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5年4月1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为内容的第21次集体学习会上做主题演讲。
应厦门市国资委、厦门市社会发展研究会联合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昨日来厦,在翔鹭大酒店做《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专题报告。报告会由市政协副主席桂其明主持。刘世锦在报告中预测说,今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速高位适度调整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保持9%—10%的增长率是可能的。
主导产业转换推动经济增长
近30年来,中国经济一直持续快速增长。昨日,刘世锦分析说,快速增长并不是各个产业均衡增长的产物,而是由于几个更快增长产业的带动,这种产业被称为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的转换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上世纪80年代的主导产业是轻工、纺织等,90年代的主导产业是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新一代家电产品、房地产等。1997年以后,中国经济减速,主要原因就是主导产业的“断档”,这种局面到2002年得到改变,一批新的主导产业浮出水面——住宅、汽车、电子通讯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住宅、汽车在经济增长中龙头或主导地位的确立,将为我国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至少5年—10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比如7%—8%)搭建基础平台”。
经济回调应关注三个挑战
“2007年,中国经济高位回调的可能性增加”,刘世锦说,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超过11%,产业间相对平衡实现后,存在着增速适当下调的必然性。增长速度的高位回调将使中国经济在较高的速度平台上保持更长时间,更具有可持续性。
这时,我们应关注三个重要挑战。刘世锦说,首先是内外不平衡导致的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是钱多了,这会推动股票、房地产价格上升,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升值预期,刺激外资进入;第二个重要挑战是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可能增加;第三个挑战是产能过剩,“目前认为过剩的一些行业的产能,还没有达到将来可能需求高点或峰值,例如汽车行业,2009年就可能达到1000万辆,长期有可能达到2000万辆—3000万辆;钢铁行业,过去业界的权威看法是钢产量不超过1.4亿吨,2006年钢材产量达4.5亿吨,恐怕还不能说已达峰值。”刘世锦说,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中的常态。技术进步、优胜劣汰、结构调整、发展模式转变等等,只有在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条件下才可能实现,对产能过剩,不能采取“叶公好龙”的态度,而应当作结构调整、模式转变的契机。
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势在必行
既然出现一定程度的资金过剩,为什么还要引进外资?刘世锦说,因为在这些资金的背后,有技术、管理,有品牌、供应链、分销渠道,或者还有企业文化等。
有不少观点认为,中国吸引外资,主要是“低成本竞争”模式。对此,刘世锦说,“低成本竞争”当然与劳动力低成本有关,但仅有低成本劳动力,而没有其他要素的配合,不可能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这是中国与其他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的区别所在。
刘世锦认为,在这一轮增长中,现有增长模式遇到很大挑战,增长模式的转变势在必行,而转型的主要内容是:改变粗放低效的增长方式,提高增长效率;在低成本优势逐步削弱后,通过创新形成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新的竞争优势;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全体人民合理共享发展成果;提高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水平和质量。
这一轮农产品涨价是全球性的
近段时间,农产品价格的上涨,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前两天我去超市买鸡蛋,鸡蛋价格涨了不少”,刘世锦说,这一轮农产品涨价是全球性的,他分析说,“‘什么地种什么粮食’,近期的农产品价格上升,主要是成本推动型,因为土地、劳动力等成本普遍上升了”,刘世锦说,与不可移动、不可再生要素(土地、水、某些能源等)相关的产品价格存在上涨压力,农产品价格是一个波动过程,但上涨的趋势会存在。不过,他认为这种变化有合理性,但要稳步展开。需求管理型的宏观政策(如加息)对这种通胀作用不大,需要某些适当的微观和中观政策配合,如补贴低收入人群等。
精彩语录
>>>有的企业产能扩张规划,喊得响,实际上是一种市场策略行为,不能当真。
>>>对中国经济下一步的发展前景,国内外持乐观看法者居多。在未来10年或者再长一些时间,保持8%左右增长速度的潜力还是有可能的。但对这种潜力不宜估计过高。
>>>2006年,我国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大体上相当于5000多美元。这样一个发展水平,大体上与20世纪初的美国、1960年的日本、1970年的韩国和巴西等接近。
>>>我国正进入一个工业化阶段资源需求量上升最快的时期,13亿人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所消耗的资源,即使是使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规模也是前所未有的。
>>>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大势所趋,但要积极而谨慎,先走出去,再走上去,然后走进去。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