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热门搜索: 起重机 | 挖掘机 | 装载机 | 泵机 | 压路机
星邦智能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宏观经济
山工机械
棚改成中国经济稳增长主角
www.6300.net   2014-09-24  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再显,落好棚户区改造(下称“棚改”)这枚“棋子”,对中国经济长期和短期发展都十分重要。

  棚改成为高层最为看重的内容之一。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时再次强调,要促进约1亿人居住的各类棚户区和城中村加快改造,让困难群众早日“出棚进楼”、安居乐业。

  近日,一位官方人士向记者介绍了目前全国棚改的推进情况。

  “我们推出的利好政策多、扶持力度大,但实际目标更大、困难更多。”这名人士称,不同地区目前资金、制度和法制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将在今年余下时间里协助地方解决这些问题,保证全年棚改目标的顺利完成。”

  棚改是稳增长重头

  在几轮“稳增长”加码的部署中,棚改都是主角。随着7、8月份宏观数据走低,“稳增长”再度成为热点,棚改如何发挥作用也成为各地关注的话题。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测算资料,如果国家开发银行加大对棚改的支持力度,2014年棚改投资将拉动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个百分点,对全年房地产投资增速的贡献率达到24%,约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0.58个百分点,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贡献率为3%,约拉动GDP增长0.29个百分点。

  如果国家开发银行不加大对棚改的投资力度,2014年棚改投资仅拉动房地产开发投资0.71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0.15个百分点,拉动GDP约0.08个百分点。

  上述官方人士对本报称,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对棚改都给予了“重点关注”,从各个方面推出了众多针对性政策。

  “我们的财政拨付十分迅速。”这位官员介绍,根据安排,今年棚改全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为2218亿元,比上年实际执行数增加215亿元。截至上半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已下拨2198.2亿元,占全年预算的99.1%。其中,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补助资金1968.2亿元,由财政部下达1193亿元,发改委下达775.2亿元。

  此外,上半年,国家发改委核准123家企业发行企业债用于安居工程建设,发债规模为1485.5亿元。其中,棚改债为634亿元。

  对于中央的优惠政策,一位中部省份地方官员昨日对本报称,财政目前主要向中西部倾斜。从全国看,资金缺口仍然是最主要的难题。“目标大、任务重,融资难度在加大,融资成本在提高,这些都是现实难题。”

  改造成本推高

  一方面是棚改力度不断加大,另一方面是地方的脚步越发疲软。前述地方官员称:“现在的棚改不比过去,更难做了。”

  据他介绍,经过以前几轮的棚改,各地地段较好、商业开发价值较高、项目资金自我平衡能力较强、“有血有肉”的集中连片棚户改造已基本完成。当前和未来的项目更多是地块不大、地段不佳、分布零散、商业开发价值低的“硬骨头”,难以实现资金自我平衡,同时也很难吸引社会资本。

  此外,不同领域的多名人士都曾向本报反映“拆迁难”的问题。“相关法律要求保障居民合法权益,而且在现在这么透明的监督环境下,行政强拆已经基本消除了。但居民诉求的多元化和补偿预期的不断提高不仅推高了成本,也拖延了工期。”

  开篇所述官方人士表示,从此前的调研和上报数据看,全国大多数地区开工建设情况较好,但有十余个地区有所滞后,开工率不足五成。“这些地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造成开工滞后的原因也多种多样。”

  据记者梳理公开数据发现,目前安居工程开工量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河南、四川、安徽、湖北、陕西;棚改新开工量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河南、四川、安徽、湖北和辽宁。

  需警惕地方投资过热

  无论是官员、学者,还是市场投资人士,都在呼吁防止地方滥用棚改优惠政策,造成长久的“伤害”。

  据记者了解到,尽管融资压力大,但各地申报额外的棚改任务十分普遍。据媒体报道,2013年下半年以来,地方棚改积极性显著提高,棚改目标也纷纷“扩容”,部分地级市扩容至原统计数量的2~3倍,最高达3.8倍。

  仅2014年的改造计划,全国各地上报数量就为425万套,是中央计划的2.7倍。以四川为例,全省上报国家的新开工任务为48.4万套,但实际各地布置的新开工任务总量为51.4万套。

  “国开行1万亿的PSL贷款("抵押补充贷款",带有定向降息、定向宽松性质)可能是各地政府积极申报任务的重要原因。”一位分析师对本报表示,由于年利率只有4.5%,因此备受地方政府和开发商青睐。

  根据有关测算,棚改所需的1万亿元资金已进入国开行的账户,而地方政府将需要付出3倍的配套资金,这让多地政府感到了压力。前述地方官员称,短期来看,外部资本的引入效果有限,传统的投融资方式有可能导致地方中长期债务压力继续加大。

来源:互联网|#    打 印    关 闭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list_info_D1
list_info_D2
更多>>专题推荐
关于6300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版权信息 | 法律顾问
客户服务:6300@6300.net 服务热线:0754-88363699 商事QQ:1594591502
工程机械信息网 Copyright[c]1999-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头市九鼎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045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