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处壮乡腹地的工业重镇柳州,一个有关机械行业的纪录再次被刷新了:被誉为“中国装载机行业排头兵”的柳工集团,在去年实现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今年头10个月工程机械产品产销的同比增幅,分别达到55.1%和61%,实现营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9%!
这一佳绩,意味着柳工集团多年梦寐以求的“产销双超万台”的目标提前两年实现;意味着柳工的销售收入、人均劳动生产率和企业利润等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国同行业中继续保持第一;意味着柳工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壮大过程中又跃上一个新台阶。催人振奋之处在于,跃上潮头的柳工,正审时度势,大力构建新世纪的发展平台———向上海进发,向“长三角”扩张,奋力建设“开放的国际化的柳工”。
45年前从上海迁来、前身只是一个普通工程机械厂的柳工集团,这个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国有企业,凭何快速发展壮大?其产品、规模敢于昂首向东部扩张,力量源自何方?在不断的深入采访中,我们找寻着答案———
“排头兵”的辉煌业绩,来自柳工人的顽强拼搏与挑战精神
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柳工的一系列“全国第一”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第一台轮式装载机Z435掀开中国装载机的生产历史,第一台铰接式装载机Z450奠定当代中国装载机的发展基石,第一台高原型装载机填补了国内国际空白,第一家组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赋予柳工新的机制……
就在采写这篇报道的时候,产自柳工的优质装载机正奋战在11月6日截流的我国第二大水电站龙滩水电站建设工地上。此前,从小浪底到三峡工程,从建设中的西藏公路到青藏铁路,大江南北都展示着柳工装载机的英姿。在国际市场,柳工产品目前已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关数字也从另一个方面注解着柳工的成就与进步。在连续多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速后,进入新世纪以来,柳工实现了超常规的发展:最高月产销量从不到400台上升到1300 台;年产销量从2000年的2800台、到2001年的4100台、到2002年的7500台,今年前10个月更是双双突破了万台大关,并向全年11800台的目标迈进。
机遇不会无缘无故偏爱地处壮乡的柳工。“天时”、“地利”都不具优势的柳工,要优于和胜于他人,唯有顽强拼搏和不断挑战自我。多年来,柳工集团正是这样去努力的。
当年,从上海走过来的柳工,由数百名上海援桂人员组成并不断壮大的一代又一代的柳工人,凭借着艰苦奋斗、锲而不舍、勇往直前的创业精神和乐于奉献、团结协作、永不服输的激情,硬是在当年荒凉的柳州西郊龙腾背上实现了柳工今天的腾飞。今天,面对加入WTO、经济全球化、工程机械国内外市场的全面挑战与无情夹击,柳工人仍然坚信,他们长期以来练就的进取精神和团队力量,在今天创建现代企业和振兴国企的征程中仍是一笔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在采访中,柳工总经理曾光安动情地述说着柳工近十年来抓抢“三大机遇”图发展的历程:先是1993年11月在行业内率先创建股份制并在深圳成功上市,这不仅为企业发展筹措到了大量资金,更重要的是促使企业管理水平、决策能力和风险意识大大提升,由此全面跃入市场经济潮头;继而先后筹措2亿多元资金投入到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使企业的制造水平、技术手段和技术理念在行业内占据优势地位;三是通过与美国凯斯公司、德国采埃孚公司的合作,使企业的管理理念更加开放并迈向国际化。曾光安说,柳工人正是依靠自己这种不等不靠、抢抓机遇的自我更新和自我蜕变,不断焕发青春,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创造辉煌!
过硬的产品和过硬的队伍,成为柳工稳定发展的双过硬支撑
企业要发展,过硬的产品是关键。于是,打造品牌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便成了柳工的首任要务。而其中,人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
对此,已在柳工奋战30多年的董事长王晓华的感受独特而深刻。他说,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员工谋利益并让广大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这是柳工克难制胜的铁律。公司先后出台了一整套吸引人才、提升人才和发挥人才的激励举措。柳工人都熟知这件事:2003 年6月,企业打破常规,将技术工人划入企业“人才圈”,大力推行“高薪留人”战略,20 名分别来自车工、钳工、电工、铣工、电焊工、热处理工、检验工等一线技工被正式聘用为企业的生产技术专家,每月分别从企业领取从200元到1000元不等的专家津贴。这一举措,向全体柳工人昭示着:在这里,并非只有顶尖专家才是人才,而是企业每一个员工都有可能成为人才并受到尊重。
由此,一批批技术过硬的人才在柳工这片土地上脱颖而出。一个个领先行业的创新技术也相继涌现。总工程师黄旭就就是其中一个代表人物。
1995年,黄旭就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国研修期间,因学业优秀,有3所美国大学争相高薪挽留,但最终被他一一谢绝。当时,这位具有20多年党龄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专家,心中升腾着的是这种朴素情怀———自己今天的一切都源于党和国家的培养,源于柳工多年提供的创业实践,国外的待遇再好,也要回祖国去,回柳工去!这些年,黄旭就主持研发了40
多种技术先进的工程机械产品,他由此夺得的多种荣誉称号和勋章,特别是在2003年度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评选中,他被推为全国行业内的唯一候选人,这些都有力地验证着他当初的人生选择和他作出选择后实现的人生价值。
事实证明,柳工近年能创造一系列领先行业的“全国第一”和“科技进步奖”,能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和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能被列为“国家企业信息化试点单位”,这都与柳工高度重视人才和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密不可分。
拥有大批技术含量高而又能忠诚于企业发展的各类人才,产品的优质和品牌的过硬便成为必然。多年来,柳工产品占领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就是佐证,远在青海省的一位下岗职工新近给柳工的一封来信也是佐证。这位下岗职工在信中写道:他在亲友们的帮助下于2001年5月买了一台柳工50C装载机,这台装载机至今已连续工作3500小时,不仅很快赚回了买机的本金,而且提前实现了盈利。他由此非常感谢柳工制造了质量过硬的装载机,他表示,今后如再购置装载机,依然选择柳工牌产品!
挺进东部竞争全球,开放的柳工志存高远
富有进取精神的企业永远不满足现状,永远注目前方。
尽管柳工早在多年前就获得过权威的全国企业管理“金马奖”和“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等多项荣誉称号,尽管去年以来柳工接连进入“2002年中国机械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100 强”和全国工程机械行业及广西唯一入选的“2003年最具竞争优势百家企业”名单;而王晓华继荣获“全国机械工业优秀企业家”之后,又成为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等表彰的2003年度50名“中国创业企业家”之一,但当记者见到王晓华时,他所谈的不是自己和企业的已有荣誉及成就,而是企业的未来发展构架和目标。
“真正有实力有眼光的企业,应努力把自己的品牌推向国际市场。”王晓华这样阐述:近两年,一些高技术含量的国际品牌产品通过各种形式大举进入我国,我国工程机械市场事实上已变成开放的国际大市场,这既让国内企业开阔了眼界,同时也由于我们整体国际竞争力的弱势引发了国内工程机械中一些重要品种的全线溃退。这警示着也严峻挑战着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对此,柳工只能而且必须以积极的思维奋起应对,这就是:敢于和善于置身于全球经济结构中的大趋势、大背景下去思考问题,主动加入到经济全球化竞争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中去,以此创建“开放的、国际化的柳工”。
以这样的眼光和思维去变革和打造新世纪的柳工,实质上已跳出自身局限而着眼于民族工业更大范围的振兴与强盛。柳工,担负的不再是狭隘的使命。建设“开放的、国际化的柳工”目标的提出及实践,标志着柳工正在进入二次创业的新时期。
这一实践首先是近3年的“挺进”上海和“东扩”长三角,目的是借上海和长三角的优势加快发展,壮大实力,进而有利于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为此,柳工已先后控股江苏江阴交通工程机械厂、收购上海叉车有限公司、并购扬州建设机械有限公司,在镇江筹建生产、研发基地……
3年过去,柳工“东扩”已初见成效:江阴柳工以柳工牌压路机为主打产品冲击市场,年产销量已提升4倍而闯进同行业前6名;上海叉车柳工有望在不长的时间内进入最佳产销水平;扬州柳工组建后仅2个月就研制出符合国家建材标准的混凝土多孔砖成型机并赢得不少订单。与此同时,柳工还实现了一次性出口50台装载机的新纪录,从而迈开走向国际市场的新步伐。
山外青山楼外楼,更有英雄在前头。惟有立于世纪潮头而又富含竞争和忧患意识的企业,才能在新世纪的发展与竞争中长久引领风骚。那么,曾7次填补我国工程机械发展史技术与产品空白的中国的柳工,能否成为世界的柳工呢?勇于挑战与超越的柳工,正满怀豪情,以新的实践书写着一个全新命题的答案。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