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钢铁现在产能这么大,产量这么高,确实太大、太高了。”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武钢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邓崎琳这样表示。
在邓崎琳看来:“中国钢铁走到今天经过了60多年的发展,从解放初期年产量只有几十万吨,到去年已经达到8亿多吨。可以说,钢铁行业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长期粗放式的发展,重数量不重质量的情况,产能严重过剩,终于在最近几年全面凸显爆发。”
事实的确如邓崎琳所言。
2014年是钢铁业运行进入低迷期的第三个年头,低增速、低价格、低效益状况突出。有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共生产粗钢8.23亿吨、生铁7.12亿吨、钢材11.26亿吨,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0.89%、0.47%和4.46%。我国粗钢产量占到世界钢产量的50.26%,而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3.4%,粗钢实际消费量持平或略有下降。而由于市场供大于求矛盾仍然突出,钢价屡创新低。从2014年全年平均价格走势情况来看,八大钢材品种平均价格降幅基本在10%左右,其中螺纹钢降幅最大,达到12.9%。
钢铁行业步入新世纪以来经营最困难的时期。
武钢的“革命”
“钢铁行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效益不断下滑,这个结局也是必然的。武钢也和全国其他的钢铁企业一样接受了这次的考验。”对于武钢面临的境遇,邓崎琳直言不讳。
面对钢铁“寒冬”,邓崎琳坦言,有50多年历史、并且作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一个大的钢铁企业,在面对“寒冬”的转型和挑战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困难。“但是,我们这些年还是根据中央和政府的政策以及具体的要求采取了很多的举措。比如在钢铁主业方面,我们还是采取了‘武钢本部不再新增一吨钢铁产能’的措施,产能不再投入。
除了本部不再新增钢铁产能,邓崎琳还表示,武钢正在努力把相关产业做强、做优、做大,不仅服务武钢,还走向市场,真正达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过去是依附在钢铁上面,吃钢铁饭,钢铁比较困难,他们只有自己强大起来。比如快餐和饮料送到炉前,这是几十年的历史,从来没有对武钢外部销售和服务过。最近这些年,我们这些单位,把快餐送到高铁上面去,把汽水送到超市里面,湖北的老百姓也能喝到。我们走向了市场,也获得了效益,这些企业可以达到自负盈亏,让职工找到一个新的经营发展的道路,和主业形成互补的作用。”邓崎琳这样描述。
邓崎琳说,目前,钢铁、机械、电解铝等都过剩。过剩产能不解决,结构转型就没法实现。特别是钢铁行业,体量大,环保压力大,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难度大,这是对钢铁企业自身的“革命”。所以武钢必须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中央的要求,尽快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产能,调整结构,达到真正的产业升级。
而在创新方面,2014年武钢的专利数达到了1300多项,比前些年有大幅提高。这对于对企业来说,特别是对“寒冬”时期钢企转型发展尤为重要。以武钢很重要的一个品种——硅钢为例。武钢的硅钢在全国产量最高,技术品种最全。整体来说,武钢的硅钢水平处于世界一流。“在10年以前,中国硅钢的HiB钢是百分之百进口的。从2006年以后,武钢把日本和德国的市场抢回了30%以上,但是还有60%到70%的进口。今后我们要努力逐步地把市场百分之百的由国产来顶替,这对我们应对钢铁“寒冬”很重要。”邓崎琳说。
“御寒”需要的不仅仅是“不增”和“做强”。
邓崎琳表示:“第三,我们尽量研发生产有市场需求的品种,保证质量。没有市场需求和没有效益的,我们不生产或者少生产。另外,在销售模式、商业模式上进行变革。同时在公司管理体制机制上也按中央的要求进行改革和深化,按照市场化,去行政化进行改革。这里面还有很多层次,来适应市场的需求,产、供、销、研,形成一个整体,为市场服务。最近几年做了大量的改革工作,还是比较有效果的。”
钢铁业走出“寒冬”的路径
钢铁行业走出“寒冬”的路径在哪里?
“过剩产能不解决,结构转型就没法实现。特别是钢铁行业,体量大,环保压力大,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难度大,这是对钢铁企业自身的革命。”邓崎琳认为,“中国的钢铁产能产量应该尽快压到一个供需平衡的状态。”在他看来,中国有几百家、上千家钢铁企业,应把这成百上千的钢企整合成成几家大的钢铁企业,这对钢铁行业走出困境也是有利的。通过调结构,控制总量,最后提升自己的质量水平、科技水平和产品的水平,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我们就不再需要用别人的钢材,所有的钢材都用自己的。现在进口的一些钢材是我们生产不了的,这些都是今后要努力的。”
同时,邓崎琳还建议,要发挥好“两只手”的作用。“一个是用好市场这只手,通过市场化,让企业在市场当中逐步的自律,该淘汰的淘汰,该调整的调整,这个过程还是比较漫长的。但是,政府这只手目前还应该进一步加大力度,协调和推进过剩产能的调整,这样会更快一点。越往后拖,我们付出的代价越大。”
想要摆脱“寒冬”,除了钢企自身的蜕变,也离不开当前的经济环境。
按照中央和政府的要求,就是要进一步的落实国家的钢铁产业政策、产业振兴规划,淘汰落后,减少钢铁的总量,加强兼并重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真正的使中国从“钢铁大国”走向“钢铁强国”。
在邓崎琳看来,想要走出“寒冬”,并且走向“钢铁强国”,“一带一路”无疑是一次重要契机:“中央提出的‘走出去’非常英明,特别提出了“一带一路”这样一个战略。我觉得也是非常及时和正确的。中国钢铁在转型中淘汰落后,消化过剩产能,有些产能我们是可以转移到国外去的,而国外的有些地区也是需要的,比如东南亚、东盟这些地区,如印尼这些国家对钢材的需求是很大的,还有非洲的十几个国家,他们的钢铁产能很低,也是需要钢铁的。据我所知,他们的价格还是比较好的,所以我们把富余的产能装备搬迁过去,既可以在‘一带一路’上做一些事情,也可以把钢铁的过剩产能找到一个非常好的出路,对两方面都是有利的。”
实际上,看好“一带一路”能帮助中国钢铁业走出困境的,不只是邓崎琳。
中钢协常务副会长朱继民也透露近年,宝钢在泰国的项目有序进展、河北钢铁集团控股全球最大钢贸商德高公司,并且在南非合作启动一个新的钢厂。还有一些民营钢铁企业在印尼建立钢铁基地等,都能很好地证明中国的钢铁企业在“走出去”方面开始有了实质性动作。朱继民相信:“一带一路”会发挥一个好的促进作用。中钢协常务副秘书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此前曾对媒体表示:“‘一带一路’为我们(中国的钢铁企业)带来了许多机会。”他认为海外市场对设备、车辆和其他中国商品的需求,将帮助支撑起市场对中国钢材的需求,使该协会成员企业的熔炉能继续运转。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