顺差问题、跨国并购与反垄断、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与环保等问题进行了介绍和讨论。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