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该《方案》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改革方案同时提出三个阶段的实施步骤,明确了标准化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这意味着,工程机械协会标准制定也迎来政策春风。
市场呼唤社团标准
就工程机械行业而言,目前全行业的标准分散在6个全国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5个分技术委员会。
另外,在汽车行业还有“矿用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专用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22),其业务覆盖的部分产品也应归类为工程机械中土方机械或以汽车为底盘的起重机、泵车、搅拌车、市政环卫机械等工程机械。
据不完全统计,工程机械行业现行的标准(不包括电梯)共有649项,其中国家标准《GB》307项;行业标准(包括机械行业《JB》、建筑业行业《JG》、汽车行业《QC》、交通行业《JT》)342项。
近年来,各标委会制修订标准的工作量很大,行业各标委会在组织起草国标、行标以及国际标准转化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成绩。但目前还有近百项上报待批和计划准备起草或修订的标准。从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掌握和相关企业反映的情况看,仍然存在标准缺失滞后老化问题和重复交叉矛盾现象,解决问题急切需要社会团体标准。
协会专家认为,目前,标准管理体制机制问题确实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工程机械行业一些领域发展。例如,工程起重机行业企业普遍反映的55吨级以上汽车起重机超限,主要就是标准问题,分别涉及国标、发改委行标(现为工信部)、交通部行标;还涉及“公告”、“3C”、机动车辆登记等管理性规定问题。其中,标准之间相互矛盾,造成了目前大型汽车起重机无法领取牌照,无法运营和上保险,使这些非常有市场需要的产品产生积压,不但给企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还限制了大型汽车起重机(包括全地面起重机)等重大技术装备的发展,协会一直反映企业的这些诉求。这说明标准的统一协调可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不协调将严重影响行业的发展。
我国现行标准以政府标准为主,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均由政府主导制定,缺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由社会团体主导制定的标准,这种一元结构导致社会和市场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制约了标准的有效供给。反观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除了政府标准外,都有体系比较健全、数量庞大的社会组织标准,两者之间具有良好的联系协调机制。培育和发展社团组织标准,积极稳妥推进行业协会等按照市场需要制定发布社会团体标准,是标准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符合工程机械行业实际和相关企业的需要。
制定标准优势明显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苏子孟表示,作为国家级行业协会,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开展工程机械行业社会团体标准工作具备明显的优势和良好基础。
一是,协会是由工程机械行业上中下游企业、用户、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单位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具有法人地位的社会团体。对于建立新型技术标准体系,协会不仅响应和支持这项改革,更应该以实际行动积极投入到包括制修订社团组织标准等新体系建设中,在社团标准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二是,工程机械行业市场化程度高,是技术创新活跃的领域,协会在行业市场化和技术创新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工程机械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在装备制造领域市场化程度最高。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充分竞争中为用户提供装备,各配套商、代理商、制造商依托市场化配置资源竞相发展。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各相关企业技术创新异常活跃,全行业专利数量突破10万件,且发明专利逐年增加;产品升级换代加快,重大装备不断涌现,品牌的影响力大幅度提高。
协会总部和30个分支机构的相关人员,了解行业技术发展情况,也熟悉标准化工作(协会秘书处设标准法规部,还有标准化工作委员会,长期参与各标委会工作)。除此之外,还拥有一大批热心标准化工作的会员企业、标委会、检测机构和研究院所,其重点单位均是协会的常务理事和副会长单位。因此,协会有能力立足于市场需要,根据政府委托或会员单位提议,积极组织工程机械行业企业、标委会、研究检测机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制定好行业各类社团标准。
得到社会广泛认同
近年来,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通过制定协会标准,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更好地开展社会团体标准工作奠定了基础。
2010年,协会四届二次理事会正式通过了《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协会标准管理办法》,授权协会开始组织起草协会标准。从2011年起到目前为止,共批准发布了24项协会标准,在行业内为转型升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工程机械定义及类组划分标准是协会第一项标准,这项标准第一次以标准的形式将工程机械的定义确定下来,同时确定了工程机械涵盖的20大类产品,此项标准各分支机构都广泛参与,得到了政府和行业企业、社会的广泛认同。
由筑路机械分会组织制定了九项标准,涉及到装调、修理、操作等职业技能方面;设备验收、售后服务与使用说明等服务领域;关键配套件等方面的标准。
由协会和中石化润滑油研究中心组织制定了五项润滑油选用标准,这五项标准起草是在协会进行了大量的行业企业用油情况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协会共向行业企业发送近千份调查表,回收了200多份调查表,进行分析、总结。调查结果表明行业用油比较混乱、用油油品级别普遍较低、规范性指导文件缺失等等。为解决上述问题,保证工程机械产品用油,协会联合中石化润滑油研究中心起草了这项标准。
学术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的工程机械零部件再制造术语、产品标识、通用技术要求三项标准,这是协会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号召,对工信部主导的再制造试点的有力支持,也是满足行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市场需要。
装修与高空作业机械分会起草了高空作业吊篮、平台、擦窗机等五项关于安装、拆卸、维护保养、操作以及施工工法的标准,这是“十一五”科研项目课题的验收标准,是标准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种模式。
质量工作委员会和观光车分会组织起草的低速电动乘用车通用技术条件,对观光车的技术条件进行了规范,形成标准。
在这24项标准中,定义术语标准一项;安全标准四项;节能环保标准三项;技术标准五项;服务性标准三项;培训标准二项;零部件标准四项;工法标准一项;产品标准一项。
近年来,在工程机械相关标委会和行业企业的努力下,随着工程机械标准的不断制修订,标准平均标龄正在逐步缩短,逐步接近国标委平均标龄5年的指导水平。技术水平也随着标龄缩短进一步提高,将更加在技术进步上起到重要作用。
将重点开展8项工作
苏子孟指出,下一步,协会打算重点开展以下8项工作:
第一,全面启动工程机械行业社会团体标准制定工作,协会总部和各分支机构根据各自特点,系统地组织开展全行业和分行业的标准普查,调查、梳理涉及本行业及产品的国标、行标、地标及国际标准,初步建立分行业标准体系和框架,为组织制定社会团体标准打下良好的基础。要认真理清各类标准的家底儿,明确哪些正在发挥作用,哪些不能发挥作用,哪些需要修改,哪些需要淘汰等等。
第二,启动《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标准管理办法》修订。结合协会标准管理办法几年来执行情况,广泛征求重点企业、分支机构、各标委会、检测机构、研究院所的意见,在保证标准修订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简化繁琐的审批过程。
第三,启动“十三五”工程机械行业社会团体标准规划工作。在行业标准普查的基础上,编制行业“十三五”社会团体标准规划,分析现状,确立发展社会团体标准指导思想,建立社会团体标准体系和框架,编制标准数据库,构建国际交流渠道。
第四,在协会标准法规部基础上组建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协会标准化专家委员会是协会社会团体标准技术支持机构,负责行业标准化工作总体规划、标准体系建立、年度计划和交叉标准的审查、协调。建议各分支机构按照相应模式组建各分支机构的专家委员会。
第五,加大对包括协标在内的现有标准的宣贯力度,提高大家对现有标准的认同感和执行力。
第六,搞好工程机械行业社团标准的顶层设计:鼓励和组织好各企业,调动相关用户、标委会、检测机构、研究院所、大专院校和社会人士的积极性,支持工程机械行业团标的制定和宣贯。
新团标初步考虑从以下5个层次开展工作:一是重点制定工程机械全行业安全、环保、健康、舒适、定义、术语、服务标准;二是制定各主要分行业安全、环保、健康、舒适、定义、术语、服务、节能环保标准;三是制定产品技术标准、试验方法、可靠性试验、验证方法标准;四是制定配套的部件、系统、电气、软件的技术标准、试验方法、可靠性试验、验证方法标准等;五是建立与施工工法、土木工程、地质构造相结合的接口标准。以上这些顶层设计的意见大家进行充分讨论研究后,在“十三五”规划中确定。
第七,沟通交流国内外标准和法规情况;加强国际交流和沟通;推进国际(国家)标准、法规应用;推动中国标准、认证(CQC认证、3C)、法规境外交流和互认。
第八,成立相关研究小组:包括法规研究组、施工工法组、尾气排放组、国际法规组、节能技术组、化学物质组、职业技能鉴定组等等,加强标准化工作的横向联系,提高标准化工作的适用性。
分析人士指出,产业界一直存在“四流企业做产品、三流企业做品牌、二流企业做研发、一流企业做标准”的理论,随着产业的发展,这种理论的效力将更加逐步显现。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